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寂寞旧战场——缅共人民军中的中国女知青
userphoto

2022.09.21 四川

关注

潘东旭:寂寞旧战场
——我在缅甸的日子

凤凰卫视《冷暖人生》
很少人会提起这样的一件往事。那是一个狂热的革命年代,一批批知识青年从祖国来到西南边陲,他们越境进入缅甸,参加了缅甸人民军,去实现革命和解放全人类的理想。潘东旭就是这么一位热血女青年,她14岁从云南边疆越境来到缅甸、参加了缅共人民军,在缅甸的战场上出生入死。30年过去了,战场上的一幕幕仍浮现在她眼前。

魂系金三角 笔写青春梦
——缅共女兵潘东旭的文学情怀

作家 彭彬
人物简介:潘东旭,女,缅甸归侨子女,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云南知青,1968年参加缅共人民军,曾担任通讯兵、高机射手等,回国后从从事工人、教师、记者等职,著有纪实体长篇小说《寂寞旧战场》第一部《昔日年少 梦里乾坤小》(天马出版有限公司),第二部《血火青春》(待出版)。
我和潘东旭坐在昆明市图书馆的木椅上,冬日的暖阳下,她拿出了她的纪实体长篇小说《寂寞旧战场》送给我,她自嘲,这是一本尴尬的难以出版的书,因为写的是特殊历史时期一场尴尬的难以见光的革命。但这是上万名参加缅共的中国知青真实的青春、梦想和奋斗。“不写出来心里憋得慌,不写出来对不起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她说。

她写的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历时20年的知青故事中的终极梦想——那个解放全人类的伟大理想,写的是那些怀着伟大理想而奔赴金三角参加缅共、并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中国知青,写的是当一场尴尬的战争结束后被抛弃在异国他乡或回国后流离失所的天涯沦落人。
潘东旭曾经是一位经历十分丰富的缅共女兵。从部队文书、宣传员、通讯兵,到监狱看守、高射机枪手,再到高机连女兵班长;从转业后在边境倒腾小生意的小老板,到缅甸中小学课堂上的中文女教师和志愿者,这位年过六旬女作家,至今仍在苦苦思索他们这批纯粹的理想主义者的命运与时代的关系。

她的讲述是从1968年开始的。
参 军
少女潘东旭是在1968年的12月和另外两个同学一起从云南边疆越境来到缅甸、参加了缅共人民军的。此前,他们三人来自学校“东旭战斗队”。

潘东旭从小就是个理想主义者,但命途不济,因父母的右派问题成了“黑崽子”,随母亲下放到了云南腾冲县的农村里。

那是1968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红卫兵小将们造反热情高涨,各种武装队、战斗队都在誓死捍卫革命路线。尽管派系林立,但潘东旭是没份的——没有哪支队伍收录她这个“黑五类”。没人要,自己干。潘东旭振臂一呼,笼络了另外两个与她相同处境的同学,三人成立了“东旭战斗队”,刻钢板、印小报、喊口号,一样为捍卫革命路线贡献自己的热血和青春。

而在一江之隔的金三角缅属掸邦高原,此时正开始经历一场历时20年的战争——由缅甸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向以奈温为首的缅甸政府军发起全面进攻,以推翻缅族主义统治,“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繁荣的新缅甸”。

缅甸东北部勐古镇最先成为缅共人民军进攻的目标。1968年元旦深夜,驻守勐古的政府守军在熟睡中被缅共人民军围剿了。随即,印着镰刀斧头的红旗插遍了勐古,国际歌高亢的旋律回荡在勐古的每一个角落。此后,勐古成为缅共人民军坚固的大后方,支撑着千里之外人民军主力的武装斗争。

由于在1960年召开的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上,缅共曾明确“以毛泽东思想作为缅共的指导思想”,并明确站在中共一边,因此,中国曾为其培养过大批军事指挥员。此时,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为补充新鲜血液,中共许可缅共人民军在中缅边境招收中国边民入伍。

勐古镇也设了招兵站。
中国国内,大串联过后的红卫兵小将们激情澎湃,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更令革命的激情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革命最需要的地方去!”“打倒帝、修、反!将革命的红旗插到世界每一个角落!”激荡人心的口号震荡着一代中国青年无处安放的青春。去边疆、去农村、去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还处在水深火热中的民众,去广阔的天地间贡献自己全部。一批批饱含着参加国际革命的红色激情,怀揣着描写第三世界共产革命运动英雄、古巴共产党领袖切.格瓦拉的小册子从云南穿越国境,加入了缅共人民军。

