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兼爱是智者的孝道

【原文】
  →圣人不得为子之事。圣人之法:死亡亲[1],为天下也。

厚亲,分也。以死亡之,体渴兴利。

→智亲之一利,未为孝也,亓不至。于智,不为己之利于亲也。

【翻译】

→圣人不能只为孝子之事。圣人送葬之法:既然父母已经死了,就忘却悲伤、节葬短丧,为天下兴利。

厚待父母,是人子应尽的本分。但父母死后,之所以忘却悲伤、节葬短丧,是想竭尽自己的力量为天下兴利。

→只知道父母双亲的一种利益,不能算是为孝之道,(这种行为)行之所至未必孝亲。从理智的角度来说,就不能只是独亲其亲了。

【解析】

什么是“忠”?什么是“孝”?《墨子·节用中》说:“爱民谨忠,利民谨厚。”显然,墨子所说的忠,并非忠于一人一姓,也非忠于某个统治集团。墨家之“忠”,忠于百姓民人也。利天下,为忠;利亲,为孝。

人们常说“忠孝难以两全”,道出了家与国的利益冲突,忠与孝的两难抉择。但其实,忠孝之间也是有统一的地方的。在这里,墨子就以生养死葬为例,说明了一个道理:以忠尽孝,善莫大焉!

以忠尽孝,善莫大焉!当亲人西归,撒手人寰的时候,凡孝子皆悲痛不已,是厚丧久葬,还是节葬节哀?儒家主张:厚丧久葬,导致布衣平民之死,必倾家荡产。诸侯死了,就耗尽府库。天子诸侯死了,还要杀人去陪葬。哭泣没有个停的时候,披麻带孝,强忍不食,任其饥饿,穿着薄薄的衣服,任其寒冷,以致面目削瘦,颜色黝黑,耳目昏聩,手足无力,一切事情都不能做了。墨子在《公孟》篇中对此批评道:“父母不可得也,然号而不止,此亓故何也?”圣人事亲,爱无穷,而事必有所尽。既然故人西归不可回,理应节丧节哀。节丧之财,可化小爱为大爱,为天下兴利;节哀之志,可化悲伤为力量,慰先人之灵。

以忠尽孝,善莫大焉!当亲人在世,是独亲其亲,还是兼爱他人之亲?当我独亲其亲的时候,他人也独亲其亲,那麽我的亲人只能得到我一个的爱与利。当我兼爱他人之亲的时候,他人也兼爱我的亲人,那麽我的亲人就能得到更多的爱与利。所以墨子说“智亲之一利,未为孝也。”——只知道父母双亲的一种利益,不能算是为孝之道。



[1]孙诒让《墨子间诂》:圣人之法,死亡亲,亡、忘通。谓亲死而忘之,即薄丧之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的哲学观点
钱穆论墨子
《孝经》:承接伟大的文化传统
做人民的儿女
孝敬父母的诗句
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