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渊洁神回复频上热搜:童心未泯,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儿!
2021-01-04 06:01

本文转载自未读(ID:unreadsky)

书只是通向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入口。

最近,“童话大王”郑渊洁因为给网友的一系列严谨又有趣的神回复,频繁登上热搜,很多人赞叹他真是个宝藏老头,简直太可爱了。

其实1977年就开始文学创作的郑渊洁,如今已经65岁了,但从他的幽默里,可以看出他 仍然保持着一颗简单率真的童心,这无疑是 非常难得的。

可以说,童心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之一, 拥有了童心,人生也会更有趣。

-01-

“面对世界,保持一颗童心很重要。我的心理年龄就只有6岁。”用笔下的诸多童话故事陪伴几代人长大的郑渊洁,曾这样形容自己。而在分享创作经验时他则说:“写作儿童文学,不需要刻意去了解市场需求。”很显然在回答网友提问时,郑渊洁也贯彻了这样的原则,敢于发自内心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中又不失幽默与童趣,能获得如此多的关注,可能正是因为这样的真诚打动了大家吧。

有人问郑渊洁:郑爷爷很喜欢一个女生但是不敢和她说怎么办?(很大程度上是少打了一个逗号)

郑渊洁的回复,在严谨中让人不禁会心一笑,就很妙:

有人问,我郑在暗恋班上一个女生(我也是女生),可是她郑在跟班上一个男生暧昧,我应该争取下吗?还是到此为止?(注:“郑”不是错别字,是网友和郑渊洁玩儿的姓氏谐音梗......)

郑渊洁回答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有一条底线,只能强求自己,不能强求别人。

关于好感和喜欢的不同,这个回答也很有哲理了:

而面对关心舒克和贝塔的朋友,郑渊洁的回答甚至还紧跟了时事热点:

对于爱看自己书的小朋友的行为,有着清醒的认知:

现在大家都知道的读者来信的事情,郑渊洁也曾证实,自己确实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买了10套房用来存放小读者的来信。而关于这些信,下面的回复尤其暖心:

说到这,还有一个感觉突破了次元壁的故事,就是“亲王”马伯庸还曾自曝小时候也给郑渊洁写过信,还是一封因为被奶奶数落后向他哭诉的信。时隔33年之后,郑渊洁给“马伯庸小朋友”回了信:

对此“亲王”转发表示:等我翻出我的读者跨世纪珍藏卡......

两位像小孩子一样的大朋友,着实都很可爱!

在网络上用童心待人,金句频出的郑渊洁受到网友的喜爱,而除此之外,生活中的他也是童心满满,喜欢尝试好玩儿的事。

比如热衷玩游戏,不仅自荐成为网友的吃鸡固定队友,还调侃不懂“装盒”是什么意思的朋友,活跃度堪称5G冲浪达人。看这皮一下很开心的互动:

他还在微博中说:“我每天清晨四点半起床写作《童话大王》月刊,已经36年了,无一天间断。清晨将一天最重要的事情做完,白天就可以专心玩了,比如吃鸡。诚邀组队上战场保卫和平。”(完成工作,专心吃鸡,没毛病)

据说他曾是第一批玩博客的人,现在又紧跟时代玩起了抖音和直播,还曾请教大家说自己正在尝试直播,哪位大神教教我。

还晒自己荡秋千的视频,开心地玩儿就好了,年龄什么的,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永远是自己的心态。很多网友都说,这就是我羡慕的自在生活了。

-02-

在几十年的创作过程中,郑渊洁塑造出了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大灰狼罗克等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角色,这些角色是无数人难忘的童年回忆。

“舒克舒克舒克,开飞机的舒克;贝塔贝塔贝塔,开坦克的贝塔。”知道这个旋律的同学恐怕要暴露年龄了,郑渊洁的经典之作《舒克和贝塔》曾在1989年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改编成动画片,让很多人念念不忘,这首主题曲更是深入人心。

