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汽车周刊:给汽车来点兴奋剂(一)

  ——不为人知的赛车世界

  亲,还记得《极品飞车》游戏中那让你难以忍受的8圈锦标赛么?竞速赛、直线加速赛、限时赛、甩尾赛神马的,最有爱了。当然,我们并不推荐游戏中那种玩命的暴力驾驶方式,你别忘了人家在游戏初始界面上说得很清楚:日常驾驶请根据实际路况与驾驶规则行驶。

  的确,但凡提起赛车,总能让人热血沸腾。那些或驰骋于沙地扬起漫天沙尘的拉力赛车、或以澎湃的动力和娴熟的技巧在弯道超越对手直奔终点的激情狂飙,还有那些年创造无数辉煌战绩的赛车手们,多美妙的世界啊。废话不多说,我们便来见识一下全球的汽车赛事,它们中谁是你的菜呢?

  启蒙期的自由与烦恼

  从汽车发明开始,生活就被改变了,不论是速度、状态还是生活方式。当然,赛车也很快演化成一种风靡欧洲、乃至全球的运动。这一切,均源于一场来自法国的赛车启蒙运动。

  启蒙没你想象的那么凶猛

  1894年,法国《Le Petit Journal报》的Pierre Gifard组织世界上第一次汽车比赛,线路由巴黎到鲁昂,中间停车还吃了一顿安逸的午饭,总行程不到130km。当然,那次比赛远不及如今的赛车那般扣人心弦了,引用当时的话说“没危险,易驾驶,低成本。”随后,一种叫做“最快者胜利”的理念开始盛行,赛车运动中首次开始出现竞技元素和竞技精神。当然,让很多辆由内燃机提供动力的快车行驶在路上,还举行疯狂的多人多车比赛,是当时很多人都接受不了的大胆想法。还好,法国人对此倒是极为热衷,也确保了萌芽阶段的赛车运动没有夭折,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赛车发展懵懂阶段的探索

  早期的赛事采取城镇到城镇(Town-To-Town)的比赛形式,根据总用时记成绩、分胜负。1896年,法国汽车俱乐部组织了一次从巴黎到马赛的往返比赛。在这项赛事上,赛车的一些有别于家用车的差异化特征开始出现:赛车开始采用类似于如今的定制模式,厂家开始出现类似于如今的运动部或者竞赛部门开始出现,赛车本身也去掉了挡泥板等饰件,赛车的车座不再采用舒适的软结构,制造商们也开始控制车重并开发更大马力的发动机,以获得更理想的竞赛成绩。随着这种竞技理念的风行,赛车性能有了很大提高。但也随之有了一种安全的担心。1898年的从巴黎到尼斯的公路赛上,发车不久,站在路边的一位车手向其正在驾驶赛车的朋友挥手致意,驾车者竟手离方向控制杆也向其朋友招手。结果汽车跑偏,撞飞了一辆赛车,失控的赛车伤到了一位车队技师,最后不治身亡,赛车安全逐渐被提上日程。此事过后,一位巴黎警长曾试图阻止当年后来的巴黎-阿姆斯特丹的比赛,但车手用火车把赛车运到了比赛地点,超出了他的管辖范围。而他本人后来也觉得有些欠考虑,因为与庆祝冠军胜利的人山人海的车迷相比,他确实有些势单力孤。

  玩赛车那么早,地球人知道么?

