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始皇嬴政,为何要用“朕”自称?把“朕”字拆开,你就明白了

前言

一统天下的秦始皇,改称号为“朕”,其中寓意深远,一生亦是起伏跌宕。作为末代君主,他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本文回顾秦始皇的一生,以第三人称叙述他的成长、夺位、统一六国的故事,并分析“朕”字的来历及寓意。

无人问津的秦始皇,从一介庶子到嬴政

秦始皇一生处境起伏,年少时期从不被重视到登上皇位,是命运给他开的一个玩笑。他是秦王异人的儿子,其母仅是一名歌姬,地位卑微。作为皇子,他本不应该受到如此对待,但依旧过着低人一等的生活。

可以想见,这给年幼的他带来了怎样的屈辱感和痛苦,也磨练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对一个孩子来说,来自家人的关爱和认可是多么重要,孩子的自信和成长都需要这些元素。

但是,没有母亲疼爱的秦始皇,本应该得到关爱的他却被排斥在皇室之外,这无疑会给一个孩子的心理带来巨大创伤。没有温暖和阳光的孩子,很容易成长为性格孤僻、缺乏同理心的人。

异人本是秦国派往赵国当质子的王子,在赵国待了许多年,已对秦国失去希望,对儿子也不上心。一个父亲对于孩子的冷落和漠视,同样会严重影响一个孩子的成长。异人完全没有履行作为父亲的责任,没有给予秦始皇应有的关爱和教育。

父爱的缺失让秦始皇从小就承受着来自家庭的伤害。一个人如果从小就无法在家庭中获得安全感、获得肯定,很可能会在人格上出现问题。这也令人猜测,秦始皇日后行为的残暴与偏激,是否也与他苦涩的童年经历有关。

直到有一天,秦国发生内乱,本继承人去世,朝堂上下把目光投向异人,让他回国继位。异人意外登基为王,这给他带来巨大打击,也想起了在赵国的儿子。

于是,他将秦始皇接回国中,立为太子,数年后去世,秦始皇顺利继承王位。一个无法想象的巨大反转发生了。从一个不被重视的孩子,一跃成为一个国家的王。这突如其来的机遇,对秦始皇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明白,只有让国家强大统一,人民才能幸福。

异人在赵国对儿子不闻不问多年,直到自己登基才把儿子接回国内。这种行为充分暴露了他的自私与冷漠。

即便在意外登基后,异人也仅仅是出于政治考量,而非父爱,才将秦始皇立为太子。可以想见,这对秦始皇的成长会有怎样致命的影响。

他原本可以拥有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获得父母真诚的呵护与关爱,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是异人的漠视与背弃,让他从小就丧失了家的概念,也让他对“情”与“爱”产生了怀疑和抵触。这也预示着,这个后来统治中国的男人,有可能会做出极端残忍的事情。

夺取皇位,统一天下的野心

于是,秦始皇开始了一系列征伐和整合。周边各国势力强大,各自为政,动荡不堪。秦国经过始皇多年征战,终于兼并六国,建立统一的秦朝。

秦始皇夺取皇位后,一心想要统一分裂的国家。当时的形势对他尤为不利,六国势力盘根错节,国强马壮,要完成统一绝非易事。

但是,秦始皇毕竟获得了皇位,手握大权,又拥有说服力极强的李斯等谋臣。他积极调动国力,设法联合各方势力,采取怀柔并举的策略。通过武力威胁,同时又给予语言哄骗,秦始皇终于瓦解了六国之间的守望相助之盟,使其节节败退。

此时的秦始皇已然对权力上瘾,他渴望站在统一的中原王朝的顶端俯视天下。这也与他从小缺乏安全感、缺乏家国认同感有关。得到认同和力量的渴望促使他孜孜不倦地征伐扩张。终于,在秦军的铁蹄下,六国土崩瓦解,中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然而,这仅仅是秦始皇野心的开始。他不甘心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而是萌生了进一步控制思想、.历史进程的想法。

这背后依旧体现的是他极度的权力欲望,和对自己地位的不安全感。也许始皇隐隐意识到,用武力是难以长治久安的。所以他采取了“书同文车同轨”等文化整合手段,试图彻底统一思想。

