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艺术成为学校走向未来教育的“刚需”,你准备好了吗?

“不让孩子去体验,不让他们去尝试艺术,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将找不到工作,因为他们没有办法竞争过机器。”

——马云


近年来,经各方共同努力,学校美育有了局部突破,但总体上仍是“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


2015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从国家层面提出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大力改进美育教育教学、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保障学校美育健康发展。


之后,又相继出台《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办法》,要求试点学校将艺术素质纳入综合素质档案。


教育和艺术,在学校教育中相互点亮。


脑科学告诉我们,每个儿童天生拥有艺术的心灵。艺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开发儿童的艺术本能,促使儿童感知到世界的多种形式,如色彩、声音、韵律等。一些有远见的教育者甚至主张,在 7~14 岁期间,艺术教育应该成为学校生活的主旋律。


艺术教育正逐渐成为“学校刚需”。


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在对1999~2000 学年度与 2009~2010 学年度的艺术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时,曾做过一个有 5 万多毕业生参与的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用”,结果颇感意外。


毕业1~5 年的学生答案是“基本技能”,毕业6~10 年的回答是“基本原理”,毕业11~15 年的结论是“人际关系”,而毕业 16 年以上的则提出:艺术最有用。


这里说的“有用”并非是直接转换成物质的有用,而是被艺术浸染后拥有的一种感知世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实际上,艺术从来不是艺术本身,而是整个人生观。


艺术思维侧重于直觉,具有跳跃性、非线性的特点,因此在很多类型的发明创造的过程中,都会起到关键的链接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当“人转向艺术时,就进入了创造活动的实验室”。


同时,艺术教育对于唤醒与塑造儿童的美感具有重要作用。每个儿童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审美的潜能,只是它取决于是否能够被唤醒,又是否在相应的精确之后,能够被综合塑造为更高层次的美的意境、生命的境界。


通过艺术教育,在孩子心中播下美好的种子,可以形成螺旋上升的经验结构,形成足够丰富的感受、感知以及沟通能力,帮助他们找到隐藏在体内的特殊使命和注定要做的那件事。


艺术,正逐渐成为学校“走向未来教育”的刚需。


我们所说的艺术教育,不仅指艺术学科的教育,比如像美术、音乐这些艺术科目,也泛指在其它学科中实施的艺术教育,比如数学、化学等学科。


当老师在数学课上讲述那些神奇的图形结构,在化学课上展示那些美妙的分子组合,不妨让孩子把这些图形描绘出来,这样不仅能够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也达到了美育的目的。


科学家们通过脑神经认知研究发现,在充分的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成绩测验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正相关关系。那些参加艺术活动的学龄期学生在口头记忆测试上所获得的分数,要比班上那些没有参加艺术活动的同学明显高出许多。


比如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表明,“每周参加音乐活动三次的学生,在数学、阅读、历史、地理测试中的成绩要比那些不参加活动的学生的成绩平均高出40%”,哥伦比亚大学有10门要求全校学生必选的“核心课程”,其中3门是跟艺术有关。


同时,艺术教育还会对其他诸多教育因素产生积极影响。根据美国学者EricJensen的研究:


艺术用非一般的方法来影响通常令教师感到棘手的学生,使得拖拉、旷课和辍学的现象减少了;


艺术使学生之间的交往更加友好,争吵和歧视减少了,冷嘲热讽也减少了;


艺术使环境变得充满发现,重新点燃那些已厌倦被灌输知识的学生对学习的热爱;


艺术为各种水平的学生提供挑战,水平的跨度从发展迟缓到天资聪慧,所有学生都能够自发地找到适合自己的水平;


艺术让学习者融入真实的世界中,戏剧、音乐、美术、舞蹈等文化产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受众;


艺术使学生成为持之以恒的、自我管理的学习者,而不是一个只从高奖赏测验中获取事实性内容的知识储藏库;


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学生相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学生从艺术指导中获得的知识和他们一样多或更多……


为什么艺术教育会有着这样令人惊异的效果?


因为艺术教育的存在,把教育生活连缀为一个和谐的整体,让学习生活变得更加轻松、美好,让生命在高强度的学习过程中,并不显得紧张与忙碌,而仍然拥有从容与优雅。


其实艺术教育不只适用于儿童,对于成年人,依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挖掘自身的艺术可能,唤醒成年人心中那个可能早已被遗忘、被埋没的艺术基因。让艺术与我们的身心建立最密切的关系,在理性和感性冲突之间找到平衡。


一个小小的触动心灵的时刻,也许就触摸到了唤醒艺术潜能的方法。我们期待这枚艺术的种子得以生根、发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术教育如何走向“主流化”
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2020年1月号 | 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之思与行
济南教育局下发通知,艺术科目考核将纳入中考,家长表示不能接受
百度百家——艺术教育正成江苏民办学校素质教育推进有力抓手
皖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劳动教育 突出体育美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