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戚继光行草《送李小山归蓬莱诗轴》




戚继光行草《送李小山归蓬莱诗轴》

规格130.6cm×90cm 山西省博物馆藏

《送小山李先生归蓬莱》:蚤年结社蓬莱下,塞上重逢各二毛。天与龙蛇开笔阵,地分貔虎愧戎韬。郊原酒尽雨声细,岛屿人归海气高。丛桂芳时应入越,扁舟随处任君豪。隆庆庚午夏六月孟诸子戚继光书于蓟东之莲甓斋。


  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登州(今山东蓬莱)人。明代杰出的军事家。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领山东登州、文登、即墨三营24卫所兵马,抗击入侵山东沿海的倭寇。1561年,在台州大败倭寇。次年驰援福建,捣破倭寇在横屿(宁德城外海中)的大本营。1563年,再援福建。两年后又与俞大猷剿平广东倭寇,浴血奋战十余年,基本荡平东南沿海倭患。有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传世。

  戚继光受首辅张居正重用,张居正死后,他和辽东总兵李成梁同时作为前首辅的党羽而被参劾革职。戚继光不事私蓄,光明磊落,最后在贫病交迫中死去,令人扼腕!

  戚继光虽出身于武举,却喜好文墨,与文坛牛耳王世贞相友善。在繁忙的军务之中,他还抽空写作诗文,其诗文集曰《止止堂集》。这首七言律诗(如图),赠友人李小山,书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戚继光虽不以书名世,但此作气势开张奔放,用笔自然流畅,结体受黄山谷影响较深,长枪大戟,纵横交错,非常舒展,有武将威风,与英雄气魄、烈士豪情珠联璧合。

  明代早中期,不少书法家在行书上都不约而同地取法黄庭坚,如沈周、祝允明、文徵明、徐渭等大家,可谓时代潮流,但伴随而来的黄(庭坚)的习气,也时在他们的作品中有所流露。如高耸右肩,撇、捺笔画过于夸张,直露少含蓄。一旦入手较深,便终身难以摆脱。黄山谷当年自谓学习周越,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其实是一个道理。如此作中的“午”字,倾斜角度过大,便显做作。曾见启功先生回忆文章,他说年轻时对董其昌下过苦功夫,以致晚年稍一放笔,便有董的影子。有些苦恼,却也无可奈何。

  另外,戚继光在捺笔的末笔处,似显尖刻,这也是习黄的通病。取法宋四家,学苏、黄皆不易脱化痕迹,学米似后境较为开阔些,然后上溯魏晋钟、王,可少走些弯路,但也是相对而言。被米罩住,险怪怒张以致格调近俗者历来比比皆是。流派书风总是让人又爱又恨!

  此作已略有个人面貌,习气也不明显,整体气聚凝练无丝毫散漫,神采奕奕,置之明代书家者流,亦属上乘。可见戚继光在书法上的确下过真功夫,是真本事,当然更是天赋高。如此英雄,文武双全,足可为后世小子模范,令人景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倭名将戚继光书法《送李小山归蓬莱诗》欣赏
戚继光书法
民族英雄戚继光书法
民族英雄——戚继光书法!
戚继光 送李小山归蓬莱诗
明代杰出的军事家 戚继光《送李小山归蓬莱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