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加行   大都会博物馆  欧洲兵器馆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欧洲兵器馆在我前面介绍过的拜占庭艺术馆附近,一进这个大厅,就看见一队重(铠)甲骑兵迎面而来,首先我想起辛弃疾的词---”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其次令我想起少年时看的章回小说”说岳全传“里,岳飞大破金兀术的”铁浮屠“和”拐子马“的场面,这铁浮屠就是人和马都穿着重铠甲的重装骑兵,拐子马就是将数匹马用装具连在一起的骑兵,当他们发起冲锋时就相当于如今的重型坦克和装甲部队,在轻装步兵面前那就是所向披靡了。


但是金兀术的”铁浮屠“也是有缺点的---因为自身的装备重因此速度肯定没有轻装骑兵快,而且最大的破绽就是马腿是不可能有装甲保护的,于是就让岳飞找到了破解之道---用钩镰枪拉扯连环马,让它们跌到,或让顶着盾牌的士兵用大刀和斧头专砍马腿,这样马倒人翻,马上的重甲士兵就被压在马下或跌到在一旁,此时大斧头伺候.....如此这般金军大败、损失数万人马,连金兀术本人也十分悲哀地说:“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意思是说:“我自海上起兵以来,取胜全靠铁浮图和拐子马,现在可完了!”


兵器馆大厅四周的都是这样站立在玻璃柜中的盔甲武士,


这些武士连脸和颈子都有盔甲保护,理论上一般的轻型刀剑和远射而来的羽箭是奈何不到他们的,


于是就有了盔甲背后的那些长矛和大刀,


相信看过”三国演义“、”隋唐英雄传“,或者”说岳全传“的博友们都有印象---当某位英雄人物出场时都会介绍他的兵器的重量,


比如说,关公的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刀长九尺五寸,重八十二斤,刀身上镶有蟠龙吞月的图案,因而得名。张飞的丈八蛇矛有六十三斤,雄阔海,隋唐第四条好汉,“身长一丈,腰大数围,铁面胡须,虎头环眼,声如巨雷,使两柄板斧,重一百六十斤,岳云使擂鼓瓮金锤有八十斤......。
姑且不论他们的武器到底与如今的重量标准是否相同,或者他们真的是否使用这些武器(演义的成份不能全信),但是其实这里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第一这些著名的武将力气惊人,其次他们靠武器的重量的撞击和下落之势就能将一般武将击落马下,置他们于死地。


不要相信小说三国演义和电视剧三国演义里面的那些描绘,什么三英战吕布,大战三百回合,还有的武将将一只长枪舞的风雨不透、箭雨都奈他不何,或大刀耍的上下翻飞、左旋右舞,那是不可能滴----那么重的武器和铠甲,时间一长,人能支持的住,马也不行了,所以才有许褚战马超,杀得兴起把铠甲都脱了还要换几次马,除了英勇还是重量太沉了,打起来不方便。杨再兴再能干在万箭如雨之下也只能战死小商河,这些倒说出了事实。


看过一个西方电影的片段,穿着这些重铠甲的武将、骑着重装甲马具的马,双方只能面对面的打马奔过来,利用武器的重量交战一合把对方打下马,不成功马已经跑得很远,然后掉转马头再面对面冲一次,电视剧三国演义里的镜头是没有的。


呵呵,这件盔甲我可不是慕名而来,而是照了之后,发现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里面有介绍---

坎伯兰伯爵三世乔治.克利福德的组合盔甲  英格兰  格林威治 约1585年

坎伯兰盔甲是格林威治皇家军械厂制作的盔甲组合中保存最完好并且配件最多的一件,它代表了这一流派在技术和装饰工艺上的巅峰水平。这套为战场和比武设计的装备是在盔甲大师雅各布.哈尔德的指导下制作的,它包括一件人的盔甲(重达六十磅---接近27公斤),与其搭配的有几件可以置换或加固的部件,以及含一件马头甲和数块鞍甲在内的马盔甲。乔治.克利福德收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宠爱,于1590年被任命为“女王护冕者”。这套盔甲上饰有都铎玫瑰、鸢尾和伊丽莎白女王的花押---两个背靠背的字母“E"。

这一套盔甲也和上面一样,也属于”瞎猫逮着死老鼠“,它叫---

”组合盔甲“  英格兰 格林威治  1527年

英王亨利八世与1514年在格林威治建立了皇家军械厂,专为他和他的宫廷制造盔甲。这套重达六十五磅(接近三十公斤)是其中注明日期的作品中最古老的一件。这也是格林威治组合盔甲中现存最古老的一件。这种盔甲由一系列可置换和加固的部件组成,可以为战场和比武大赛的不同用途而进行调整。


此外,覆盖整套盔甲的蚀刻和鎏金使他脱颖而出,成为格林威治盔甲中装饰最为华丽的一件。装饰物的设计师居信是德国艺术家小汉斯.霍尔拜因,他曾于1526年至1528年为英国宫廷服务。

我评---NND穿上它还能打仗吗---那么重,首先穿着者一定要是个大块头、身体倍儿棒,其次武士骑得马也要是”赤兔“之类---否则没跑几步已经给压垮了,这盔甲的重量可比现代美军单兵装备的40公斤重量还要重,我想亨利八世大约也就是籍此炫耀一下,给他穿他大约也老大不愿意。