  在汽车刚刚发明的阶段,法国上至政府,下到平民都对这种能行走的机器表现出一种狂热。因此,法国公路的建设速度远远快于其他国家,汽车生产和技术革新都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有趣的是,虽然当时德国人发明了内燃机,而英国在大搞工业革命,但这两个国家对赛车却都不感兴趣,甚至在国内明令禁止赛车。

  当时的标致品牌和潘哈德品牌等都生产过不少有名的赛车,法国人就是靠着它们开始统治赛车车坛,直至19世纪末。这其中的代表品牌就是潘哈德。1889年,路易·雷纳·潘哈德和埃米尔·勒瓦瑟在法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家汽车制造厂,称为“潘哈德-勒瓦瑟机械公司”。当时的汽车只有品牌而没有商标,而富有商业头脑的潘哈德和勒瓦瑟认为一个商标会让自己的汽车更为出众和与众不同,不经意间他们开创了使用汽车商标的先河,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汽车的销售。

  赛车运动的危机

  如果说1898年的赛车失控算是一次意外的话,摇篮中的赛车运动还有过两次大的危机。一次是1901年的巴黎-柏林公路赛,一名男孩跨入赛道去看一辆开过去的车,被后来一辆车撞死。1903年的一次事故更为严重。法国汽车俱乐部举办的巴黎-波尔多-马德里的比赛中,有近300万观众列赛道两旁观看比赛。结果赛车在丛林行进中,扬起的尘土阻挡了车手的视线,赛车撞向观众,很多人被撞伤亡。比赛随后被法国、西班牙政府终止。

  后来,欧洲赛车主办方在再次恢复比赛后也设立了一些新规矩:赛道两旁将围上护拦,而且比赛要选人口稀少的地方举行,这也被视为赛车运动启动封闭赛道开始的标志。

  前置后驱的鼻祖——潘哈德

  埃米尔·勒瓦瑟不仅是个赛车迷,对机械更有着超凡的天赋,他发现当时汽车采用的马车结构并不合理,既不安全,操控也不够灵便,根本不适合汽车这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因而他设计了一种车身结构更为合理的汽车。1891年,他设计的一款新车问世了,动力采用一台当时流行的戴姆勒发动机,4个车轮还是马车车轮的样式,不过最有特点的是机械和车身设计,这是世界上第一辆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汽车,就是这辆车奠定了现代汽车传动系统布局的基础。随后几年里,他还发明了现在汽车流行的脚踏板控制离合器,前散热器和接近现代变速器结构的手动变速器。勒瓦瑟这些影响汽车发展的设计不仅提高了汽车操控的便利性和性能,更提高了汽车的知名度,促进了当时汽车工业的发展。

  不幸的是,在1897年,埃米尔·勒瓦瑟在参加一次汽车比赛时,出了严重车祸后去世,在失去这样一个设计天才后,潘哈德汽车公司再也没有出现有灵气的汽车设计,虽然此后作为单一的独立品牌又生存了60多年,但其在法国车坛的地位和影响力每况愈下,最终在1965年公司被雪铁龙公司兼并。

  全球知名汽车赛事概览

  既然F1、WRC、勒芒并称世界三大汽车赛事,那我们便在下面的文章中重点关照。单独引见吧。我们先来看看那些可能“更酷或者更野”的赛事吧。

  达喀尔世界越野拉力赛

  创始期它叫“巴黎-达喀尔”拉力赛,巴黎和达喀尔为比赛的起点与终点,被称为世界上最艰苦的拉力赛。尽管比赛地、规则与赛程经常不得不变,但达喀尔的比赛精神始终不变,无论专业选手还是业余赛车爱好者都可自由参赛,共同竞技。

  该赛事由于大部分赛段设在热带沙漠中,因此险情时有发生,各赛段都会碰到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其中马拉松赛段给车手造成的阻力最大。该赛段要求车手全天驾驶,中途不许停歇,而且不许有补给和维修车队跟随。因此参赛车手大多“折”在此处,其中不乏名将。勇敢者的游戏,当之无愧。赛事的参赛车辆一直包含汽车、摩托车、卡车三个组别。近十年的达喀尔赛中,郑州日产、长城、奇瑞等国产品牌也多次组队参赛,足见其不凡魅力。