潘东旭的哥哥潘国英也穿越国境去参加缅共人民军了。

那天,右派母亲被拉上台批斗并挨打,晚上,愤怒的哥哥潘国英揭了打人者家的瓦片,结果,被逮住了。打人者把潘国英用铁丝吊起来,即便母亲上门认错跪求也不放过。

潘东旭看着铁丝一点点勒进哥哥的肉里。

当夜,哥哥就走了。
几个月后,哥哥突然给家里寄来了一封信,里面有一张哥哥穿着解放军军装的照片,照片上英姿勃发的哥哥俨然是一名光荣的国际主义战士。母亲把信和照片拿给革委会主任看,拿给周围的乡亲看。那一刻,这个一直被欺负被歧视的家庭一下子抬起了头。

潘东旭再也坐不住了。反正学校也不读书了,招工、参军政审也过不去,连参加革命的资格都没有。唯一的选择,就是像哥哥一样投身到世界革命的洪流中,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革命理想,才能大有作为。于是,1968年底,“东旭战斗队”的三个孩子从云南德宏州遮放镇蛮海乡穿越界河、来到勐古镇招兵处,当上了县大队营部文书。

她的军人生涯由此开始。那时,她尚未满14岁。
生、命、死
军事化的生活是全新的。每天凌晨,军人们循着哨音起床、打背包、洗漱完毕后便由克钦族副营长带领大家用克钦话“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敬祝林副统帅身体健康”,然后早操,围着寨子跑圈。早餐毕,开始全天军事演练——瞄准、射击、投弹,间或学习林彪的战术理论。
潘东旭第一次领到了一支美制卡宾枪,她对自己说,你一定要对得起这件武器。一个月后新兵打靶,她成了女兵班的优秀射手。

女兵一般不上战场,所以潘东旭被调到县委、区委从事群众工作,跟工作组其他成员一起帮助当地各民族群众组织生产、学习文化、提高革命觉悟。这个阶段,她体会到底层老百姓生存的艰难;再后来,她被调到著名的蛮光公安局守备队当文书,参加了蛮光监狱的创建,并担任过一段时间的看守。在与形形色色的“牛鬼蛇神”打交道的过程中,她经历过多次超过认知范围的恶性事件,目睹过多起非正常死亡。

14岁这一年,以为离战场还很远的少女潘东旭开始真实地看到了生与命与死的故事,不论是发生在动物还是发生在人类,不论是在军队还是在民间——

县大队不时接收些从战场上转下来的拄着拐杖吊着胳膊的知青伤兵;老兵用手榴弹炸鱼被炸得全身血肉模糊;猴子被兵们捆绑起来割开头皮生吃脑浆;因难产流血将身下的泥土染成红泥浆的克钦族妇女;刚出生便抽风死亡的婴儿;杀人越狱的逃犯……

她给我讲了两件印象最深刻的故事。

一次他们工作组帮助协查两名从国内出逃的“反革命份子”,却意外找到了两名从国内国营农场逃跑出来的知青:女知青因被生产建设兵团的连长强奸而怀了身孕,男知青愤怒之下捅了连长一刀,随后带着女知青亡命逃过国境。两人东躲西藏,靠给人挖大烟田谋生。

后来潘东旭听说女知青在一个大雨之夜难产而亡。出外找粮的男知青回到家后把妻儿的尸体连同房子一把火烧了。

然后,男知青疯了!

生如蝼蚁命如草芥!
有一天,蛮光监狱送进来一个面容姣好的政治犯,她的罪名是“特嫌”。

其实事情并不复杂。女犯帮他哥哥的朋友送过几次信件和糕点,而那个朋友刚好在一个军事情报联络点工作,于是怀疑她在暗中传递情报。被送到监狱后,她怀着对组织的信任等待着甄别。

由于长得很漂亮,在监狱里,她不断受到男、女犯的骚扰和领导的欺负,而在外帮她伸冤的男朋友又在战场上牺牲了。

万念俱灰,女犯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临死前,她洗了澡,换上了最好的衣裙,趁潘东旭不注意时偷拿了她的手榴弹,利用在监狱厨房干活的机会拉动了拉环……

女犯就这样碎在了潘东旭面前,厨房里到处糊着炸碎的肉糜和炭灰。

生如蝼蚁命如草芥!
……
这些血腥的故事一步步残酷地冲击着她的革命思想,一点点改变着她对世界和自身的看法。生与命与死、原则与人性,这些哲学问题一次次冲撞着她的内心,使她从一个单纯的女孩子迅速成为一个坚毅的女战士。

潘东旭的《寂寞旧战场》里,写进了这些故事。而此时,她还未真正走上战场。
血与火
《血火青春》是潘东旭的第二部书,这部书讲述的是她在战场上与敌人殊死拼杀的亲身经历。
潘东旭的哥哥潘国英牺牲了。

潘国英是人民军最早的知青兵之一,在不到两年的侦察兵生涯中,他执行过百余次战斗任务,十多次立功授奖,威震金三角,人送外号“中国潘”。最后一次,为了伏击他,敌人整整埋伏了三天。腿被打断后,他跪在地下继续战斗,掩护了侦察班全体战友。

敌人把他扒光了,扔在街头暴尸,最后尸骨不知所终。
19岁的哥哥成了烈士,成了人民军学习的榜样。19岁的忠魂,就这样留在了缅北丛林中!