'朕'字的奥秘,权力的象征

站在朝堂之上,秦始皇改变了皇帝的称号“朕”,这个字蕴含着深意。“朕”字由“舟”和“火”两部分组成。“舟”在古代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代表着水运;“火”是古人赖以生存的火种。

水源和火种都代表着生命线,掌管这些的人就如掌管百姓的生命。这正是皇帝的地位所在,秦始皇选择这样一个字,正显示他身居高位的权力。

还有一说法认为,“朕”和秦始皇的名字“政”谐音,但这种解释未必正确,因为后世的帝王也沿用这个称号,不大可能是简单的谐音关系。“朕”字的内涵深刻而直接,它紧扣皇权,昭示着君主身份的超然地位。选择这个字,无疑满足了秦始皇的权力欲望,强化他力量的象征。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秦始皇的心理特征。他用这种方式彰显皇权,一方面是出于政治考量,让臣民对他心生敬畏;另一方面则满足了他内心对权力认同的极度渴望。

他需要通过各种外在形式来维护统治,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与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源自他艰苦的童年经历,一直伴随着他,促使他用权力极端手段来掩盖软肋。

“朕”字的选择恰如其分,它高高在上,让百姓不得亵玩;它包含权力与生命象征,正合乎皇帝的身份。这字眼中的意蕴,与秦始皇的心路历程不谋而合。

极端手段带来覆灭,历史的终极批判

秦始皇为中国奠定统一的基础,功绩不可磨灭。但作为开国皇帝,他采取的手段也较为极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他强行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焚烧反对禁书,颁布严厉法令,导致民变不断。这也成为秦朝迅速覆灭的原因之一。可以说,秦始皇一生的光辉与黑暗并存。

秦始皇取得政权后,为了加强统治,确实采取了过于激进的手段。他下令焚书坑儒,残酷镇压反对势力。还制定严苛法规,征收重税,导致民变此起彼伏。这些极端做法都源于他的权力欲望以及对权力的不自信。

秦始皇渴望永远稳固权力,但是他心理缺陷使他对权力极度依赖而不自信。所以哪怕已经完成统一,他还是继续用残酷手段来强化皇权,试图将思想和文化也纳入掌控。这进一步加剧了民变,终于导致秦朝覆灭。

可以说,秦始皇一生辉煌与黑暗并存,极端与残暴并存。这些过激作为,都源自他悲惨童年的创伤,以及对权力的依恋和追求。最终,历史以——短短15年,秦朝就在民变中灭亡了。

我们应当宽容地看待历史,不轻易批判

不过,风云变幻,历史难料,我们又如何对一个久远的历史人物进行评判呢?始皇也好,他人也罢,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不同,最终的命运无人可知。我们只能抱着敬畏之心,去审视和缅怀历史。

历史既已发生,我们现在去评头论足,批判一个久远的历史人物,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们无法重现当时的环境,无法详尽了解一个人成长的全部细节。生活中的种种变量造就了一个人,我们不应轻易下结论。

结语

秦始皇.在那个动荡分裂的年代,用武力统一是主流做法,他不过是顺应了历史潮流。批判始皇应该批判整个时代。且他年少时的遭遇,也许造成了他日后的行为偏激。我们能做的,是以历史为鉴,宽容地看待过往。

作为普通人,我们也会遭遇人生的风浪,唯有不断奋斗,才能开创自己的命运。综观历史,我们更应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以理性和宽容的心态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根据野史记载,最严重的一次嫪毐曾让赵姬五日未下车辇,嫪毐究竟用了什么手段
秦始皇为何杀死母亲情夫和私生子,逼死亲生父亲?
五分钟了解《蕲年宫之变》公元前238年秦始皇诛杀长信侯嫪毐事件
嫪毐为何令太后赵姬如此痴迷?司马迁曾一句话记载其“天赋异禀”
史上的嫪毐有多厉害?让赵姬5天不能下马车,甘愿为其生子
吕不韦努力一生,为何因为秦始皇短短30个字的信,而饮鸩酒自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