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本、二本、三本和专科到底有什么区别,看完瞬间清醒!
userphoto

2023.10.01 河南

关注

学历歧视只是一种不会明说的潜规则?事实上有很多企业已经把这种区别待遇明晃晃地摆在台面上,甚至写进了制度里。

网上有这样一则吐槽:


“我一个学妹入职了XX公司(行业里Top级企业),结果他们公司的合同是按照学历的不同分等级签的,你们说牛X不牛X,硕士待遇最好,985/211一个等级,其他本科直接C等,不光是工资,各种补贴也是,C等做的有些项目完全没有...”


很多人可能和你说过,“只要考上了本科,那么就没什么差别,这个社会看的还是能力。”

于是我们便天真地以为,一本二本三本差距不会很大

但事实如此吗?

想必经历过找工作,或者正在经历的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故事里的情节还不算最过分的,更有一些企业甚至会规定“管理岗必须有一本以上的学历”,这完全是一杆子埋葬了一本以下所有人的晋升通道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的会因为一纸学历或者这四年大学生活而变得遥不可及,从而不配拥有平等的机会吗?

一本、二本、三本之间,到底又差在哪里?我们又应该怎样缩小这个差距?

一二本区别从何而来?

一本二本这种说法,事实上是沿用了高考志愿的录取批次。各省高考志愿可以分为:本科提前批次(特殊类院校)、本科第一批次、本科第二批次、专科第一批次,专科第二批次。

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是由“主办单位”带来的。

一本大学 :总体上来说,一本大学大部分是部委直属大学或者“211工程”大学,或者是985大学,也是高考第一批录取的大学。

二本大学: 二本大学与一本大学相比,多为省属大学或者非“211工程”大学,是高考中第二批录取的大学。在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方面两者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主办单位的不同,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办学经费,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费。(比如说很多本科院校学费维持在5000左右,是因为教育部及相关部门有补贴办学经费,又比如说某些民族类院校会在特定的节日给学生发钱,也是由其主管单位拨的款。)

差距在无法量化的地方

但是真正的差别,完全不止于此。在开始之前,报考君想借用一位匿名知乎用户的答案先给大家简单看一下差别:


▽ 北大国发院同学的朋友圈

*图源知乎答主


▽ 北大哲学系同学的朋友圈

*图源知乎答主

▽ 985同学的朋友圈

▽ 某211奖学金游学项目同学朋友圈

*图源知乎答主

▽ 211同学朋友圈

▽ 普通二本同学朋友圈

*图源知乎答主


▽ 三本同学朋友圈

*图源知乎答主

图片的对比,可能会比文字的描述来得更直接。当然这里不是有意评判个人生活的选择,但朋友圈的状态,一则说明你在生活中乐于向别人展示怎样的形象,二来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你所在的交际圈,大家都在讨论什么问题。

当然,总的来说,学历不一样大家会有什么差距呢?一共会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01
师资的差距

“二流大学的老师是教书的人,一流大学的老师是写书的人。超一流大学的老师是书里的人。” ——师资的差距,在这一句话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查看学校的招聘公告你就会发现,985/211这种学校招聘老师,学位得是博士,学历上本科要是国内TOP级的学校,最好有海外留学经历,还有学术成果上的要求。相对比之下,二本学校招聘老师要求就会降低很多

当然,每个学校都会有很好的老师,他们可能寓教于乐,可能非常关心学生,即使毕业也保持关注,这些都是好老师,但是老师们能接触的课题、能拿到的实验、研究经费,学术知识上的更新这些地方或许都会稍逊一筹。


02
校友的区别

一本大学,有成熟的校友会体系,有各地的校友群,有校友嘉年华,有校友企业的内部推荐,有校友奖学金。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校友间也会相互提携,共同促进。

二本大学,也会有校友会,但大部分为民间的,也会有同学会,但大多是非官方的,也会互相提携,但大多限定于同院同专业同区域的,声势不大。

单论个人,普通学校里也能飞出金凤凰,但是如果放在更长的时间跨度上和更大量的人数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本大学的校友,发展最好,深造最多,收入最高;二本次之;三本再次。

一本的学生毕业后,还有一定的学校荣誉感,他们深知自己还有母校的支持,而二本学生,背后则几乎空无一人。


03
自制力和执行力的差别

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娱乐,都有抑郁的时候,都会迷茫,一本的学生如此,三本的学生亦然。普通人,玩着玩着就会堕落,而优秀的那类人,玩着玩着就会意识到自己不该堕落。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在二本院校里学霸是个贬义词,多用来形容某人装X,或是只知死读书,踏实做事,很容易被人误解乃至言语攻击。

在一本学校里,学霸是个褒义词或者没啥意义的词,因为学霸很多或者很多人都在向学霸努力,共勉代替了嫉妒。

可能不少人在大学的时候也有亲身的经历,某一次打算做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情,难度和风险极大。把这个想法先告诉二本的好友,他们劝你不要做,因为那看起来不可能,意思就是“太麻烦了,费工夫也不一定成功,别折腾”。

后来你偶然和一个在中科大的高中校友提及这件事,他首先帮你分析了风险,然后建议我怎样去做,最后说,只要你以后不后悔今天的选择,你就要马上行动而不是空谈”。


04
自信心的差别

平心而论,单从本科毕业的程度看,一本、二本的学生,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的掌握,都可以少到忽略不计。

