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开古玩行业神秘的面纱(七)

(2011-05-14 13:26:18)



  藏中常见发生的六种误区:只知赚钱,不知钻研;随波逐流,盲目冒进;过分迷“旧”,抓到篮里便是菜;单向思维,真伪难辨;藏品过杂,不重专题;大喜过望 交“表情钱”。

收藏投资是一门较高深的学问。因此当你踏进这个圈子时,就要提防雷阵和陷阱,走出以下六种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之一:只知赚钱,不知钻研。

我曾作过调查,在100个收藏投资者中,有20%的人不懂古玩知识,有40%的人一知半解。他们之所以进行收藏投资,除爱好因素外,其主要目的是想赚钱,认为只要有投入,就会有收获。岂不知,收藏投资和证券、房地产等投资一样,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所以,当你以投资为目的进行收藏时,一定要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并且学科、术科并行。学科就是多看些有关专业方面的书,术科就是对自己所爱好的藏品多比较、多研究,积累知识和经验,提高鉴赏能力,进而完善投资技巧。

误区之二:随波逐流,盲目冒进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收藏投资同样如此。当某种藏品在市场上火爆时,往往潜伏着危机。最典型的例子是1997年的邮币卡,暴涨之后必会狂跌。因此,在收藏投资时,千万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要保持清醒头脑,不为舆论所迷惑。

误区之三:过分迷“旧”,抓到篮里便是菜。

文物古玩种类很多,一般人认为,凡是旧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其实,现实恰恰相反,有时候新的比旧的好卖,“唐宋”的不如“明清”的;老玉器卖不过新玉器。这是因为收藏投资与考古研究是两个概念。考古研究注重物品年代久远的历史价值;而作为投资性的收藏品须具备保值、增值的能力,它受到收藏市场供需等客观规律的影响,不以新、旧“论英雄”。从这个意义上讲,存世稀少、工艺绝顶的新货也可纳入你收藏投资的范围,它也会给你带来较好的收益。

误区之四:单向思维 真伪难辨

如今的藏品市场上赝品很多,其工艺之好、作伪手段之高明,确实令人难辨真假。收藏投资者为鉴别真伪,免遭赝品之惑,通常以比较的办法提高自身鉴赏能力。但有的投资者假货看得多,真品看得少;或者光看真品,不研究赝品,久而久之不仅仅没能提高鉴赏力。连假的也会看成真的了。因此,收藏投资者要学会双向思维,既要研究真品,又要琢磨赝品,才能洞察秋毫,分清真伪。

误区之五:藏品过杂 不重专题

俗话说:“样样搞,样样搞不好”,收藏投资同样如此。因为古玩等藏品不仅是商品,更是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艺术品,只有专心努力,不懈求索,才能提高鉴赏能力。如果你特别喜欢瓷器,就专门收藏瓷器;如果喜欢砚台,就专门收集砚台……,收藏必须专题化、系列化,并对其研究,长此以往,你必会有所得。

误区之六:大喜过望 交“表情钱”

古玩不比别物,市场上没有统一的价格。“在商言商”,古玩卖主也要赚取利润,特别是会对外行人漫天要价。因此,当你看中某件古玩时不可表现出激动或势在必得的神情,若你大喜过望,该古玩的价格则极可能被卖主叫得很高,原本可以降价的也许会被卖主牢牢咬住,行话中所说“交表情钱”便是如此,这冤枉钱交得岂不可惜!

 作者:张正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收藏之忌
聊聊学习收藏的切入点
樊家井瓷器一年卖100亿,国宝帮主力买单
话说王刚遭碰瓷
收藏江湖中的基本功
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 走出古瓷收藏的误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