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使用中医三焦辩证治疗肺心病探讨

中医基础理论本身在临床中不断总结,不断发展,其每次面对临床效果后总是出现一个理论总结,用以归纳之前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方药,使得在早期的临床中,不断归纳总结,最终固化出一系列理论。

每个理论下的名词都有固定解释,对应客观症状、体征以及用药后的可观察改变。理论本身也可以进行框架内的演绎和推导,但医学面对的人体过于复杂,故而理论推导出的新理论只能算假说,需要临床验证。茫茫两千多年的中医理论发展出无数分支,最终得到临床验证并流传下来的其实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笔者最近在想一个新思路,目前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中医治疗主要以益气温养为主,补气温阳、利水消肿、活血化瘀的药物使用较多,用药“靶点”在心肺,主要针对心肺虚损治疗,缺乏整体宏观的思维,没有从气血运行入手解决水液滞留的问题,即便应用一些益气温阳之药,也缺乏与调节水液代谢的配合,如水不流通,则气血运行不利,瘀阻内生,瘀血阻滞亦能加重水液代谢失常,故《金匮要略》有“血不利则为水”之说。

肺心病

所以我根据临床实践,基于“水不流通则气血运行不利,血不利则为水”的机理,尝试通调三焦法,立足三焦气化,调节肺脾肾功能,改善全身的气血水液代谢。

中医三焦理论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是全身水液上下输布运行的通道,《圣济总录》曰 “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三焦调适,气脉平匀,则能宣通水液,行入于经,化而为血,溉灌周身,三焦气涩,脉道闭塞,则水饮停滞,不得宣行,聚成痰饮,为病多端。”

手少阳三焦经图

《类经·藏象论》:“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

肺脾肾机能是维持水液运行的动力,《素问·经脉别论》指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肺脾肾机能失调而致水液代谢障碍出现水肿,故《素问·水热穴论》:“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通调三焦法以肺脾肾三焦的生理功能为基础,通过调整肺脾肾三焦脏腑的功能,达到调节全身的气血水液代谢的目的

喻嘉言提出上焦如雾,升而逐之,故以重用麻黄,杏仁宣降肺气,疏通上焦,中焦如沤,疏而逐之,以茯苓白术健脾利水,调理中焦,下焦如渎,决而逐之,以附子、车前子温肾利水,通利下焦。血不利则为水,再以川芎、三棱、莪术、泽兰活血通利脉道,气行则血行,以枳壳行气,结合桔梗升麻升清降浊调畅气机,善后重在通便,以桃仁通便活血,使上中下三焦气血水液运行通畅,旨在使肺心病患者的脏腑机能恢复正常。

特邀作者:庞德医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面对疾病
疏通经络,百病不请自去 、中医咨询后背起痘痘
十二时辰的养生法则
子午流注——上古中医留下的智慧
名医医案中医原本辩解(18)
中医知识:五脏六府与三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