让我们一起怀旧下吧:

飞行员舒克+坦克手贝塔,两只可爱的小老鼠不知道俘获了多少人的心。其实之所以有飞行员的设定,是因为郑渊洁本人曾经的空军航空兵经历,他对飞行员也比较了解。15岁到20岁,郑渊洁做了5年的飞机修理师。他曾表示当时的理想其实是成为一名飞行员,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没能当成,有点遗憾。后来开始文学创作后,就让一只名叫舒克的小老鼠驾驶飞机,成为了飞行员。

而童话的力量能有多大呢?拥有一颗童心,甚至还能改变人生。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个名叫彭杨威的湖南小男孩,在看了《舒克和贝塔》的故事后,萌发了“像舒克那样开飞机”的梦想,并且最终没有忘记小时候的向往。2010年3月,他穿上飞行员制服,执行了人生中第一个载客航班任务,成了真正的“舒克”。

故事还没完,飞行员彭杨威一直梦想着郑渊洁坐一次自己开的飞机。这次神奇的相遇发生在2011年9月,那一天彭杨威坐在驾驶舱内,看了一眼刚打印出来的乘客名单,发现一名叫做“zhengyuanjie”的乘客。“会不会就是作家郑渊洁?”带着这样的疑问打开舱门,果然,郑渊洁就坐在第一排。

多好啊,从童话故事里开始的飞行梦,最终梦想成真。

很多朋友应该也记得一本叫《童话大王》的杂志。1985年,专门刊登郑渊洁作品的《童话大王》杂志创刊,他一个人写这本杂志,一写就是三十几年,直到今天还在继续。

而笔耕不辍的他在谈及写作过程时,曾表示童心激发了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说自己所有的写作过程都很快乐:“很少有那种折磨的感觉。可能是因为还有童心和好奇心,所以我在生活当中遇到的事就老有灵感。打个比方,在飞机上一有灵感,我就记在那个呕吐袋上,回去就誊在一个本上。因为老有这种灵感,写作就很轻松。”

童心,让人愿意去探索和寻找。此外有了童心,大人也可以像一个孩子一样去思考,有一次郑渊洁的孙女说:“要是床会走路就好了,这样咱们坐在床上就可以出国玩了。”郑渊洁就由此想象坐在床上出国会发生哪些状况:遇到交警怎么办?下暴雨怎么办?等等,就这样写出了一本书,叫《会走路的床》。

有人问郑渊洁,怎么才能不长大?

他回答说:“心理年龄可以永远不增加。”

是啊,生理年龄的增长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保持童心。但保有童心不是幼稚,很赞同作家周国平曾围绕童心写的这样一段话: “童心和成熟并不相互排斥。一个人在精神上足够成熟,能够正视和承受人生的苦难,同时心灵依然单纯,对世界依然怀着儿童般的兴致,这完全是可能的。我不认为麻木、僵化、世故是成熟,真正的成熟应该具有生长能力,在本质上始终是包含着童心的。”

聊 几 句

又长一岁,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童心的人吗?

你和孩子还聊得到一快而去吗?

关注 “跟我学小古文 ”公众号,评论区一起聊聊吧~

版权信息

*本文为微信公号“未读”(ID:unreadsky)授权转载。「未读」可能是最皮的阅读号,他们让读书成为一种new sexy。新书太多,他们只安利有趣、实用、长知识的好书;世界太大,他们只聊“书系青年”好奇、新鲜的话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特殊教育下的郑亚旗成长为这样一个青年
郑渊洁童话创作四十周年纪念展丨没有人一直是孩子,但有的人永远有童心
我的童年没有遇见郑渊洁的《童话大王》是一种遗憾
那个被骂少儿不宜的老头,撑起了一代人的童年
被骂少儿不宜的他,凭什么火了36年?
每一个“没出息”的人,都应该读读郑渊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