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学.兰花】兰花之美,只有中国人最懂!

◆◆

中国人对于花的理解与热爱,往往是从对生命的领悟中得来,花之情就是人之情。

兰花被称为国兰,有王者之香,君子之品,不仅能愉悦感官,更可寄以心曲。兰花之美,只有中国人最懂!

幽兰

|不 因 无 人 而 不 芳|

蔡邕《琴操·猗兰操》中记载:孔子历聘诸侯,诸侯莫能任。自卫反鲁,过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

两千多年前,孔子周游列国,而终不见用于诸侯。在归家途中,路过一处隐秘山谷。

白蕉作品

这里人迹罕至,但却有一丛幽兰生于杂草之中,岿然独茂,迎风散香,丝毫不在意身边都是杂草,不在意有没有欣赏之人人。

这不正是此时孔子自己的写照吗?虽无人欣赏,但谁能遮蔽这王者之香呢?

我们似乎还能听到夫子的吟哦: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时间过了一千多年,韩愈在《猗兰操》中写道: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兰花有王者之香,其性幽贞,没有人采佩,对兰花本身有什么损害呢?

在中国,兰花又被称为国兰,我们的兰花和别人的兰花是不一样,它凝聚着太多的故事和传承。

正是由孔子、韩愈这样的注入,所以千百年来,兰花一直被视为君子,被中国人热烈地爱着,为它写诗,为它做画,为它歌咏……

赏兰

|喜 得 清 雅 在 人 间|

董必武曾说,“兰有四清,气清,色清,姿清,韵清。 ”

兰花,品种甚多,姿态万千,枝叶或婀娜垂落、或刚劲直立,皆有刚柔并济的气度。花朵或团团紧簇,或闲闲几朵,色彩明丽而不妖艳,香气清幽而不浓浊。

明人李日华 《兰花》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宋人赵时庚在《金漳兰谱》曾说,赏兰当在惠风、轻烟、淡阴、嫩清天气,挑选清露、晓日、晚霞、皓月之时。

清人许霁楼《兰蕙小史》里说,最美的时刻是坐在窗下,风轻轻吹,兰花微摇时,一个人静静看着。如果好友来了,那就煮一壶茶。茶的醇香,兰的清香,徐徐萦绕在身边,清心自在。

齐白石作品

清雅之兰,须有清心来赏。兰的美好,在于它让我们有了一个理由:花都开好了,何不静下心来生活?

书兰

|留 得 清 念 在 心 间|

因为爱,所以要托物言志,将其入画。

据说,画兰始于宋末的赵孟坚和郑思肖。赵孟坚笔下的兰花生于草地上,叶子舒放俊爽,花朵如蝴蝶起舞,用笔苍劲,连绵不断。

赵孟坚《墨兰图》

可是郑思肖的兰花,都是没有根土,又称“露根兰”,暗示宋朝土地被掠夺,家国已失。

所以他的兰,更像是自我的写照,随性地挥洒几下,疏叶简花,洒脱傲然。

郑思肖 《墨兰图》

明朝画家徐渭,一生坎坷,以兰花为自己的生命与人格的写照。在送画于友人仙华,题诗曰:如我写兰竹,无媚有清苦。以“无媚”与“清苦”概括自己的人生。

题兰花图

徐渭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

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徐渭《竹墨兰图》

扬州八怪之一的 郑板桥以画竹子出名,但他也爱画兰,他说,“平生惟兰与竹为吾友也”。他多以浓墨作叶,淡墨作花,画出兰花茂盛强韧的美。

题兰

郑板桥

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

难将湘管笔,写出此花神。

七十三岁人,五十年画兰。

任他风雷雨,终久不凋残。

郑板桥《兰竹图》

每一支画笔,画出的不只是兰,更是画家眼中的自己。

兰的美好,是它让每个人在花叶之间找到自己,看见内心真正的向往。

写兰

|习 得 清 骨 在 笔 尖|

大书法家王羲之平生有两大爱,一为鹅,二为兰。

据说,他创造的行书、草书正是从鹅的体态、兰花的姿态中学来。

鹅的仰头曲颈,让他学会运笔更自如。兰叶的随风轻拂、疏朗素雅,启发他创出行云流水、疏密得当的笔法,懂得顺势而为才更美。

王羲之《游目帖》草书书法

兰的清姿,给了王羲之灵感,更是为汉字添加了一笔风骨。

兰的美好,是它的娇柔里藏着一个坚强的灵魂,让我们懂得,“心中有剑,手中无剑”。

▲ 王羲之《上虞帖》草书

听兰

|唱 得 清 馨 在 耳 边|

据说,孔子在山谷里唱的那首《猗兰操》,是最早的关于兰花的歌。但或许,人们更熟悉的是那首简单直白的《兰花草》。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最初的词是胡适写的,后来才谱成曲。当年友人送了胡适一盆兰花草,他很是欢喜,细心地养着。每日要看它三回,天冷了又赶紧抱进屋里。可是直到秋天,还没开花,只有几片青翠的兰叶。

于是胡适把自己的这份心情,写成这首小诗,名为《希望》。明明是件略有遗憾的事,却被他写出了几分可爱天真。

也许这盆兰草不会开花,可是胡适的心里早已开出了花,那是向往美丽的花。

这不就像是我们在追逐一切美好与爱,也许不一定追得到,但那一路的欢馨就是生命的答案。

张大千作品

兰的美好,在于当它来到我们的生命中时,就已经是一个美好的故事,就已经让我们心向往之。

咏兰叶

张羽

泛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说兰

|叹 得 清 气 在 心 间|

孔子说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

这句话,或许是对兰之品格最好的注解。兰花,本就来自深谷丛林间,不因为没有人来就不吐露芬芳,而君子要修身养性,也不会因为未能施展而改变志向。

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德才兼备的人在一起,就像住在养了芝兰的地方,久了就闻不到香味了,因为自己已经与他们融为一体。

虽然有人说,孔子说的兰可能只是香草,而非今天的兰。但是,兰这个字,早已超脱它本来的植物意义,而是被赋予了人格精神。

中国人对兰花的热爱,是骨子里的。兰花的品格早已成为中国人集体性格的一部分。被国人看在眼里,刻进字里,绘在画里,写在诗里,说在话里,注入心里。

启功作品

兰花,立道坚贞,洁身自好,其香也淡,其姿也雅,其境也幽,兰花的美,只有中国人最懂。

饮酒

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题杨次公春兰

苏轼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

朱熹

谩种秋兰四五茎, 疏帘底事太关情。

可能不作凉风计, 护得幽兰到晚清。

题画兰

黄任

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

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兰花

刘伯温

幽兰花,在空山

美人爱之不可见

裂素写之明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

世方被佩资簏施

我欲纫之充佩韦

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

露冷风清香自老

兰花

秋瑾

九畹齐栽品独优, 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 羞伍凡葩斗艳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空谷幽兰
心中之蘭
先睹为快:孔子《幽兰操》,2018央视中秋晚会精彩呈现
让中国世代贤达格外痴迷的幽兰之香
君子·兰
博大精深的中国兰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