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物图集】入行必学:红木家具常见构件名称
userphoto

2023.07.21 广东

关注

 红木家具结合明式清式之美,造型考究,结构稳固。其中各个家具部件承载了中式传统文化元素,更注入了匠师和设计者的智慧。它们兼具实用与审美功用,成为每件家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今天,红木博物君就以馆藏的8件家具为例,与大家一起学习这些常见的家具构名称。




部分名词解释



1、搭脑

搭脑是装在椅背之上,用于连接立柱和背板的结构部件,位置正中稍高,并略向后卷,以便人们休息时将头搭靠在上面,故名之搭脑。




2、束腰

束腰是指家具中面框和牙条之间缩进的部分,形似纤细美女的腰部,故名束腰。束腰有高束腰和低束腰之分,束腰线也有直束腰和打洼束腰之分。束腰家具是明式家具的重要特征,也是判别古典家具的一个重要因素。



3、枨子

枨子是固定和连接桌腿、桌面的木条,是家具的主要结构之一,最普通常见的枨子为直枨。到了明代,涌现了罗锅枨、霸王枨等更加美观的造型。




4、牙子

牙子是指在家具的立木支架与横木支架的交角处,所用的纹饰状的木条,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牙子”就是桌案的台面与四只桌腿的交角处设计成祥云状的木雕装饰。


5、券口与圈口

券口就是镶在家具的四条立柱之间的镶板,既是一种美化装饰,同时,又起着支撑重量,加强牢固的作用。如坐椅的腿子之间,桌案两侧的前后腿之间,镶以形式多样的镂空牙板这种镶板,四周有框,中间镂出空洞。其中,在上左右三面镶板的叫券口在上下左右四边镶板的叫圈口。


这些券口或圈口的名称,都以中间的空洞纹样命名。如空洞是壸门形,则叫壸门券口;如空洞是椭圆形,则叫椭圆圈口等。

6、挡板

挡板一般是指位于桌案左右两侧,及前后腿之间,镶嵌的各种用以装饰的形状多样的木板。挡板既可以加固桌腿的稳定性,也是极好的装饰。


挡板的样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云头挡板、卍字挡板、葫芦挡板、草龙挡板、灯笼挡板等。

7、矮老

是一种短而小的竖枨子,往往用在跨度较大的横枨上,矮老多与罗锅枨配合使用。如桌案的案面下、四周横枨上多用矮老,起到支撑桌面加固四腿的作用。


8、托泥与龟足

托泥是在椅凳、床榻、桌案的四腿下端,加方形或圆形的底框,使得四腿不直接落地,而是落在木框上,这种木框叫托泥。而龟足则是在托泥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即在托泥木框下又出现了小巧的如同龟形的小足,使得整体呆板的圆形底框之下,又长出可爱的四只龟足。


“托泥”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四腿直接落地的旧形式,出现了造型上的新意趣,同时,托泥也起到了加固四腿的连接与稳定。而“龟足”的出现,更免去了“托泥”直接和潮湿的地面接触的可能,同时,又能保证“托泥”圆框的通风效果。

9、腿足
腿足顾名思义就是支撑家具的立木长足,一般家具的腿足有四根,用以支撑起座面和台案。一般而言,家具腿足的形状为三弯形,即从束腰处向外弯曲膨出,然后再向内弯曲收缩,收到下端,又向外弯曲兜转,形成三道弯。此外,还有特殊的蚂蚱腿、撇腿、板式腿、卷珠足、卷书足等。


10、开光、亮脚与绦环板

开光,是指在坐墩或坐椅的背板等处,镂出各种纹样的空洞。


亮脚则是指在椅子靠背的下部,即与座面接触的地方,镂出各种纹样的亮洞。



绦环板,则是指在家具的束腰处及围栏等地方,镶一块四边起线,中间透空成各种花纹的镶板,这种镶板就叫绦环板。


开光、亮脚、绦环板的出现,打破了整板和大面积板面的沉闷,显示出玲珑活泼的趣味。


古典家具构件名称一般通俗、形象,展现了古代匠师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联系实物不难感知到他们对家具的热忱与深爱,这种热爱通过一个个有趣的部件、一件件经典的作品延续至今,激励着新时代的匠人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说古典家具零件
家具腿足上的仿生学
细说明代家具的结构部件
干货| 图文解析:中国古典家具的结构有哪些?
惊艳世界的明式家具,几百年的永恒经典,老外以收藏为荣
故宫紫檀家具(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