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读《数学大师论数学教育》

去年买来的《数学大师论数学教育》今年暑假才读完,去年只读了几页就因读得无味而不读了。但是做为一个数学老师,还是要读一读这样的书的,它会对自己的数学教育起一定的作用。于是今年暑假就啃起了这本书,书很薄,越往后就越觉得好读。不用啃,很快就读完了。

这本书中介绍了陈建功、苏步青、陈省身、关肇直和吴文俊五位著名的数学家,他们在书中都谈到了数学教育问题,对自己感触较深。

数学家陈建功说:支配数学教育的目标、材料和方法,有三大原则:实用性原则、论理的原则、心理的原则。这些内容读起来有些费解,需要结合课程理论来理解会有所悟的。他还指出:数学教育的核心,在乎养成函数观念。这更让人费解,也许是我还没有把函数读懂读透吧。他认为在数学教育中教授数学史,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数学史料也是教学的一部分,学生应该知道它的大意的。他这个观点很容易理解,我特别喜欢,尤其是读了后面数学家吴文俊的研究内容后,就会更加认同了。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也会适时插入一些数学史,如圆周率、算筹等,学生听得都很投入,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有作用的。

数学家苏步青说:学好数学的方法是打好基础,多做习题,多加思索和分析等。学习数学除了书本知识以外,还需要同实际联系,也只有这样,才能生根壮大,发挥作用。他在1924年当学生时,曾经做过10000道微积分的题目。他当时认为想要真正学到手,只学一遍恐怕太少,一定的重复是很有必要的。他说他不相信,人的脑力有那么厉害,学了一遍,做了很少习题,很少甚至没有一点实际形象化的东西,就地都理解透了,巩固了,一辈子也不会走样了。求学问,从不知到知,从没有印象到有印象,而且还要“印”得正确,“印”得清楚,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一定要经过艰巨的劳动,通过多次反复的钻研和练习,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学习数学宁可多花一些时间,学得精一些,深一些、透一些,学到的知识也就扎实些、牢靠些,“有备无患或少患”,“以防万一”。对学习中的困难要有足够的估计,多做一些准备,不要贪眼前的快,学得太多、太粗,而长期下去将造成一生的慢。

苏老的这段话是很有道理的,让我体会很深。我在读初中时,也有他这样的精神。虽然我当时没有数清自己做了多少道代数题和几何题,但是我确实做了很多的代数几何题,有些都是相同内容不同题型的重复,这些题不是老师要求我做的,而是我自己找来做的。当时做这些数学题是一种快乐,一有空就去做题,连下课时间都用上了,初中四年(转学留级了一年)的学习时间里,几乎都坐在教室里,做的最多的练习就是数学题,我当时的数学成绩当然是年级段里最棒的。所以现在我对初中的数学知识还很熟悉,如果有初中学生问我数学题,我几乎都不成问题。我对那段时光很怀念,它对我的人生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而现在的学生做数学题并不是很有兴趣,所以他们是很烦作业多的,也烦重复的数学练习。我想他们的数学知识在很快的一段时间里会忘记得很多。在毕业复习时,就发现有很多学生把一些数学知识忘记了,比如整数、偶数、奇数、质数、合数等概念弄不清了,就是没有做够练习的明证。学得浅忘得快。所以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还要强调一定量的数学练习,并且要有重复性的练习。不过这些练习都要建立在学生有兴趣的基础之上,否则会适得其反。

数学家陈省身说他喜欢数学,也只会做数学,不会欣赏音乐,不喜欢体育,也不大会做实验,所以只好读数学,做数学,终老一生。他认为:孩子们都是有好奇心的,他们对数学本来也有好奇心。数学课要讲得孩子们有兴趣,可是教得不好,把数学讲得干巴巴的,扼杀了好奇心,数学就难了。他一直认为:好学生不是“教”出来的,只要数学环境好,好学生有自动的能力,自己可以成长。他希望我们国家走自己的路,不要学美国的数学教育。中国的学生基础比较好,应当保持。然后注意创造性,使学生对数学发生兴趣,觉得“数学好玩”。在中小学课堂里能够走出一大批世界一流的数学家。