潘东旭拿着哥哥写有“是七尺男儿身能舍己,做千秋雄鬼誓不还乡”的信,为哥哥立了一个信冢,信冢上,她为哥哥写了一幅对联:“烈骨蘸血书俠义,冷月清辉悼忠魂!”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毛主席是这样说的。潘东旭坚信哥哥和所有缅共烈士的死亡都是值得的,因为这场革命一定会胜利。她认为,有千千万万哥哥这样的人民军,缅甸一定会得到解放。然后,他们还要去解放其他国家,解放全世界需要解放的民众。

1970年夏天,“缅共人民军”长途奔袭缅甸第二大城市腊戌。但由于孤军深入,不久“人民军”便遭受到了政府军飞机坦克的猛烈攻击,“人民军”伤亡惨重,全线溃败,缅共主力折损过半,根据地丧失了三分之二。

前方战事吃紧,此时,继承哥哥遗志主动请缨上前线的潘东旭已成为东北军区特务营警卫通讯连的一名女战士,正式走上了战场。

通讯连的电台坏了,潘东旭一个人骑着马去总部送信,顺便取回维修电台的晶体管。

返回时,天已经黑了。走着走着,马突然停下不走了,并且绕道到了一个小山包上。潘东旭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知道战马极有灵性,于是,她悄悄躲在山包后面往前看:一棵小树下躺着一个人,那是一具刚被割下头颅的女尸……
通讯连的女兵同时要负责送弹药上前线。一次,因战线前推,她们还没跟上部队,天就全黑了。几个女孩子在满地的壕沟中找了一块稍微平整的地方,铺上油布、放下弹箱睡了一夜。天亮了,先起床的女兵一拉油布,一根人肠子从油布下面飞出来。原来,昨天这里打过仗,壕沟里埋着所有阵亡的士兵,表面盖了一层薄薄的土,她们就在这一大堆血肉模糊的尸体上睡了一夜!

一次救援中,担任救援的潘东旭轻轻把一个肺部受伤的伤员拖进战壕。当她把堵住伤员嘴巴的血块拉出来时,伤员的肺部立刻冒出一串串血泡。等她和战友飞快把伤员抬到战地临时医院时,伤员已经死了。

到了七十年底中期,缅共人民军游击队屡遭打击,所有能用的兵力都上了前线。

在一次游击战中,潘东旭所在的女兵高机班奉命开赴前线,主要任务是凭借着她们拥有的一挺54式12.7mm高射机枪负责对空掩护。这次他们打了胜仗,女孩子们夜里睡得很踏实。可第二天醒来却发现自己的部队已经撤走了,她们这个临时配属的班被忘记在阵地上,而阵地已经被敌人占领了。

她们躲进山洞,直到天黑才用随身携带的尼龙绳一个个顺着往谷底溜。而就这这个过程中,一位身体虚弱的女兵突然一脚蹬空,重重摔在了一块岩石上,子宫从身体里摔了出来。这一摔也导致了这位女兵终身残疾、至今独身。

她们抬着摔伤的战友在山里迷路了。直到第10天,才被一个当地倮黑族猎人救了。

上级给她们记了集体功,班长潘东旭个人荣立二等功。女兵班成为远近闻名的英雄集体。
潘东旭的纪实体小说
漂泊与成书
1971年8月,毛泽东主席在北京接见了缅甸军政府领导人奈温,中缅关系恢复正常。

为打击政府军而发展壮大的缅共人民军顿时陷入了尴尬的境地,而此时,国内知青开始返城的消息也已陆续传来。政治风云的诡谲变幻、个体生命的转瞬即逝,使这帮流落异乡的游子们生发起浓浓的思乡之情。看不到前途的缅共知青纷纷打起了退役的报告。

潘东旭是较早回国的一批知青,因为她是烈士的妹妹,自己又是功臣,退役申请很快就被批准。
缅共人民军中的潘东旭

1978年,参加缅共整整10个年头的潘东旭恋恋不舍地离开部队、跨进了国界。当年走出国门,她的人生充满理想和激情,而今却不知理想何在?前途茫茫,甚至不知以何为生。她唯一带回来的,是一身绿军装和一把卡宾枪的刺刀。

没人认可缅共知青们曾经的军人身份,没有人给他们分配工作,她只好打零工。靠着从小家教和初中的文化底子、部队文书工作历练的文字功底,她当过老师,做过记者,为律师事务所校对法律文书、给小报写文章挣点稿费为生。有时,她会回到缅甸去教中文、做义工。