越是好学校毕业的人,就越有优越感,越有自信,越会在日常工作中不服输,并展现出高出一般人的水平,这些并不是能力的差别,而是自信带来的差别,这样的差别,从最初的忽微,很可能演变为一两年后的巨大。

就比如说选择Offer这件事,很多普通学校出来的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总会产生某种自卑感,感觉自己是被挑选的那一个,面试的时候,态度已经不是谦卑而是小心翼翼,什么也不敢问,一切都是对方说了算。

殊不知求职是双向选择,不仅要衡量企业能提供的基本待遇自己能否接受,也要通过一些边际问题了解企业的风格,每个企业也都有自己的风格,只有找到对风格的企业才能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大部分好学校出来的学生,知道自己的价值,也相信自己未来能给企业带来的价值,他们会适度对比和挑选,找到合适自己发展的平台。



05
找工作的差别

学校越好,越容易找工作,越容易跨行。

2018年10月份,苏宁易购在广东工业大学宣讲会,回答学生为何无法应聘管培生时,称:

“如果你们进了管培生,那中大华工的学生怎么办。你们二本的学校都一样,你们进来后和管培生的定位是不一样的,别人是奔着管理层去的,而你们不行。”

对所有二本大学表现出极其轻视的态度。(备注: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本院校,但当时该HR将其误认为是二本,这也是该事件的槽点之一。)

但这种情况在如今的应届生招聘场上还少见吗?

也许大部分情况下都没有这么直白地表达院校歧视,但“含蓄”的情况还是挺多的:在招聘信息里,专门写着“本岗位限211/985”;对你说“回去等通知吧”,转身又对另一个人说“下午来我们公司面试吧”。

非一本学生如何缩小差距?

除了从被录取后,无法改变的学校批次的差异,在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办法缩小和那些优秀的人之间的差距呢?可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多思考 ↓ ↓

01

自学弥补师生差距

互联网时代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带来了知识的共享。

师资的差距确实不是学生能改变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学来提高自我。现在网络上有非常多的公开课,很多平台还是直接和国内名校合作发布视频(比如说中国大学MOOC,网易公开课),完全可以挑着去看自己需要的。

自我认知与自我成长是决定你未来的最关键因素,只要每天成长一点点,你就会成为最优秀的人之一。

其实变得优秀,变得有竞争力,没有那么的辛苦,找到好的渠道和学习方式,这些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02

去好大学看一看

很多学校都是允许参观的,也不必都去清北,你读书所在的城市一定也非常好的大学,你可以去这些学校看一看,大概就能明白一个基础设施完全、校园广阔、学生氛围和态度优良的大学能够给你带来的影响。

能够决定一个人性格和发展的是基因和环境,有些东西是可以克服的,而有些东西却很难克服,比如一个集体图书馆学习到深夜的宿舍团体,一个可以跟你分享探讨个人经验价值观理念的团体,一个愿意与你去做一些大胆尝试,实践创业的团体。

多去外面社会走走看看有一个大眼界,多去跟学识渊博的人交流去学习他们的成长途径和价值理念,对你有很多帮助。


03

去实习,深入接触优秀的人

很多人说学历的差别,在工作之后会缩小,因为很少有企业只招985/211,每个企业都是存在各种学历的人。

那么这件事我们可以倒过来想一下——完全可以提前通过实习深入接触那些优秀的人。

曾经认识一个学生,他本来是一个普通本科学校的同学,在学校混得风声水起,结果后来去参加了海外四大的实习后才猛然发现自己在很多地方都需要提高。

实习那段时间,英文交流全靠同组的同学救济,小组报告在前期也基本都是背靠团队才得以划水求生,他在学校令人侧目的成就“XXX组织主席”、“XXX项目负责人”...只是学生间的小打小闹,于专业和职场上的助益几乎没有。

而在实习过后,他重新规划了自己的人生,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圈,认真学英语,认真考证,认真的继续找下一份实习,并和在这份实习中认识的朋友保持密切的联络,交流实习中和学校上遇到的困惑,

因为一次实习,他为自己找到了一片新天地。

这个社会很容易潜移默化地给人划分阶层的,或以权力,或以金钱,或以学历……


一本、二本、三本学生就好像一列火车上的乘客。

一本为卧铺,二本为硬座,三本为站票,等到火车一到站,所有的人都必须下车找工作。

虽然下车后你会发现老板并不关心你是怎么来的,但是往往大多数通过努力坐上卧铺的人,下车后他在职场中依然有能力坐“卧铺”。
但并不是说,211、985的大学生就可以“高枕无忧”。再好的环境和资源,自己不把握好自己不努力一切都是假的。

一时的落后不代表永远的差距!暂时的掉队更应该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而不是放弃的理由。

蔡康永先生曾经说过一段话,他说: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学校和普通大学毕业后的差距在哪
985/211和普通本科的真正区别不是名校光环,而是随处可见的……
一本二本三本专科的区别在哪里?真的要重新认识了!
专科也是大学,但专科和本科的差距到底有哪些,为何很多人不认可
高中生哭诉:普高、职高、中专的区别和差距,愿每个读完的人都能好好努力!
一本、二本、三本的大学生之间有什么差别?答案很现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