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说夏季养鱼,要谨防缺氧而亡,影响溶氧量的因素有哪些?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是因为近期连续有不少鱼友饲养的金鱼或者锦鲤,出现了由于水体老化、饲养密度大、水温过高、气压过低等情况,然后莫名其妙的死亡。

就是说哪哪也看不出观赏鱼有什么不良征兆,既没有肠炎、也没有烂鳃,更没有什么体表伤痕,就是神情呆滞、懒于游动的漂浮在水面几天,然后就开始接二连三的拜拜了。

死到最后,当密度大大降低,剩下来的几条,可能突然间就好转了,或者干脆,一条也不剩。

这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尤其是鱼缸较小,水温持续偏高。

水体含氧量过低,观赏鱼就会浮头缺氧,最终窒息而死

根据观赏鱼的品种和个体大小不同,它们对于水体中溶氧量的需求也各有不同。

但是,一般的观赏鱼对于水体溶氧量的需求,大致在每升水四到五毫克左右,而一旦低于每升水两毫克及以下,部分观赏鱼就会开始不耐受或者缓慢走向死亡。

某些观赏鱼,可能做出的动作和反应是急剧的,比如:努力地浮出水面,大口呼吸,或者是总感觉在这个水体中待不住,想要挣脱这个水体的束缚,频繁跳缸。

而有些观赏鱼,由于长期缺氧,再加上水体毒素超标,可能就会有一个慢性中毒的过程,最后精疲力尽,毫无生气和任何的反应,突然间暴毙而亡。

都有哪些因素影响到水体中的溶氧量?其实有很多

比如说,水体中的动植物数量和密度、各种腐殖质和有机物的分解、水温、光照、风力或者说通风、气压、湿度,以及水面和空气的接触面积等。

水体中溶氧量的来源,最主要还是依靠着水面和空气的接触面积

比如说,

水面油膜过多、水面特别平静、水面有大量浮萍或者水草遮挡、甚至水体中有某些隔离盒、隔离板阻挡水面、水流,或者鱼缸有缸盖、长期不通风,湿度过大、气压过低,都会影响到空气中的氧气,进入水体。

甚至于某些情况下,水温高、气压低,氧气还会从水体中逸出。

再者就是水体中的植物光合作用,这个就不必解释了。

另外还有水体中的各种有机物分解、细菌滋生、藻类爆发,以及观赏鱼的呼吸,也会大量消耗掉水体中的溶氧量。

这些综合因素有可能集中于一点,最后彻底爆发,观赏鱼也就玩完了

我们要明白,很多鱼缸的水体缺氧,未必是来源于一个因素。

比如说夏季,饲养密度又大、水温长期偏高、经常不换水、大量有机物杂质沉淀、鱼缸内爆藻频繁、观赏鱼投喂过量,再加上遭遇到气压较低的天气,最后在黎明时分,观赏鱼就开始严重缺氧了。

可能我们一觉醒来,直接看到的就是一片死鱼漂浮在鱼缸水面。

因此来说,所有的问题,还是要综合治理,但是,在夏季时分,希望给新手鱼友提个醒

这篇文章倒没有什么意思,只是希望给新手鱼友们提个醒,如果发现由于长期水温过高,观赏鱼密度很大,出现了这种半死不活的状态,总是查找不到原因,我们就要考虑是否严重缺氧或者毒素超标。

该换水换水、该爆氧爆氧或者适度减密,不要观赏鱼死得不明不白,我们还在网上到处寻找原因,这个季节的死鱼问题,大部分都是水温过高、氧气不足惹的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下列这些不当操作,都可能造成观赏鱼缺氧,未必都是水质问题
养鱼涨知识:如何判断观赏鱼缺氧了,若缺氧了该怎么处理?
关于鱼缸溶氧量的解说-更新内容
夏季两大头痛事--中暑/闷缸,如何小心翼翼的避免
谁说阴雨天和傍晚给观赏鱼换水不好,难道非要观赏鱼缺氧而死?
鱼缸过度水流、气泡声可以调整,轻微的声音也受不了,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