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季别忘养生之道,健康关怀,金华晚报电子版,读报社区

夏季别忘养生之道

夏天吃点什么,喝点什么挺有讲究

来源: 金华晚报   2008-08-01     健康关怀

 夏季怎么养生?金华市中医院专家为参加晚报读者节健康大讲堂的读者开出了多种妙方。

 

  《黄帝内经》中的夏季养生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医籍,为中医四大经典之首,与《伏羲八卦》、《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古三坟”。《黄帝内经》第一篇为《上古天其论篇》,第二篇就是《四气调神大论》。《四气调神大论》中有许多养生观点很值得我们深思:

 

  (1)春气应肝、夏气应心、秋气应肺、冬气应肾、长夏(夏季最后18天)应脾。(2)逆春气伤肝,逆夏气伤心,逆秋气伤肺,逆冬气伤肾,逆长夏之气伤脾。(3)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长夏健脾。(4)春:晚睡早起,夏:晚睡早起,秋:早睡早起,冬:早睡晚起。(5)五味:春宜酸以养肝,夏宜苦以养心,秋宜辛以养肺,冬宜咸以养肾,四时调以滑甘以养脾。

 

  夏季养心

 

  一年四季之中,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故夏季与心气相通。夏天人易感到烦躁不安,失眠、口腔溃疡等均为心火之症,因此夏季养生首先要“养心”。

 

  (1)清静:要做到戒怒戒躁,注意调节情绪,放松心情,乐观愉快,“心静自然凉”,做到心态平和,则心火不内生。

 

  (2)补液:夏季气温高皮肤毛细血管开放量大(冬天毛细血管的开放量不到5%,而到夏天就达10%~15%),大量血液充于体表,心脑供血相对不足,加之汗出量大,中医认为“汗为心液”,血汗同源,汗大出,则伤心之阴阳,汗出则血液黏稠度大,易发心脑血管疾病,故汗出要及时补充水分,并避免剧烈运动。从门诊接诊的病人看,冬天患脑溢血的病人多,夏天患脑梗塞或心肌梗塞的病人多。因为夏天出汗多,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的话,容易造成血液粘稠,血流不动了,自然就易堵塞。

 

  (3)清火:夏季易烦躁,易生疮,易失眠,这都是心火过盛所致,所以要用金银花、莲子心等代茶饮。

 

  夏季养阳

 

  夏季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人体新陈代谢旺盛,阳气外发,阳气充实于体表,而常有伏阴在内。夏季又常因冷气、冷饮、贪凉而损伤阳气而致病。

 

  冷饮致病:夏季人体全身血管处于扩张状态,饮过量冷饮、冷食后,胃肠道受到冷的刺激,血管骤然收缩而出现一系列症状。(1)冷饮刺激胃黏膜及神经末梢,易造成胃痉挛而致腹部疼痛;(2)冷饮冲洗胃酸,使胃酸的杀菌能力下降,易腹痛、腹泻、急性胃肠炎;(3)吃冷饮后胃肠道温度骤然下降,血管收缩,血流减少,使胃蛋白酶、小肠淀粉酶及脂肪酶分泌减少,从而影响人的消化吸收,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和营养缺乏。

 

  冷气致病:又称空调综合征,是因为空调房间与室外温差太大,经常出入,一冷一热引起的。冷气会耗伤人体正气,使人体卫阳因固表防御作用减弱。空调综合征有以下几种类型:(1)伤风感冒:头痛、流涕;(2)冷气过敏型哮喘:有过敏体质的儿童进空调房后,支气管反射性痉挛而致哮喘。(3)急性咽喉炎、喉痉挛;(4)关节僵硬、冷痛。

 