“你现在有工资吗?一个月能拿多少钱”?我问她。

她告诉我,1989年,国家落实知青政策,从1968年开始给她算工龄,目前,她一个月能有2000多块钱的退休工资,有医保。

她继续谈着回国后的生存大战。

上世纪80年代,被称为“外五县”的云南边境几个小城开始开设大量集市,倒卖一些中国老百姓当时未曾见过的外国货。“那才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啊”,她笑着说。

很多回国的知青兵都投入了这场商战,潘东旭也不例外。她从金三角进口美国箭牌香烟、台湾镜子粉、泰国化妆品倒卖给边境的集市,还将边境收购的中药材倒卖到内陆。她给我讲述如何逃避海关的检查、如何跟搜查“投机倒把份子”的政府人员“打游击”。那个时期,“钱非常好挣,来得很容易。”可惜,挣来大把的钱又被潘东旭全部“挥霍”进了赌场。

退役的老兵们丧失理想、生活流离失所,很多时候感觉内心失落、空虚,对生命的幻灭感在心头挥之不去。于是,手头有钱时,潘东旭便会走进赌场“快意人生”一把。“像你这样家境优越、乖乖长大的女孩子可能不懂我这种大起大落的人生”,她对我说。

她和她缅共知青战友们的故事被她一篇篇写了出来。2013年,她的长篇纪实体小说《寂寞旧战场》完稿了,可是,她找不到出版的地方,也拿不出出版这本书的几万元钱。还是战友和文友伸出了援助之手,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为她出了书。

“为什么我的第二部、第三部一直没出来呢?就是这个原因”,她说。缅共这件事,到底该怎么看?缅共知青存在的价值和他们的贡献,到底该如何评价?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在厘清这个问题之前,我的书,要怎么才能出来?”

其实,除了她自己,潘东旭心里还有很多关于金三角的故事、特别是女人的故事,“能在金三角存活下来的女人,本身就是一个个奇迹”,她告诉我。有的故事甚至已经在她心中形成了一篇篇纪实小说,如解放初期为地下党传递情报的女学生国内组织遭到破坏而从此流落缅甸的传奇人生;如躲避土匪逃进山洞却跌到一麻袋钱上、从此成为一方首富的马锅头……

她沉浸在她的故事中,我也沉浸在她的故事中,直到图书馆关门清场的声音响起。
我知道,潘东旭一直没有走出她的故事。我期待,她的这些故事能早日让我们看到。
后记:
这篇稿子,我写得断断续续。开头,因为对缅共历史不了解,我查阅了一些资料,理清楚一些线索,然后用最简单的线条来看事情的原委。然后,我开始一遍遍回听专访潘东旭时的录音,从中体会她讲述中的情感。其实,她的讲述是不带情绪的,也是简洁的、是精华部分的,反倒是我,在听的过程中心一次次被揪紧。“你是怎么活下来的啊?”在她的讲述中,我数次抓住她的手这样问她。

写稿的过程中,我整个情绪一直被生死血火所震荡,被政治、战争所震荡,被个体人物的苦难所震荡,感觉自己笔力不济、力不从心。

被抽空的我是否表达出了想表达的意思?我不知道。但愿这篇稿子能在世界华文文学史上为潘东旭们记上一笔。
作者简介:
彭彬,女,归侨子女,汉语言文学学士,文艺学硕士。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主任记者,画家。发表有新闻作品100多万字,通讯作品曾获全国邮电好新闻一等奖,1998年出版个人通讯报告文学集《鸿程网事》(北京燕山出版社)。发表有诗作上百首,诗歌曾获云南省“南国云”诗歌大赛二等奖、全国邮电女作者征文三等奖,部分诗作被收入《高原星晨》(德宏民族出版社)、《最新诗歌对话》(南京出版社)等书籍。撰写南洋华侨机工归国抗战的长篇报告文学《南侨机工纪事》曾刊载于“中国侨网”、《春秋》杂志,并被收录于《南侨魂》(云南美术出版社)等书籍。

目前,彭彬致力于寻找并独家采访著名世界华文文学作家、艺术家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者,以“世华专访”、“口述实录”等栏目对其进行记录。
文章来源搜狐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昨晚与友聊东南亚昔日风云时,我说1968年陆续越境加入缅共人民军
尘封的知青岁月 下篇
追寻缅共人民军前线部队--(缅共人民军系列之二) - 瑞丽江边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他是海南知青,却被称为“缅甸小林彪”
缅甸果敢同盟军(前缅共人民军)红岩解放区基础建设记录片
60年代后期,参加缅甸游击队的我国知青,在操作弹链式通用机枪进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