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最先扒开了北京城墙?



内容来源|红小豆馆主

本文撰写|红小豆馆主

本文编辑|杨迪

内容发布|掌上北京

微信 I D  |bejingchihe


城墙巍峨壮丽,显示了皇权的尊严与荣耀。城门一开一关,代表了对子民的控制与束缚。因此也有人说,城堡式建筑是古代君主专制文化下的产物。


但具体到北京城来说,虽说历经元明清三代王朝经营,可是城门里也有一些小字辈,是进入民国后才修建的。像东二环上的建国门,虽然如今地上地下都繁华热闹的一塌糊涂,但是在修建之初,建国门可是简陋的可怜。


城门

新生代

建国门资历很浅,即使在民国新城门里都算是个后生。1911年后,在明清城门建制上增辟城门,首推“和平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府拆除正阳门和宣武门之间的一段城墙后,建起了两座门洞。不同于明清惯例,这两座新辟门洞,并未修筑城门楼,更谈不上箭楼、瓮城,而是利用新型材料安装了铁门,成了城墙上一道乍眼的风景。


和平门 

改名之路


新城门起初命名为“新华门”。1927年北伐成功后,当局引用“中正和平”之意,又将新城门改名为“和平门”。这样既将它赋予了新的含义,同时也将其和中南海南门“新华门”区分开来。和平门于六十年代后期修建地铁时,与城墙一并拆除。


建国门和复兴门

最初由日本人修建

建国门的修建,晚于和平门十余年。1939年,北京城已被日寇占领两年有余。日本人信心满满,觉得中国能够彻底被其占领征服。因此对于北京不仅不破坏,还细心经营起来。

他们计划保护北京老城区,另在西郊与东郊分别兴建“新北京”和“工业区”。为了便于交通运输,日本当局在东西城墙上各扒开一个豁口。当时因为兵荒马乱,并未对新开辟的城门加以建设,仅是安装了简易铁门。

1941年初,日伪当局还给这两个豁口起了名字,东豁口叫做“启明门”,西豁口叫做“长安门”。当时北京城老百姓根本不买账,还是顽固的叫这里“豁子”。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北平市建设局重新命名了两个口子,东边的就叫建国门,而西边的则叫复兴门。


城墙防御功能淡化

建国门没有门

当时还在复兴门正式建造了一座钢筋水泥城门洞,安装了城门,十分威风大气。在城门脚下还特意立了一块石碑,上写“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北平市建设局”字样。至于建国门,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从始至终这里都是一个豁口,并未正式装上大门。因此建国门成了北京城墙上唯一一座没有门的城门。

其实不管是建国门、复兴门还是和平门,它们的出现并非偶然。民国时,古代城门城墙与现代城市交通之间的冲突已经初见端倪。所有新辟城门都没有再像当年一样修建完整的城楼箭楼,而是草草装上大门了事。这一现象表明城门城墙防御功能的不断淡化,它们在现代城市中显得愈加格格不入。解放后,北京由消费型城市向生产型城市转变,新旧矛盾更为突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建国门复兴门和平门命名由来
北京地名的由来
北京城墙最早的豁口,竟然是外国人扒开的
那些年 北京城墙上开过的豁口
老北京的豁口
北京复兴门与建国门的来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