  睡凉致病:凉席致病,夏季常见的小儿慢性腹泻和睡凉席有关。小儿肌肤娇嫩易受外邪所伤,然后传至脏腑。另外,麻将席+空调=腰背痛,凉风可致督脉受损。所以特别要提醒的是,夏天尽量不要睡麻将席。进入夏季,天气刚转热,但还没到三伏天时,我们曾接诊过不少腰痛病人,检查查不出什么问题。一问,都是睡麻将席的。为什么睡其他凉席的人不会出现问题,独独睡麻将席的人会出现问题呢?这主要是由于麻将席有许多空洞,冷风会从这些空洞中进入人体,引起人体肌肉收缩,进而出现种种不适。也许有人觉得不可思义,人体肌肉收缩能有这么大的力量吗?这里我举一个例子,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肌肉收缩的力量有多大。有个癫痫病人,一次发作抽搐,结果导致腰椎间盘突出,这就是肌肉收缩的力量。

 

  怎么保护阳气

 

  不可贪凉饮冷。谨防冷气,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要超过5℃,适宜室温≥25℃,保持空气流通。用辛热之剂。《伤寒论》:“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辛热之方剂如桂枝汤等,也可以用姜来解决问题。“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研究表明生姜中含有多种芳香性的挥发油,还有姜辣菜、树脂等,所以在炎热时节服生姜具有兴奋、排汗、降温、提神作用,可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症状,可服姜汤、姜枣汤或佐以菜肴。以热制热。(1)喝热汤热水;(2)洗热水澡;(3)热水烫脚;(4)户外耐热锻炼;(5)吃辣。

 

  夏季饮方面的调养

 

  饮。喝饮料补水四大弊端:A.有些饮料不仅不解渴反而加重身体缺水。B.大量饮料易致过胖或营养不良。C.饮料中色素防腐剂对健康有影响。D.碱性饮料→小苏打→胃液减弱→消化不良。

 

  正确饮水:夏季最好的饮品是冷却后的白开水。A.在两顿饭之间每隔一小时饮一杯水(200ml)定时喝。B.睡前要少喝水,起床后多喝水。C.不喝冰水。D.剧烈运动后不宜马上大量饮水,最好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都喝点水。

 

  夏季家庭保健茶:

 

  A.桑菊饮:桑叶、菊花、夏枯草各15g,加水2000ml煎茶,清热泻火,清肝明目,尤适合办公室用电脑过多者。

 

  B.香薷饮:香薷、厚朴花、扁豆花各15g,加水2000ml煎茶,频饮,治疗暑湿困脾,不思饮食,口腻。

 

  C.三鲜饮:薄荷、荷叶、桑叶各30g煎茶代饮,可消咽喉肿痛,兼瘦身。

 

  夏季食方面的调养

 

  A.多吃粥(粥与汤的区别就是粥加米,而汤不加米):食粥为中国传统保健方法,中国古代文人如苏东坡、陆游均有以粥养生的名篇,常有绿豆粥、鲜藕粥等。另外,夏季应多食米仁粥。米仁(中国米仁,老百姓称土米仁。泰国米仁没有保健作用)营养丰富,具有除湿、通痹、利尿、抗瘤之功效。

 

  B.多喝汤:汗出、津伤、汤既补水分,又易吸收。如绿豆汤、赤豆汤、白木耳汤等有清热解毒的功能。

 

  C.多食瓜果:瓜果汁多而甜,能止渴生津,清热解暑。瓜果以西瓜为首,是解渴生津之妙品,利尿清暑,中医称之为“天然白虎汤”。西瓜外表那层绿色的皮,中医称西瓜翠衣,如果中暑了,就用那层绿色的皮煮水喝,有消暑之功。

 

  D.多食苦味蔬菜,苦入心,如苦瓜、苦菜、芦笋、蒲公英、苦麻菜等,苦味食物中含有的氨基酸、维生素、生物碱、甙类等,具有抗菌消炎、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苦味食品可促进胃酸分泌,增进食欲作用。

 

  本报记者 盛继红 通讯员 朱小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寒邪的致病特点与预防
夏季养生之道
四季养生之道
腠理 +++
【转载】桂枝汤的内涵
夏季常见病证的病机特点及用方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