  印第安纳波利斯500英里赛

  参赛车辆车身细长,尾翼小,以甲醇为燃料并且配备涡轮增压器,追求的不是规格赛车轻快灵活的操控,而是超高的极速。疯狂的极速是印第赛车的标签,有参加该赛事的车手成绩已经高达375km/h以上 (每圈平均时速) 即使在弯道中,也不会少于354km/h,这已经算是赛车的临界点了,当车辆出弯时, 车手把油门开满, 离墙壁只有数公分的距离,稍有差池,都是大灾难。

  V8国际超级房车赛

  V8房车赛赛车都采用经过特殊研发和改装的5.0升V8发动机,可爆发出600马力的后驱赛车,极速达307km/h。由于赛事规则允许合理的挤擦、顶撞和压制,赛车经常出现翻车、连续翻滚等惊险的场面,一场比赛下来甚至动用无数次安全车、清扫车和拖车,赛道上极其热闹,赛事充满刺激。所以在国外,V8赛车也被称为“疯狂赛车”。

  派克峰国际爬山赛

  派克峰国际爬山赛是全世界比赛场地海拔最高、车辆性能水平也最高的越野赛车活动之一,也被形象地称为“云端之战”。汽车在这段山路的直线速度可达每小时200km/h。但同时这段路上还有156处弯道,路面是疏松的石块,并且没有防撞护栏。有意思的是,奥迪Q7的原型概念车便叫做“Audi Pikes Peak Concept”,据说是因为奥迪在80年代多次获得该项赛事冠军的战绩。

  美国极限越野挑战赛

  极限越野就是扫平眼前的一切障碍,超越极限的顶级赛事!该赛事包含了沙漠竞赛和岩石攀爬竞赛,每年二月在美国加州举办。比赛车辆通常被称为“Ultra 4”,这种车辆在沙漠中极速可以超过160km/h,但同时拥有100-1的齿轮比变速机构用于岩石攀爬,每辆车都由各只参赛队亲自打造。狂野而粗暴,乱撞与征服,真是赛车界的发烧级的存在了。

  Gumball 3000拉力赛

  为了忘却的纪念,这是Gumball 3000举办的初衷,为了纪念美国著名车手而创办的源于欧洲的私人组织的拉力赛事。虽然该赛事有非法嫌疑,但却在全球各地有着极高的声誉。Gumball 3000用三四天的时间从穿越西欧至东欧,参赛者多为富豪,车辆几乎都是“土豪级”的超跑或限量终极赛车,并且沿路都是住在高级的五星级酒店,以及疯狂的狂欢Party。该赛事全程约3000km左右,因此得名。车迷们称之为“世界上真正的顶级Rally赛事”。

  DTM德国房车大师赛

  DTM德国房车大师赛是公认的“欧洲最高级别房车大赛”,同时也是欧洲最受欢迎的房车系列赛,于1984年起源于德国,但同时也是面向全球的赛事。国际媒体称其为“装上房车外壳的F1”车赛。

  参与DTM大赛的汽车制造商奥迪、奔驰以及欧宝等一直是大赛稳定可靠的支持者。赛事主办单位清楚地定义了技术规则,并且长期适用、注重成本。现代DTM赛车的许多部件是所有制造商的通用零件。DTM发动机必须保证能够跑完整个赛季。整个赛季中空气动力学装置不能发生任何改变。经过多年的演化,DTM的亲民形象得以树立,不仅票价十分适合家庭,而且有诸多的汽车文化活动和赛车明星活动,此外还有可能进行小圈的赛车试驾活动。

  纳斯卡赛

  只要你来到美国,你会发现NASCAR纳斯卡无处不在。纳斯卡赛完全是美国本土车之间的较量。早期如克莱斯勒、奥兹莫比尔、雪佛兰、别克、福特等品牌都热衷于用量产性能车参赛。几十年中,各个厂家竞相改良自己的车,经过增大发动机排量和功率调校,改善悬挂装置,提高底盘刚度,加固减震系统,这时候的参赛车基本上算得上赛车了。

