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童年的叫卖声

                 文/牧童

       流年似水,岁月如烟。不经意间我已步入了中年。有着怀旧情怀,不知道是自身性格使然还是人到中年后的心理特质。在那些已溜走的时光中,所走过的路,所经历的事,在我安静下来的时候,不时得便在我脑海中跳跃出来,萦绕在我心头,久久挥之不去。那些难忘的点点滴滴,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碎片,就是我记忆长河中,滚滚水流激起的朵朵浪花。
        
       我的童年,是在黄河岸边一个小县城里度过的。在我刚刚记事的时候,外面的街道上,总是传来小贩的叫卖声,五花八门的,奇奇怪怪的叫卖声,深刻的烙印在了我童年的记忆中。用现在的话说,我大体上给那些叫卖声归为三类,第一类是家庭生活服务类的叫卖,比如磨剪子镪菜刀的,锔锅盆的,修雨伞的等等。第二类是特色零吃类的叫卖,比如卖糖葫芦的,卖爆米花的,卖棉花糖的,卖冰棍的等等,第三类是家庭生活用品类的叫卖,比如卖小百货的,卖豆腐的,卖菜的,换大米的等等。第一,三类的叫卖声,主要是吸引操持家务的主妇们,每每听到小贩的声音来到身旁,尤其是卖豆腐的小贩敲击着梆子,能发出很好听的声音,便走出家门,喊住小贩,买一些自家需要的生活用品,既方便又实惠,一来二往便和小贩们熟悉了。唯独是第二类的叫卖声,最让我记忆犹新了。只要听到这些声音时,便跟在妈妈身后,用尽一切小孩子可能采取的办法,讨要零钱。妈妈给钱时很不情愿。现在是知道了,那时候一家六口全部靠爸爸一人的工资,生活很拮据。拿到零钱后,飞也似的跑到摊前,买自己爱吃的零嘴,边吃边晃着脑袋在小朋友前,炫耀自己,满满的优越感。小时候吃的东西,都是纯天然,纯手工,味道纯粹,是现在的孩子无法享受到的。
      
       偶尔想起街头的叫卖声,心里总是暖暖的感觉。那些叫卖声已成为了儿时记忆的符号,是一种市井文化的历史缩影,各种各样的叫卖声,有似高音歌唱的,有似深沉朗颂的,还有一些好像是戏剧腔的,很是值得当成一门民间艺术来研究来传承,那毕竟是象征着一个时代。童年记忆里的叫卖声,随着我的成长,却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了岁月的更迭、社会的变迁中。

(此文纪念那些消失的温暖声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城市的声音
这是一组何大齐老先生画的老北京风俗画,在这里,你不但能听到各种小贩拉长声音,很打远儿的叫卖声,还能馋...
记忆深处的叫卖声
重庆记忆里的街巷叫卖声,还是那么清晰可见!
右脑学习法
早年闽南这些走街串巷的市声,现在还能听到几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