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主体与方向
一、转型主体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等三部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提出了引导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 在国务院文件的指导下,各地都在出台相关政策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 但对哪些高校转型发展有不同的看法,目前普遍的观点是新建本科高校。 也有人认为不仅新建本科院校,传统地方本科院校也可以转;不仅地方高校可以转,部属院校也可以转。还有人认为不存在转不转的问题,应用型高校现实中客观存在,比如 2012 年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这些观点都是对现实的客观反映,都有一定的道理。事实上,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明确为什么进行转型发展,转型发展要解决什么问题。当前,普遍流行的观点是促进学生就业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事实上,这不是问题的本质。转型的根本是改变高等教育的生态环境,广泛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培养应用技术类型的教育环境,所以高校转型是转变高校的办学类型,转变高校的办学生态。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大多数地方高校都存在转型问题。但转型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办学条件的改变和教育生态环境的重建,是师生甚至社会观念的转变。正因为如此,国家对高校转型提出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有条件,二是自愿。 条件包括校内外条件,学校内部条件包括实验、实习、实训条件和师资队伍以及办学经费投入;校外条件主要是与行业企业建立广泛联系。 基于以上认识,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的转型高校主要是有一定的行业背景或与行业企业建立广泛联系、且有意愿的高校,支持这样的高校转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通过树立典型来引导其他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二、转型方向
明确了转型主体后,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往哪儿转,这实际上是一个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 传统的人才分类分为四种类型:科学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 随着学科交叉、岗位综合、两化融合、柔性生产技术、智能制造等的快速发展,人才类型出现了交叉或复合,形成了人才链。 我们认为人才链包括:技能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技能技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工程技术型人才、技术工程型人才、工程型人才、科学工程型人才、工程科学型人才、科学型人才等 10 种类型。 中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前三种人才,应用技术型高校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主要包括:技能技术型、技术型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当然,我国的工程型人才培养也存在问题,这也是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重要原因。 当然,该计划不是学校类型的转型,而是依托专业人才培养类型的转型。 因此,我们认为,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角度来理解,高校转型就是转变成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从高等学校分类的角度来看,转型应为应用型高校,这也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是“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而教育部等三部门的提法是“应用型”高校的缘由。由于国际上工程教育有成熟的经验,我国工程教育也有比较好的基础,这种类型高校转型问题不是太突出。所以,当前地方高校转型主要应是转向应用技术型高校,培养技术类型人才。关于“技术教育”,《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定义为:“技术教育即为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学术和职业准备的教育。 它强调对于科学和数学基础原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 , 而不是像职业教育那样相对关心对于劳动技能的熟练掌握”;“技术教育的教育目标是为其毕业生进入职场做准备,其从事职业从分层上高于技能型工作但低于科学或工程型工作。 那些从事此类工作的人通常被称为技术师”。
本内容来源于《职业教育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方本科院校如何转型发展
全国600多普通高校将转型职教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依存共生关系
刘景忠:期盼职业教育成为更多人的理性选择
观点 | 地方本科高校要科学定位分类转型
应用型大学不同于职业技术教育,80%以上的本科高校属于这一类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