  纳斯卡赛车起源于私酒贩子为了逃避警察追捕,而不断改造自己车辆以加快速度,后来这成为了一项速度竞赛。所以更加吸引那些平日爱开车的人们来参加和关注这项赛事。也有不少F1车手退出F1之后加入纳斯卡阵营。动画电影《汽车总动员》便是模仿的纳斯卡赛车,片中的活塞杯就相当于纳斯卡12种系列赛中的最高荣誉——温斯顿杯。

  塔尖上的吸金神器

  ——F1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

  F1,中文全称为“一级方程式赛车世界锦标赛”,又称“F1大奖赛”。如果想参加F1,你必须得听话,无论是车队还是车手,都得守规矩,一套如方程式般精准的规则便是F1的立身之本。这也是国际汽联所制订的方程式赛车规范中等级最高的。

  既然F1是最顶级的塔尖级赛事,那在其之下自然还会有一套晋级制度,即一系列规范要求不同的方程式赛事,如卡丁车、康巴斯方程式、雷诺方程式、福特方程式、宝马方程式、F3000、F3、GP2等。

  F1的驾照是一张由国际汽联颁发的特别驾照:FIA Superlicense(国际汽联超级驾照),通常一位有天赋或者有潜力的赛手要花至少8年时间才能从卡丁车逐步晋升到F1赛事,但事实上仅有极少数人有能力和机会获得这象赛车金字塔顶尖的F1驾照。正是这一规定,还导致了F1赛车史上一次著名的车手集体罢赛。所以,做假证的主儿如果盯上了F1驾照,肯定是赔本的买卖

  F1的由来

  1948年,在法国Pau小镇,对,就是《TopGear完美公路之旅特辑》中喋喋不休的主持人特别强调的那个小镇,这里举行的一场赛车比赛首次采用了统一的规则(A Formula),Formula One由此得名。

  1950年,在英国银石一个废弃的军用机场举办的第一届英国大奖赛则是第一场注册批准的F1大奖赛。这场比赛后,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正式诞生。当时驾驶阿尔法·罗密欧赛车的意大利人吉塞普·法瑞纳笑到最后,勇夺第一个F1世界冠军。此时的赛制也只是根据赛车的得分进行评奖,之后,为了规范汽车比赛并使比赛的胜负不再由发动机的功率决定,而是由车手的技术来决定,F1赛车发动机的类型和汽缸容量开始受到限制。

  科技,为车服务

  F1赛车的设计制造中包含了以空气动力学及发动机科技为主,加上无线电通讯、电气工程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很多新的科技都是在F1上得以最初的实践。一级方程式赛车不仅是赛车手们竞争勇气、驾驶技术和智慧的舞台,它背后还进行着各大公司之间科学技术的竞争,福特汽车公司就形象地把F1比作“高科技奥运会”。

  一辆F1赛车发动机由大约6000个零件组成,造价超过13万美元,而且使用寿命仅为一场比赛。F1赛车规定连人带车及燃料总重不得低于600kg。通常来说,F1赛车0-100km/h加速时间仅需2.3秒,达到300km/h的速度对于F1赛车来说轻而易举,在如摩纳哥等高速赛道上,其最极速可达350km/h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整车限重、空气动力学设计及强悍的动力支持,F1赛车从240km/h的速度刹停仅需2.5秒,制动距离仅为80米。

  1968年,F1赛车第一次加装了尾翼,从而提升了整车的下压力,效仿者甚众;1980年,Ron Dennis接管麦克拉伦车队,同年该车队推出由John Barnard设计全碳纤维底盘赛车;90年代,F1迎来了电子时代。迈凯轮车队的工程师John Barnard第一个将电子控制的拨片换挡引入了F1赛车,它让车手的手始终都不会离开方向盘,这种创新消除了车手在换挡的时候出现人为错误的可能性。这项设计成为F1历史上车手操控方面最显著的变化。2001年:牵引力控制系统和自动变速装置在西班牙站使用;2002年,超过19000转每分钟的BMW P82发动机首次出现。