这件盔甲的主人是谁我没在意,看这装饰的精美也不是一个寻常武士,


你说这么多盔甲,我怎么可能一个个了解他们的主人和出处?我要进去图左的房间里面看看,


这里面除了盔甲还有刀剑,


这剑柄和护手就是精美的工艺品,


长剑护手的内侧


有长剑当然也会有弯刀,刀鞘还镶有宝石,


这不是弓箭而是弩,只有弩才能射穿上面的某些盔甲,那些盔甲---虽然对刀剑以及长矛的砍、刺攻击有较好的防御力,但是换成弩从45度角高抛射出,落下时既有弓的动能又有从高处下落的势能,因此射程较远、威力较大,如果是专门对付重装骑兵和骑士的重型钢弩,就更挡不住了喵~~~~~~,


长枪或长矛的头,


防止一般弓箭的长方形盾牌、头盔、长剑和胸甲,看得出这长方形的盾牌有大半个人高了,蹲在后面一般弓箭是奈他不何滴,一排盾牌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道装甲护墙,除了盾牌手、后面的轻装步兵也有了保障,要攻破这样的盾牌工事,一般的轻装骑兵是没有太大的办法,那时大概要用抛石机了,让大石头从天而降来杀伤盾牌后面的士兵。


胸甲和里面的皮革软铠甲,


菲利波.尼格洛立 复古面甲头盔  意大利  约1510-1579

这件面甲头盔是文艺复兴时期金属工艺品中的杰作,其上有米兰的菲利波.尼格洛立的签名,出自他手中的浮雕盔甲被十六世纪的史学家称誉为”超凡脱俗“之作,配得上”永恒的荣誉“。这件头盔的盔体由一整块钢片制成,并装饰以复古搞浮雕(受古典艺术启发的图案),表面涂以一层铜绿,使他看起来好像青铜,头盔两侧覆盖着涡卷形爵床叶围绕小天使,这种图案可能借鉴于(罗马暴君)尼禄金宫里的罗马湿壁画,后者在十五世纪晚期被重新发现,极大地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图案。


狮首头盔   意大利  约1460--1480年,

这顶头盔是现存最早的文艺复兴时期的”All'antica"(复古风格)盔甲。它代表涅墨亚狮子的头,其皮毛被神话中的英雄赫拉克勒斯当作头饰和披风穿戴,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品中经常可以看到赫拉勒克斯披着狮皮的形象,狮子皮象征不屈不挠的力量,这件头盔的重量超过八磅(三、四公斤),铜鎏金外壳上有精巧打造的浮雕形成狮子头,罩着下面名叫“撒里特”的轻便钢盔。雕刻般的外形精美绝伦。这也是文艺复兴时期早期金匠作品中的杰作。


金属的护手、护肘和护膝铠甲部件,穿着和卸下这些护甲时都是一件麻烦事,恐怕要人帮忙。


金属防护小臂和手的铠甲,


圆形盾牌上古希腊或古罗马神话故事里的英雄屠龙图,


这倒是有些像我国古代的两军交战图,但是请注意,他们的马可不是穿着重铠甲,武将和士兵应该也是轻铠甲,这盾牌真精美,


金属马镫,


这套盔甲可是大有来头,它是”法国国王亨利二世的盔甲“  法国  约1550年

这是现存最精致和最完整的法国流行盔甲之一。盔甲表面以浮雕细致表现出密集的植物涡卷纹,有古典人物和神兽居于期间,借鉴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和风格主义的装饰手法。亨利二世钟爱的新月也被融入在装饰图案里。这套盔甲最初的二十件设计图至今尚存。其中之一出自老让.库桑之手,余下的是艾提罗.德罗纳或者巴蒂斯勒.佩德林的作品,他们都是十六世纪巴黎杰出的艺术家。


这件头盔比较简单实用,没有花俏的装饰纹,看来属于普通的士兵,


这件就不同了,一定是将军或王族人员的头盔,否则搞这么精美的花纹干嘛?


穆斯林将军的头盔---上面有阿拉伯文,


大概到了后期国王们和将军们也被那些沉重的头盔搞的吃不消,况且大将和王公们应该是稳坐中军帐,指挥若定来排兵布阵,无需每次都冲锋在前,所以相对简便和舒适的头盔出现(当然精美如旧),不用那些把头脸和脖子都包起来的头盔---冬天和夏天都是闷在里面很辛苦的(太冷和太热)。


这件头盔的主人大约也大有来头,可惜我查不到出处,它已经很像我们电视剧里那些古代大王或将军的头盔,我们的古语谓之”兜鍪“(就差了一束红缨),又想起辛弃疾的词---”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我在这个兵器馆逗留的时间并不长,匆匆的转了一圈,喀嚓喀嚓的照了一轮相片就离开,


跟着这批重装铠甲的武士身后,我仿佛又听见古代战场的车辚辚、马萧萧,刀光剑影,人喊马嘶,”铁马冰河入梦来“离我们已经很远了,古今多少事,渔起唱三更,现代社会连会唱歌的渔夫都已经少见了。我们只能在博物馆里回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外古代冷兵器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游-28 欧洲兵器盔甲馆
美国游记(8)——大都会博物馆(兵器盔甲展区)
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
大都会博物馆系列 (五)油画馆
清朝乾隆帝的御用盔甲精品之一。现收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