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5年劳模大会召开,李富春看到其中一人转告毛主席:老班长回来了

1955年,全国劳模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李开文也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出席了这次大会。会上,李富春对一边的毛泽东说:“我们的老班长回来了!”

毛主席激动地走过来,紧紧握着李开文的手,幽默地操着一口安徽话说:“咦,咦,这不是我们的模范啊,照,照!”

李开文是谁,李富春为什么称他是“老班长”呢?

随着《开国大典》这部电影的上映,许多人对毛主席喜欢吃肥肉来补脑子的轶事熟知。但很少有人知道,毛泽东用肥肉的补脑的偏方是他身边的炊事员传授的。

而这个炊事员,便是为毛主席掌勺12年的老红军李开文。

1949年4月,就在新中国即将诞生之际,李开文跟随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首长一同来到北京,并被安排到中央机关干部文化学校学习。

同年7月,李开文从干部学校毕业后回到中央机关等待分配工作。李维汉对他说:“组织上考虑你曾经吃了很多苦,现在给你安排一个“甜”点儿的工作,决定派你去天津担任糖厂副厂长。”

李开文摇摇头说:“我当不了这个副厂长,你还是让我回老家吧。”李维汉说:“老李啊,你如果不想去天津的话,留在北京工作也很好啊。”

可李开文却说:“早在17年前,我铁心肠离开了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如今还要回去还自己曾经的'债’。”

马上要离开北京了,李开文意识到自己不一定有机会见到毛主席了。他听说毛主席在香山,便一路打听,终于在双清别墅见到了毛主席。

毛主席恋恋不舍地说:“你也上年纪了,我们也老了。你要是离开了,我们也老了,还是不走为好。”

了解情况后,毛主席问:“你为什么不去天津当厂长?”李开文说:“天津糖厂的糖即便是再的水,也没有家乡的水甜!”

毛主席一听便笑了:“你这是要落叶归根啊!”李开文说:“主席,虽然我认了不少字,自己根本不是当厂长的料,根本没有这么大能耐,还是回乡找一份自己能干得了的差事为好!”

毛主席高兴地说:“回去就回去吧,但记得要经常写信。走到哪里也要记住,你是从中央出去的!”

没多久,李开文便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他的档案也转到安徽六安地委。一位领导对李开文说:“听说你要回老家工作,你就回金寨县担任副县长吧!”

李开文摇摇头说:“不行,当官的事情我干不了。”最终,金寨县委只能尊重李开文的意见,让他回乡担任响山寺粮站站长。

李开文回乡后怎样了

身为一个红军老战士、一名共产党人,他并没有伸手问党组织要这要那,却甘心来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担任粮站站长。可他虽说是主任,但其实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粮食保管员。

也许是因为他当了一辈子炊事员,和粮食有着特殊感情的缘故,金寨县响山寺村还流传着他许多惜粮如命的故事。

让李开文感到难过的是,他当年离开家乡时没能见到自己的双胞胎儿女。原来,就在李开文从大别山离开的那年,国民党派人把他家的房子烧了。他的妻子为了逃命,连夜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双胞胎和儿子李锦旭四处东躲西藏,不敢回家。

那年冬天,雪下得很大,天气也出奇地很冷,张氏只能躲在一个山洞里。由于他没有东西吃,孩子根本没奶喝,只能活活饿死。

之后,小脚老婆张氏等了他十几年,也没有得到丈夫音讯,以为他已经战死沙场,便带着儿子李锦旭改嫁了。

响山寺粮站是一个中心粮站,下辖古碑、双河、南溪、帽顶山四个粮库,是一块方圆上百里的地盘。

为了管理好这些粮库,李开文几乎踩遍了这里的山间小道上的每一块石头。其中一次,李开文踏雪走进粮库,守库的年轻人感觉到屋子有了暖气,才发现他把炭火盆点着了,还帮他把裤子架在火盆上烤熟了。