  很多在如今看来再普通不过的汽车设计或科技,都是通过F1赛场的验证后逐步应用于民用量产车的,比如保时捷和法拉利就都把它们的方向盘拨片换档的机械装置用在了各自的产品上面,而奔驰公司也把控制仪表显示器的综合电子信息控制系统应用于其豪华轿车上。

  F1的另一个引擎

  若论知名度,F1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在全球所有汽车赛事中都是佼佼者。一直以来,谈起F1,强悍的技术与性能往往是被首先提及的谈资,事实上,赛场上的硝烟弥漫还仅仅是F1的一个引擎,另一个引擎来自于其出色的商业化推广。来自IT、钟表、润滑油、轮胎等肯“烧钱”企业的金主肯定不会错过搭上F1商业航母的每一次机会。F1赛事中首次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元素是在1968年,当年赞助商方式首次出现在F1比赛中,同时也意味着F1具有民族色彩时期的结束。

  欲罢不能的科技之舞

  ——勒芒24小时耐力赛

  参加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车手会告诉你,苦与累,两个字都无法形容连续开24小时快车的感觉(当然,也不是一个人开24小时不停车,中途会换人但不换车,否则会人车共愤的)。更重要的是,勒芒赛事就好像一个能让赛车与赛手持续兴奋的魔方,让车迷欲罢不能。

  24小时的“华山论剑”

  勒芒(Le Mans)小城位于法国巴黎西南约 200公里处,ACO(法国西部汽车俱乐部)在这里创建了勒芒24小时耐力赛这一类似“华山论剑”般的赛事。虽然主办方还拓展了诸如美国勒芒系列赛、勒芒1000km洲际赛等衍生赛事,但最为著名的赛事还属每年6月在这里举行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自从首届比赛于1923年举行以来,除了二战前后的几年以外(1936年,1940-1948年末举行),勒芒耐力赛从未间断过,今年6月中旬将举行的是第82届。

  疯狂的赛制

  顾名思义,24小时耐力赛,就是赛车要在赛道上连续奔跑24小时,没有固定的公里数限制。比赛一般从第一天的下午四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次日的下午四点,历时24小时。勒芒赛对车手是个极大的考验,每辆赛车由3名赛手轮流驾驶(1980年中期以前为2名赛手)以最高将近400km/h的速度行驶,所有的加油、换胎和维修时间都包括在24小时以内。最后,行驶里程最多的赛车将获得冠军。

  参加比赛的用车分为多个组别,含顶级的LMP1组以及LMP2组、业余组等,参赛车辆有用原型车改装的,有的是为比赛特制的,有开放式座舱的,也有封闭式座舱的。

  勒芒24小时耐力赛是最精彩激烈的赛事之一,在近百年的历史上,这里曾事故不断,但它提供给赛车手们的赛车积分值相当于其它锦标赛的3倍,因而至今仍不断吸引着各国的赛车好手。

  车迷的狂欢

  由于勒芒耐力赛是全球各种耐力赛时间最长的比赛,而且选手驾车在同一环形赛道上要不停地转上350多圈,比赛显得单调、乏味。不论是车手、车队成员还是观众,在下半夜的时候都会变得疲惫不堪。因此这场比赛被称为最辛苦、最乏味、最备受煎熬的赛事。当然,最累的当属赛手与赛车,观众就好很多了,还可以带着房车或帐篷前来观战的,赛场旁的30个大型停车场每次比赛都停满了10万辆汽车。观众最多的一次当属1971年的比赛,观战者突破30万人次。

  赛场周围还有设施齐备的餐饮、娱乐和休闲场所,以及销售仿制的各大车队服装、帽子的铺位,让车迷们在这里如同过节一样。观众可以在餐厅里一边吃着可口的食物,一边看见窗外时速超过300km/h的赛车飞驰而过。

