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建筑史笔记 | 第16期 外建史: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建筑

罗马耶稣会教堂

一、背景与发展

 

罗马耶稣会教堂内部

   

       这一时期意大利处于衰退之中,独有罗马教廷残酷掠美洲的西班牙而得到继续兴旺。全国的艺术家、学者和建筑师又一次向罗马教廷集中。为了对宗教改革运动发起反扑,1545至1563年,基督教在特伦特召开主教大会,天主教获得大胜,决定恢复中世纪信仰。此后,各地天主教更具有进攻性,竭力扩大对基督教世界的统治,压迫新教。此时,天主教会在罗马城大流量兴建教堂,建筑师们衣服教会和教会贵族,16世纪末到17世纪,在罗马掀起新的建筑高潮,大量兴建中小教堂,城市广场和花园别墅。它们有新的鲜明的特征开始了建筑史上的新时期,即巴洛克时期。它的外文为Baroque,意为畸形的珍珠。其艺术特点就是怪诞、扭曲、不规整。

      从形式上看是文艺复兴的支流与变形,但思想出发点却与人文主义截然不同,开始的目 的是要在教堂中制造神秘迷惘,同时又要标榜教廷富有的珠光宝气的气氛。

      巴洛克建筑是对文艺复兴建筑的一种反叛和补充,表现出一种对严格、理性秩序的不满,冲破并打碎了古典建筑业已建立起来的种种规则和惯例;其基调是富丽堂皇而又新奇欢畅,具有强烈的世俗享乐的味道。早期,使用壁柱、双柱、双重山花等,代表 建筑是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晚期,玩弄曲线、曲面造型,代表建筑是波洛米尼设计的圣卡罗教堂。

二、建筑特征

     ①炫耀财富。大量使用贵重的材料,充满了装饰,色彩鲜丽,一身珠光宝气;

     ②追求新奇。建筑师们标新立异,前所未见的建筑形象和手法层出不穷。而创新的主要路径是,首先,赋予建筑实体和空间以动态,或者波折流转,或者**乱冲突;其次,打破建筑、雕刻和绘画的界限,使它们互相渗透;再次,则是不顾结构逻辑,采用非理性的组合,取得反常的效果;

     ③趋向自然。在郊外兴建了许多别墅,园林艺术有所发展。在城里造了一些开敞的广场。建筑也渐渐开敞,并在装饰中增加了自然题材;

    ④城市和建筑,都有一种庄严隆重、刚劲有力,然而又充满欢乐的兴致勃勃的气氛。它们是文艺复兴晚期手法主义的发展。

三、重要建筑

罗马耶稣会教堂

(1)罗马耶稣会教堂(1568〜1602年)

有第一座巴洛克建筑之称。

①设计者:维尼奥拉、泡达(Giacomo della Porta,约1537〜1602年)。

形制:巴西利卡式。

③布局:平面略呈十字形,但外形不同于一般。如正面的壁柱是成对排列的,在中厅外墙与侧廊外墙之间有一对大卷涡以及中央入口处的山花是双重的等。

 

圣卡罗教堂
圣卡罗教堂细部
圣卡罗教堂天花

(2)圣卡罗教堂(San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1638〜1667  年)

①设计者:波洛米尼(Francesco Borromini,1599〜1667  年)。

②格局:主殿平面是一个变形的希腊十字。

③艺术手法:室内外几乎没有直角,全部是曲线,线脚繁多,装饰图案复杂,并使用了大量的雕刻和壁画;内部空间凹凸分明并富于动态感:顶部的天花是几何形的藻井形,来自夹层穹顶的光源使室内光影变化强烈。外立面极尽曲折变换:波浪形檐部前后与高低起 伏,凹面、凸面与圆形倚柱相互交织。

圣彼得大广场

(3)圣彼得大广场

      圣彼得大教堂前面的广场是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广场,由教廷总建筑师伯尼尼设计。广场以方尖碑为中心,是横向长圆形的。它和教堂之间再用一个梯形广场相接。两个广场都被柱廊包围,柱子密密层层,光影变化剧烈,所以虽然柱式严谨,布局简练,但构思仍然是巴洛克式的。

圣彼得大广场-柱廊

        

(4)巴洛克建筑的历史背景(重点)

      以天主教堂为代表的巴洛克建筑是十分复杂的,它包含着尖锐地矛盾着的倾向。建筑风格的复杂反映着时代的复杂。在整个欧洲,产生两个强大的建筑潮流,同时发展。一个是代表着新兴资产阶级的唯理主义的古典主义建筑,在法国诞生,流向尼德兰和英国这些先进的新教国家;一个是巴洛克建筑,在罗马诞生,流向封建势力强大的天主教的西班牙和德国。两种潮流进行着斗争,但在斗争中互有渗透。因为教会和宗教内部始终存在着的固有矛盾,彼岸世界和现实生活的矛盾,在这时期随着封建主义制度在全欧洲的没落而越来越尖锐了。巴洛克建筑反映着这个矛盾尖锐化的趋势,反映着封建主义的没落。

      第一,在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之后,要想恢复中世纪的信仰已经不可能了,连教士和教皇本人也被世俗的世界观和文化浸透了。他们是人间荣华富贵最贪婪的追求者。在教皇和教士的眼里,连上帝都和世间的专制君主一样,爱好财富和享乐,可以用金银珠宝来荣耀他、取悦他。所以巴洛克式教堂里,充满了富丽堂皇的各种赏心悦目的东西,它们的豪华气派甚至时时压倒神秘气氛。

       第二,为了装饰反动的统治,17  世纪的教皇以文艺保护者自居,罗致全意大利的文学、艺术和建筑人才。在他们身上,文艺复兴的富有创造力的、勇于进取的传统,还没有泯灭,并且由于人才的集中而又活跃起来,其勇敢的精神状态,是连文艺复兴时期都少有的。而17  世纪的意大利,资产阶级的力量已经跌落得微不足道,反动势力却把它的密探撒到每个角落,一切“异端”思想都要受到残酷的镇压。因此,建筑形式上的革新,有不少沦为单纯的求奇。虽然巴洛克建筑里闪着许多新构思、新手法和新形式的夺目光彩,但有一些不免过于炫奇,破坏了构造逻辑,或者失之于堆砌。

        第三,尽管天主教的神秘主义甚嚣尘上,但信仰毕竟已经动摇。文艺复兴的余波遗响,特别当时是自然科学大量的新发展,在先进人们心里引起了对宗教的怀疑情绪。面对着教会的压迫,他们的心情郁积激荡,寻求抒发,于是就反映为建筑中不安的动态,冲突的力量和奇幻的变化。

        总之,全欧洲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所带来的新世界观,对现实生活的爱好,世俗美的追求,以及敢于独辟蹊径、创造新事物的精神,在巴洛克建筑中有相当程度的表现,因此,它包含着不少富有生命力的新思想、新手法、新样式、新局部,被广泛使用在世俗建筑物中,长期流传下来。而它的非理性的、反常的、形式主义的倾向,则受到古典主义者的批判和抵制。

1、戳我的头像,点击投稿-专栏-【建筑历史笔记大汇总】,就可以看全部啦!

2、公众号【百德设计】后台回复:建筑史笔记,可以获取全部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公元17~18世纪)
罗马耶稣会教堂(Church of the Gesu)
【巴洛克艺术】什么是巴洛克建筑?
欧洲传统建筑发展脉络概述
世界十大巴洛克建筑
西方古代至近代建筑概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