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神经性耳鸣

冯某,女,38岁。2010年3月31日初诊。双耳鸣响半年,耳鼻喉科诊断为“神经性耳鸣”。

中、西药物治疗多时,效果不显。

刻诊:双耳鸣响,呈持续性,精神欠佳,伴见头晕,胸闷,失眠,易惊,口略苦,腰酸,大便不爽。

舌脉:舌苔白腻,脉弦细。

分析:患者胸闷、失眠、易惊,辨为半表半里的阳性证少阳病,同时头晕、胸闷、腰酸、大便不爽、舌苔白腻考虑太阴虚寒,存在水饮内停,故少阳热夹饮上冲,侵犯清窍则发作耳鸣。

辨证:少阳太阴合病,水饮内停证。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

柴胡12克,黄芩10克,清半夏15克,党参10克,桂枝10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苍术15克,炙甘草6克,枳实10克,防己10克,生姜15克,大枣4枚。

7剂,水煎服。

二诊时耳鸣明显减轻,睡眠好转,精神好转,胸闷已。但仍舌苔白腻、脉细。

上方增减:

柴胡12克,黄芩10克,清半夏15克,党参10克,桂枝10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苍术15克,炙甘草6克,生姜15克,大枣4枚,远志10克,菖蒲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赤小豆15克。

后根据症状加减用药,治疗月余而症痊愈。

随访半年耳鸣未在复发。

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临床治疗耳鸣常用方,其方证见于《伤寒论》太阳病篇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对于本条的解读,历代注家认识多有不一。冯世纶教授认为,本方以小柴胡汤去甘草扶正达邪,和解清热为主,加桂枝降冲,茯苓利水,大黄泻下,龙骨、牡蛎、铅丹镇静安神,用于小柴胡汤证见气冲心悸,二便不利,烦惊不安者。

该案根据症状分析,辨证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因大便不干,故去大黄,胸闷水饮偏重,加防己利水。

因药房未备铅丹,故不用之。

二诊时因胸闷已,故上方去枳实、防己,但仍舌苔白腻、脉细,故加远志、菖蒲化痰利饮安神,加白芍、当归、赤小豆养血利饮通窍。

赤小豆、当归为赤豆当归散,该方出自《金匮要略》,冯世纶教授认为该方养血之中兼以利饮,为攻补兼施之方,适用于血虚水盛之证。

因本案方证辨证准确,故能疗效突出。

耳朵属于孔窍,乃轻清之府,稍受外邪则纷扰不宁,受热扰则鸣不止。

少阳病为半表半里的阳性证,其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

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半表半里之邪不在表、不在里,故不可用汗、吐、下法,治疗当用“和法”。

同时因半表半里之邪无出路,郁久化热,故半表半里之证多伴有一定郁热,火性炎上,热上扰清窍,可出现清窍之症,如口苦、咽干、目眩,口、咽、目皆为人体上部孔窍之症,耳朵也为孔窍,因此孔窍之病的耳鸣,从经方来看,也多属于半表半里证的少阳病。

近代经方家胡希恕先生指出:“少阳病,就是阳热在半表半里的部位,半表半里就是胸腹腔间,阳热在胸腹腔间,不能入里,也不能出表,热邪只能顺孔道往上涌,在孔窍的地方发生热像”。

第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两耳无所闻”、“目赤”等,皆属于孔窍病变,属于少阳病,论述的是少阳病的耳鸣。

因此对于耳鸣,伴有口苦、咽干、目眩少阳证的,辨六经当为少阳病,治疗从半表半里之少阳病入手,治疗采用小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解少阳,若伴有口干喜饮等热像明显,可加入生石膏清热,给予小柴胡加生石膏汤等,疗效突出。此乃顺应人体疗病的自然良能,即经方的治病之道。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冯世纶运用六经辨证治疗耳鸣经验
为何不见真武汤证|黄煌教授医话
大柴胡汤辨证关键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耳聋案 | 道医网
阅素灵:癫痫证治第一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不要直接辨方证,先辨六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