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经第十七论】——时辰与脏腑经脉关系之探讨(下)

(三)时辰与十二经的关系

古人在天有十二月、地有十二水、日有十二时(辰)、人有十二经的“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逐渐发现了十二经脉的先后顺序及其与十二时辰的配属关系。


1、十二经脉交接顺序

《灵枢》的《经脉》和《营气》等篇记载了十二经脉流注交接次序。如《营气》篇关于营血流注过程的记载,说明十二经脉交接的先后顺序是从肺经始,而大肠经,而胃经,而脾经,而心经,而小肠经,而膀胱经,而肾经,而心包络经,而三焦经,而胆经,而肝经,复从肝经注入肺经,周而复始,循环无端,日夜运行五十周。


经脉之所以有自手太阴至手阳明……至足厥阴,复至手太阴有序交接,是由十二经脉之间阴阳表里及相互联络的特定结构所决定的。

但营血的流注为何从手太阴经开始,而肺为十二阴,卫行脉外为阳,阳气需赖阴经的主持与滋养,所以卫气虽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各二十五周,但肾主藏阴精,故每同必交会于足少阴肾经一次,即《灵枢·邪客》所谓:“常从足少阴之分”;

而营血属阴,阴血必赖气之统帅和推动,肺主气,故其运行每周必从手太阴肺经开始。


其次,营血的化生,虽然始于中焦,但水谷精微之气须“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灵枢·营卫生会篇》),所以营血的运行亦必从肺始。

与五脏是指五个功能活动系统一样,这里的十二经,也是指包括了经别、经筋、络脉和皮部等在内的十二经生理功能活动系统。


2、十二辰与十二经配属

在认识到十二经脉流注交接次序后,医学家在实践中,尤其是针灸实践中,进一步观察到某经疾病,在特定的时辰里施用治疗,较其他时辰疗效显著,进而发现了时辰与经脉的关系。即以寅时配属肺经始,各经配属如下图:

可以看到,其配属次序正是《灵枢·营气》等篇记载的营气在十二经中流注的次序。


“寅”时与手太阴配属是这一理论的关键。由于手太阴为十二经之首,而“寅”是一天之中阳气初生之时,《灵枢·阴阳系日月》云:“寅者,正月之生阳也。

《史记·律书》亦云:“寅言万物始生。”在十二月中,寅属正月,为生阳之气,同样一昼夜中寅主生阳,为十二辰之首。故寅配属手太阴经,其余各经便自然成有序排列。


3、时辰与经脉配属的机理

古今医家,在解释时辰与经脉配属时,皆根据《经脉》、《营气》等篇关于营气在十二经流注的记载,认为营气、卫气或经气流注到某经,使某经气血旺盛之时,便是其所配属的时辰。这一解释有欠妥之处。


首先,《灵枢》的《卫气行》和《营卫生会》等篇明确记载里热营气、卫气运行规律是日夜运行于身五十周,而时辰与经脉配属关系则是一昼夜一周。

因此,这种时脉配属关系,不可能建立在营气和卫气按时流注某经的基础上;气血随营气运行于脉,其循环度数,似也应该是“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若从“营为血之气”说,则更可以肯定地说气血运行度数,日夜五十周。因此,气血流注同样不可能是时脉配属的基础。

其次,《灵枢·脉度》篇详细记载了十二经(六对)各自的不同长度,而时辰与十二经配属是等时的,即每经一个时辰。若以营卫气血流注该经看待时辰与经脉关系,则在较长经脉中之流行速度应快于较短的经脉。但目前尚无营卫气血运动每周都是变速的充足证据。

再者,关于“经气”流注,《内经》很强调从四肢末端向心性流行特点。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这即指出经气自足至膝、自手至肘渐行渐盛,而向内深入于脏腑的流注过程。


《内经》中并无时辰与经气流注相关的记载,而后世医家所依据的《营气》等篇所论十二经流注,经文明确地说“此营气之所行”,可知非是“经气”之所行也。

我们认为,时辰与经脉配属的实质,是每值某经所配属时,则该经功能活动相对旺盛,自身敏感性增加。

因而,能对针灸等治疗效果产生影响。这一配属和时辰与脏腑配属同一道理,是人类在长期生存并适应这个具有明显节律变化的环境中所形成的。


(四)时辰与“六经”的关系


1、“六经”配属时辰

《伤寒论》提出六经病各有欲解之时辰,即“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说明六经与时辰有特定的关系,但是由于各经之病的欲解时,都涉及三个时辰,因而对各“经”与时辰的具体配属,有多种解释,约之有三。