寒冷的冬日里,李开文踏着积雪轻步走进古碑粮库,直到守库的年轻人感觉到冰冷的屋子里有了暖意,才吃惊地发现李开文已经把炭火盆烧着了,还把他们的裤子架在火盆上烤热了。

看到年轻人睡醒了,李开文慈祥地喊:“小同志们,衣服暖和了,赶紧起来了,马上就要到上班时间了。”

李开文虽说已经醒了,但更像是粮站的一个苦力。别人不愿意钻到黑漆漆的仓板底下,一个个把老鼠洞堵好。别人不愿意爬的仓顶,他也爬上去,将黄鼠狼整地洞一块一块补好。

上世纪50年代,当时的国家经济非常困难。为了支援地方建设,李开文将平日省吃俭用的500元无偿捐献给当地的政府,用自己的钱为家乡架桥修路。

1955年,李开文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并出席了劳模大会。在人民大会堂,李开文再次见到心心念念的毛主席。毛主席一见到李开文,便亲切地问候:“我们的老班长又回来了。

毛主席一边拉着他的手,一边伸出大拇指夸赞:“你真是了不起,回去又得了一个劳动模范啊!”

李开文这次来首都,毛泽东特地请他吃了一顿饭。12月的北京异常寒冷,毛主席见他穿着一件单薄的小棉袄,一双破得快看到脚指头的黑布鞋,觉得穿得太少,临别之际专门送了他一双大皮鞋。

李开文背着这双大皮鞋和衣服美滋滋北京回到山里,响山寺好多父老乡亲都涌进他家中,不厌其烦的摸摸皮鞋,摸摸皮衣,简直羡慕的不得了。

后来,金寨县举办“建国十周年成就展”之际,想要李开文的皮鞋和大衣,他大大方方交上去。

李开文获得的各种奖章

展览会结束后,相关部门留下了这件皮大衣,给李开文留下了那双毛皮鞋。李开文非常珍惜这双皮鞋,根本舍不得穿,像宝贝似得收在柜子里。只要他想毛主席时,就拿出来瞅瞅。

1960年冬。大雪封门,李开文见走路不方便的刘拐子穿着一双烂布鞋,脚脖子都被冻得发紫发烂,他便将那双毛皮鞋送给他了。

在整整数十年间,李开文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从来不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其实,党和国家对老红军的待遇很优厚。按照政策。他也可以享受更多的待遇,可他都主动放弃了。

他们一家几代人,除了他之外没有一个人吃商品粮。他所居住小山村去县城乘坐汽车需要走3个多小时,想要进城完全可以让民政部门车接车送,但常常是乘坐长途公共汽车。

其中一次,他和孙子乘坐长途汽车县城。整整三个多小时的山路,把他弄得头晕脑胀、腰酸背疼。

孙子每次喊苦时,李开文对他说:“咳咳,你这个小孩儿,这点路还晕,还不如我这个老头子。”

县里每次给老红军盖房子,都会优先考虑李开文。但每次都被他回绝了。他艰苦奋斗的本色从来没有丢掉,更是清正廉洁的模范。

多年以来,李开文每天早上起床都要喝半杯盐开水;刷牙时从来没用过牙膏,用的也是粗盐;吃饭时,他极其简便,顿顿是软米饭,尤其喜欢吃腌菜豆腐乳和白糖熬肥肉。

高兴起来,他能吃一斤的肥肉;晚饭后要喝茶,做自由体操,用烫水泡脚。但凡有一天不用烫水泡脚,他都无法入睡。也是因此,他比普通老人更高龄。

1992年,老红军李开文与世长辞,享年94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开文的家风故事
1956年,北京开的这次大会上,周恩来悄悄附到毛主席耳边:我们的老班长回来了
UC头条:1956年北京开会,周恩来悄悄附到毛主席耳边:我们的老班长回来了
他是毛主席的老班长,建国之后,为何他要放弃高官厚禄回乡种田?
56年北京开会,周总理看到一人眼熟,马上告诉主席:老班长回来了
为毛主席做饭11年的炊事员李开文,被安排到地方当干部,是何职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