  媲美F1的技术盛宴

  勒芒24小时耐力赛比的就是速度与耐力,从纯技术角度来看,勒芒大赛甚至比F1更加刺激。由于不像F1那样对汽车技术进行严格限制,参赛厂商们不惜血本,将发动机、悬挂、材料等各个方面最先进的技术应用于赛车上。欧洲车企如奥迪、标致等则将柴油高压共轨直喷技术、电动技术、混合动力技术、轻量化技术等悉数引入该赛事的赛车中。

  在近十年的勒芒最高级别组的缠斗中,标致是唯一能够咬住奥迪的对手,奥迪关心的是能否卫冕,而标致则多次对冠军发起冲击。2006年至2008年,实力雄厚的奥迪车队获得三连冠,2009年标致抢冠成功,2010年及2011年,标致都与冠军失之交臂。由于财务等原因,PSA退出了2012勒芒赛事,而奥迪的卫冕几乎成为常态。

  很多著名的赛车手都对勒芒大赛刮目相看,四次获得勒芒大赛冠军的法国车手波斯卡科洛说:“如果不打算参加勒芒车赛,就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赛车手!可以形象地说,勒芒大赛就是‘天使与恶魔’共存的高科技大奖赛。”

  今年勒芒看什么?

  今年,ACO发布了2014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参赛名单,总参赛车数量依旧有56辆,其中启用技术新规的LMP1组的10辆赛车中,有7辆采用混合动力技术,分别是奥迪的3辆R18,丰田的2辆TS040,以及保时捷2辆919。

  今年LMP1组的技术规则还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具体做法是彻底放开了对发动机的限制——汽油/柴油并存外、对发动机的排量、进气、涡轮增压值、燃油喷射压力都没有做任何限制、允许每车最多使用两套能量回收系统(动能/热能),允许使用四驱系统等。此外,值得关注的还有勒布的车队首次参赛。这位9届WRC总冠军曾在2005、2006年以车手身份参加过勒芒24小时耐力赛。而这次,他将不再是坐在方向盘后,而是作为车队经理出现。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WRC世界拉力锦标赛

  WRC之所以为年轻的赛车爱好者青睐,概在于其赛制的吸引力:赛车采用WRC的参赛原型车必需为市售量产车,可装配涡轮增压发动机,并严格按照国际汽联的世界拉力赛车改装规则改装。所以,经过WRC赛场淬炼的冠军赛车或明星赛车多会赢得“底盘扎实,操控出色,动力不俗”的美誉。

  艰苦的旅程

  WRC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始于1973年,赛段包含在世界各地的雨林、泥泞、雪地、沙漠及蜿蜒山路等不同的路况,对车手和赛车而言是极其严酷的赛事之一,但同样也因此更具魅力,每年全球有近10亿人次通过各种方式观看WRC比赛。拉力赛一词取自英文“Rally(集结)”,表示参赛车辆必须严格按照比赛规定的行驶路线,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分站点目标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车子的维护、维修及检测。

  为了争夺系列赛冠军的宝座,WRC每年将举行10余站的比赛,首战从1月份的蒙特卡洛站开始,直到11月份的大不列颠最后一战,参赛选手要转战多国,在漫长的征程上一拼高下。WRC世界拉力锦标赛可说是所有赛车项目中最严苛,也最接近真实的一种比赛,对参赛者而言可谓艰苦的旅程。比赛路面分为柏油路面及非柏油路面两大类,法国站是最著名的柏油路面赛事。此外,西班牙站与意大利站也是WRC中知名的柏油路面赛事。但若加上天气的因素,则会有雪地的路面,如每年的蒙特卡洛站与瑞典站参赛车都是在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中竞速,在雪地竞赛中使用的是胎宽狭窄的钉胎,来增加轮胎表面压力以取较好的抓地力。肯亚站则是在高温的沙漠中比赛,要在这些严苛路况中竞赛对于车辆与车手都是一大考验。