(1) 以每经各配两个时辰,六经合为十二辰,共以昼夜。

该说认为:子丑配少阴、寅卯辰配厥阴、辰巳配少阳、午未配太阳、申酉配阳明、戌亥配太阴。

由于此配属明显与经文不符,所以尽管倡导者认为只有这样不“死于句下”,才是经文的“微言奥旨”,但仍未被医届广泛接受。


(2) 以每经各配属三个时辰,

即:子丑寅配少阴、丑寅卯配厥阴、寅卯辰配少阳、巳午未配太阳、申酉戌配阳明、亥子丑配太阴。

此说虽被历代不少医家接受,但因太阴、少阴、厥阴及少阳四经配时重复,另两经则无重复,其重复看又有一时与二时不同。因而缺乏统一性与规律性,亦未完善。


(3) 长出各经欲解的“中心时”,如“从巳至未上”,以午时为中心,则太阳病欲解时早不过巳,晚不过未。如此,卯配少阳、午配太阳、酉配阳明、子配太阴、丑配少阴、寅配厥阴。这种解释与经文记载相符,我们认为是正确的。


2、六经病欲解时的机理


“六经”与时辰的配属理论,可以说明某经在其所配属的时辰,其功能活动相对旺盛,而利于该经之病的自行恢复,若施用针药等治疗,则利于发挥疗效。这一点,似乎在中医界已取得了一致认识。


但是对于各经病之所以有一个相应的时辰,见解不仅不统一,而且至今尚缺乏满意的解释。

其各种解释的基本欠缺,是对“六经”不能用“同一”的标准,因而说理无力。


例如具有较大学术价值的《注解伤寒论》,在注解阳明病时,用欲解子“本气当旺”为标准,阳明属士,而“土旺于申西戌”但注释少阴病时,却以阴阳相互制约为标准,云“阳生于子”,“阴得阳则解”。


近年来,有人发现前贤注释欠妥,力求用同一标准解释“六经”,但在具体运用时,标准的含义又被置换了,所以实质上仍是标准不一。


例如有人用“气”盛衰为标准,在解释三阳病时,认为人与天地之阳气相应,日出阳升,所以少阳病之郁火易于舒发; 日午阳盛,所太阳表寒之邪易解;“阳明病本属阳热过亢,其解于阳虚之时。

此“阳明病”解于阳虚之时,看似与太少二阳病欲解时道理一致,但若以“阳热过亢”,则当解于一天阳气最虚之时(夜半),而不当解于“日入”之时。


对三阴病欲解时的分析是,太阴病是“肠胃虚寒”,有子时初生(微弱)之阳便可“欲解”; 少阴病是“全身性”阳衰,较之太阴之寒尤甚,所以待“阳生之后逐渐伸张”之丑时方能“欲解”。

若以这一标准推论,则“厥阴病”很难有合适的“欲解时”,因为厥阴为阴尽阳生,绝无太少二阴经之寒甚,如此应该配以阳气更少的时辰,但事实正好相反,厥阴病却“欲解”于较子、丑阳气更旺的“寅”时。

由于应用这一“标准”遇到了困难,所以在解释厥阴病时,改用了“表里关系”,提出“厥阴与少阳本气相同”的说法,使“阳气”盛衰的标准,未能坚持始终。

我们认为,时辰与“六经”的配属,同样是以《内经》“天人相应”和昼夜阴阳消长的理论为依据的。

《伤寨论》“六经”命名,即含各经阴阳多少之意。在三阳中,太阳的阳气最盛,少阳的阳气最少,阳明介于两者之间,三阴中,太阴的阴气最盛。

少阴的阴气稍盛,而厥阴则是阴阳交换之经,因而阴气最少。


昼为阳,故与“三阳经”相配,“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故卯时配属人身之少阳; 午时配属人身之太阳; 酉时阳气虽虚,但仍盛于卯,故与阳明相配。

夜为阴,故与“三阴经”相配。夜半子时,自然界阴气正盛,阳气潜萌于下,故与人身之太阴相应,丑时阳气虽渐长,但阴气尚盛,故与少阴相应; 寅时阳气渐长,阴气将尽而未尽,故与厥阴相应。


“六经”与时辰相应如此,因而各经在其所配属的时辰内,功能相对旺盛,这便是“欲解”的内在依据。

中医学的时辰与脏腑经脉配属理论,不仅具有指导临床的实践性,而且由于它是记载人体生命节律的内容之一,因而具有较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内经》经脉与时辰配属
如何正确选择服中药的时间
六经病欲解时与子午流注之时辰对应相左金栋...
养生笔记整理(三十五)
解读伤寒07 | 总是午后发热,病因究竟是?
值得收藏丨子午流注的一些基本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