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仁汤加减治疗脾胃病的体会

       三仁汤是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创立治疗湿温病的代表方,由杏仁、薏苡仁、白蔻仁、滑石、白通草、竹叶、厚朴、半夏组成。具有宣畅气机、清热利湿之效原方用于湿温初起,邪留气分,湿盛热微,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者。三仁汤现在被广泛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肾炎、急性发热、慢性肝炎等疾病的治疗。笔者曾在四川省中医院冯培民副主任医师指导下,运用三仁汤加减治疗脾胃相关疾病,疗效显著,兹举例如下。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1 胃脘痛

  李某,女,48岁,2011年5月3日初诊。

  上腹胀满不舒、夜间隐隐疼痛11年。偶有剧烈疼痛,10余天发作1次,伴心悸、汗出,但可自行缓解,无反酸、嘈杂及呃逆,纳差,口苦,大便4~6次/日,质稀色黄偶有黏液,头晕,乏力,舌淡红、苔薄腻,舌下脉络迂曲,脉弦细。2010年曾在华西医院行胃镜检查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窦炎伴胆汁反流”。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辨证为湿热中阻,肝郁脾虚。治以宣气化湿,疏肝和胃止痛。方用三仁汤加减。药用:薏苡仁、厚朴各20g,姜半夏、佛手、茯苓、延胡索、黄芩、大腹皮、柴胡各15g,杏仁、五灵脂各10g,白蔻仁8g。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服用上药后,胃痛明显缓解,大便成形,次数减少。考虑患者患湿疹,皮肤瘙痒,故原方去佛手、五灵脂,加土茯苓、白鲜皮各15g,3剂,继续服用。经上方治疗10天后,患者上述症状明显缓解,基本痊愈。

  按:本案患者上腹胀满,夜间隐痛,口苦,苔薄,大便质稀,脉弦细,辨证为湿热阻滞气机,湿重于热,故以杏仁、蔻仁、薏苡仁合用宣气化湿;厚朴、半夏、大腹皮、茯苓合用行气消痞;患者上腹隐隐疼痛11年,偶剧烈疼痛,头晕,乏力,脉弦细,考虑肝郁脾虚,故以佛手、延胡索、五灵脂以疏肝和胃止痛;患者口苦,故选柴胡、黄芩以利胆和胃。本型证候以湿热阻滞气机为主,湿重于热,夹肝郁脾虚,证候较为复杂,但综合考虑,加减灵活,故而收效显著。

  2 泄泻

  赵某,女,54岁,2011年4月15日初诊。

  腹泻、腹痛8个月,加重l周。大便质稀色黄,夹杂未消化食物,每日5~8次,无黏液脓血便,伴脐周疼痛、肠鸣,大便后缓解,无其他部位牵涉痛,无里急后重,口苦,口干,喜热饮,厌油腻,小便正常,纳食可,夜寐差,近半年来体重减轻20kg。舌质淡、苔白腻略干,脉濡弱。1年行前胆囊切除术,有慢性胃炎史10年。中医诊断为泄泻,辨证为脾虚湿盛。治以化湿行气,健脾止泻。方选三仁汤加减。药用:生薏苡仁、白扁豆各20 g,厚朴、木瓜、焦白术、大腹皮各15g,茯苓10g,杏仁、法半夏各10g,白蔻仁8g。3剂,每日l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服用上药后,大便次数减为3~4/天,腹胀、肠鸣明显减轻,考虑患者厌油腻、口苦、腹痛,上方去半夏,加郁金、柴胡、延胡索各15g,3剂。后以上方为基础,略作调整,共治疗12天后,患者上述症状基本好转。

  按:本案患者质稀色黄,夹杂未消化食物残渣,每日5~8次,肠鸣伴脐周疼痛,口苦,口干,喜热饮。厌油腻,舌质淡、苔白腻略干,脉濡弱。辨证为脾虚湿盛。患者泄泻日久,化源不足,津液不能上承,故见口干喜饮。久泻不可分利太过,故治以化湿行气,健脾止泻,三仁汤去滑石、通革、竹叶之淡渗;加白扁豆、茯苓、白术以健脾止泻,木瓜生津健脾;全方共奏化湿行气、健脾止泻之功。

    本文转载自http://user.qzone.qq.com/345040900/blog/141655539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张“健脾方”,治好关节炎,患者:这6年,我算是白过了
孙玉信运用三仁汤经验
肋疼,先养肝!详解一张方子,养肝气,治胁肋痛,请你琢磨
带状疱疹,不疼了!讲一张“实战方子”,化湿热,止疼痛,请学习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胆道疾病体会
宽胸解郁,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心绞痛烦躁不安、睡眠多梦验案一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