  要有冠军的心

  翻开WRC的冠军荣耀榜,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在WRC赛场上,欧国车获得车队和车手冠军最多;首度获得WRC车队冠军的是现在几乎不为人知的雷诺Alpine A110;“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定律部分吻合WRC的冠军节奏,比如70年代冠军多出自意大利,由蓝旗亚和菲亚特领军;80年代则是奥迪、标致挑战蓝旗亚;90年代初期由蓝旗亚继续卫冕,90年代中后期则由丰田、斯巴鲁、三菱交替夺冠;2000年之后除了2006年、2007年的福特福克斯WRC抢得两个车队冠军外以及2013年大众的夺冠,其他的车队冠军全部由标致与雪铁龙获得。

  塞巴斯蒂安好火

  WRC前有塞巴斯蒂安·勒布勇夺九冠王,后有塞巴斯蒂安·奥吉尔改写历史。对了,还有F1新星塞巴斯蒂安·维特尔。难怪有网友惊呼:“喜欢赛车的朋友,给娃起名字一定要加上个塞巴斯蒂安!”塞巴斯蒂安·勒布,赛车迷心目中的绝对偶像,以连续九个WRC世界车手世界冠军的不可思议的纪录结束了2012年的比赛。

  勒布1999年驾驶雪铁龙的Saxo Gr.A赛车第一次参加WRC的比赛,2000年底加入雪铁龙青年队并获得当年的JWRC冠军,2002年加入雪铁龙厂队就获得德国站的胜利,开始了他的传奇生涯,而他的夺冠车型包括C4WRC、赛纳WRC以及DS3 WRC,足以说明其老到的技术和超级稳定的发挥。勒布从1999年开始到2012年底共参加WRC赛事164场,获得76场胜利,是目前为止WRC赛事中胜率最高的赛手,而且这个获胜场次还有可能继续增加。

  勒布不但在WRC赛场具有统治地位,他在勒芒赛事中也非常有竞争力。他曾多次参加勒芒24小时耐力赛并有着不俗的表现。他的速度和能力也吸引了F1车队的注意,2008年11月,勒布在巴塞罗那参加红牛车队的测试,初次驾驶F1赛车的勒布展现出他非凡的才能,经过80多圈的测试,勒布的成绩与一些顶尖F1车手非常接近,引起轰动。并且勒布在测试中没有出现任何大的失误,成绩逐步提高。后来由于他没有足够的F1经验,固执的官方没有给他参加F1赛事必须的超级驾照。

  让人膜拜的传奇

  2005年WRC土耳其站,获得胜利的勒布并没有参加当天的新闻发布会,而是乘坐直升机再转乘私人飞机直奔法国勒芒,去参加勒芒24小时耐力赛前必须的考察练习并在随后的正赛中有出色表现;同年的法国站,勒布囊括了全部12个赛段的胜利并获得冠军,创造了无人能及的疯狂纪录。

  2006年,勒布在进行身体训练时(山地自行车速降)左肩受伤,不得不缺席后面的四场WRC比赛。但巨大的领先优势加上格伦霍姆的失误让他在缺席四场比赛的情况下获得了当年的车手冠军。

  2010年新西兰站,勒布在领先的情况出现失误,落后1分30秒掉到第八的位置。不过勒布在后面两天一路猛追至全场第一的位置,虽然在最后因失误将冠军送给后来居上的拉特瓦拉,但勒布在比赛中传奇的火线追击至今仍被车迷们顶礼膜拜……

  撰文/戴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著名的四大赛道,你知道哪一个?
世界上都有哪些汽车赛 歪歪带你聊赛事
端午安康,在家安排一场汽车赛事是不是也挺好?
怀柔大雨“冲毁”WRC中国分站赛,天灾当真如此严重?
细数雪铁龙百年赛车史 全新爱丽舍征战WTCC续写赛道辉煌
【图】立足拉力世界 探寻三菱汽车运动发展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