说得多有道理啊,现在的数学教育有很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上。很多学生经过中小学的数学教育之后,变得怕数学,讨厌数学了,哪里有“好玩的数学” ?他们为了考试的成绩好些而不得不学习数学,如果没有考试的话,我想一定会有很多学生不学数学了。如果按照这样下去,陈省身数学家的夙愿就难以实现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的学生如此不喜欢数学?是教师教学的原因吗?正如陈老说的“讲得干巴巴的”,“扼杀了好奇心”吧。这里我想起江苏翔宇教育集团校长卢志文说的话:好的老师是指杀人杀得少的老师。他说的杀人指的是杀了好奇心,或者潘新和说的言语生命吧。我目前还不算是好的老师,一定是杀人不少了,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啊。我想除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原因之外,还有数学学科特点、应试教育、校园环境、社会因素等都有关系的。学生都有好奇心,对数学也有好奇心,如何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保持这颗好奇心呢?什么样的言行会导致学生的好奇心受损呢?在什么时候好奇心受损严重?有没有挽救好奇心的可能?如何创造好的数学环境,让有数学能力的学生成长起来?等等这些问题,还都是我的迷,我对数学教育还没有底啊,下半年又要去杀人吗?我应该如何做?想到这些,我都有些不敢当老师了。但是,我需要努力去学习、研究、实践,这是一个有良心的老师应该做的。

数学家关肇直认为:学习数学,记忆公式和背诵成法乃是一种很坏的学习方法,在中小学数学课中,在基本技能方面主要的是培养演算计算技巧、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竞赛得奖的人离科学技术高峰的路还远得很,并不是做几个难题,将来就成为数学家了。根本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他觉得要把中学基础搞好,不赞成搞难题,不赞成搞竞赛。

学生学习数学时,有些老师要求学生背公式,这是不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如果理解了公式就不用背就会记住的,如果不理解,背过来很快就会忘记,背了也没有用,还会增加对数学的不良情绪。我在数学教学中没有要求学生背公式的,这一点我还是做得到的。现在乐清有好些私立学校都在拼命搞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使学生通过竞赛取得良好名次而进入清华北大,这种做法在关老看来是要不得的。我也觉得这些学生这样进入名校不妥。

数学家吴文俊对我国数学史有着深入的研究,他说:公理化的思想导源于古希腊,机械化的思想则贯串于整个中国的古代数学。秦汉时代就已成书的《九章算术》,是这一思想的代表作。《九章算术》2000多年来一直影响与指导着中国数学的发展,为数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东西辉映,各呈特色。他介绍了出入相补原理,列举了很多的应用,非常的精妙,足以让中华儿女为祖先的闪光智慧而自豪。这个出入相补原理在根据流传至今的经典著作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这些经典著作有:《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刘徽《九章算术注》、《海岛算经》、赵爽《日高图说》和《勾股圆方图说》。他说正是由于中国古代发明了完整的进位制而且还创造了位值制,才使得各种运算如加、减、乘、除、开方等等成为可能。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的贡献是多么伟大啊,可是这一点还未被世界各国重视,吴文俊在各种场合特别地提出来,希望世界各国数学家给中国古代数学一个合理、公正的评价。他说到几何学,认为中国的传统几何学才是真正的几何学,而绝不是欧几里得几何是真正的几何学。他说中国传统数学源远流长,贡献巨大,对数学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作用,但自宋元时期出现最后一次高峰后,明代以来即趋衰微,到明末已几成绝学。

关于数学教育方面,他认为数学家谈数学教育改革,不能只从培养数学家的角度来看问题。一万人口中顶多有一两个数学家,不能用数学家的要求来指导中小学数学教学。在谈到对教材的看法时,他认为:初等微积分应该处于最优先考虑的地位,它的单方作用比之所谓集合、矩阵之类重要得多,而且学起来对中学生并无多大困难。在中学,四则难题让位于代数,欧氏几何让位于解析几何。

吴老的一些说法,我还不是十分理解,原因在于我对整个数学体系不了解,这对于一个数学老师来说是很不应该的。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总的感想是:自己对数学体系缺乏了解,对数学学习还不够深入,这些都会对数学教育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可以说自己的一桶水还很浅,需要大量补课,比如微积分(虽然在本科函授时学过一点,但全忘了。)、数学史等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几何改革出新路
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
巧用引言激情增趣
科学之王——数学
他被称为“数学之王”,却说“语文是成才第一要素”,享寿101岁
十二生肖趣味数学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