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陶瓷之二十三

中国陶瓷之二十三

瓷器器形(七)


十四.【缸】盛东西的器物,圆筒状,底小口大,常无颈。用砂子陶土制成。一般器型较大,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用来盛放粮谷等固体物质。

  1.【直口缸】口作垂直的筒形。

      


          【青瓷印花直口缸】

   2.【敛口缸】器物口沿部为不外撇,顺腹壁直上到口沿微微内收的形态。



    【粉彩龙纹描金敛口缸】款识:光绪年制。
  说明:敛口,鼓腹,卧足,底书“光绪年制”四字双行楷书红款。外口一圈描金,加之回字纹、如意云头纹,近底海水波涛纹,腹部主体绘四团龙加金。

   3.【敞口缸】敞口,亦称侈(chǐ)口,陶瓷容器口部形式之一。形状为接近口沿处逐渐开阔宽敞。历代的碗、盘、尊、罐等器多为敞口,敞口器物的器壁有弧形与斜直形之分。
  


   【明·万曆青花花鸟敞口缸】此缸平沿敛腹,其直口略外斜,胎体较厚而釉色清亮,外底涩胎砂底。白地青花,口径饰卷草纹,外沿凸唇排列回纹一周,器外墙通身满绘竹、菊、洞石等庭院风雅物,亦有芬芳满园、蜂蝶绵绵、鸟儿飞翔的景象。

   4.【唇口缸】  
     唇口:陶瓷容器口部形式之一。器口边沿凸起一道厚边,线条浑圆似嘴唇,故名。唐代邢窑白瓷碗和历代一些罐等器物上均有所见。




   【金黑釉剔花缸】
   【年代】:金代
   【文物原属】: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17cm,口径13.5cm,足径9.5cm。
  缸唇口,鼓腹,圈足。缸内口部施黑釉,外壁以黑釉剔花装饰,肩部为变形回纹,腹部为缠枝花草纹。外底无釉。
  此缸造型浑厚饱满,黑釉光亮如漆,剔花技法娴熟,以黄白色的地子衬托黑色花纹,对比鲜明,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从其胎釉特征看,应是金代山西窑产品。以往由于种种原因,许多金代陶瓷被划归于宋代,从而认为金代陶瓷无精美之作。1949年以来,随着金代墓葬中大量陶瓷器的出土,人们对金代陶瓷的真实面目逐渐有了清醒的认识,墓葬出土实物和窑址出土标本证明当时北方的定窑、耀州窑、钧窑、磁州窑、淄博窑、大同窑、浑源窑、介休窑、长治窑等到了金代仍在继续烧造,产品各具特色,且不乏精美之作。

  5.【折沿缸】折沿,陶瓷容器口沿形式之一,造型为直口,向外翻折出一周或宽或窄的沿,一般都有一道较硬的转折线。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盆即有所见,历代盆、盘、瓶、罐等器上亦较为多见。



   【清五彩三国人物纹折沿缸】

   6.【方形缸】



   【宋代 汝窑开片方形缸】
   【规格】长23cm ,  宽14.5cm ,  高11cm。四足。

   7.【六方形缸】

           


      【清 青花麒麟纹六方形画缸】六方形画缸,专供储放画轴之用。造型大方。外壁青花绘麒麟纹和海水波涛及祥云纹。

   8.【龙缸】缸上绘了龙纹,故名龙缸。据《景德镇陶录》载,洪武就设有龙缸窑,宣德时曾达32座之多。就传世实物看,宣德、正统、嘉靖、万历等诸朝都有龙缸存世。宣德官窑龙缸,这种缸敞口斜壁,“口高比”较大,这一器型一直延续到万历以后还有烧造。



   【清乾隆五彩镂雕龙凤呈祥纹内胆缸】缸口径34。5厘米、高30厘米。胎体略重,瓷质精细。装饰工艺以镂空为主,结合园雕、捏雕、堆雕等技法,在陶瓷坯体上把装饰纹样外雕通,以凸出“龙凤呈祥”纹饰,並缸内配以内胆,器形端庄规整,俗称“龙缸”。然后施上古色古香的五彩釉料,入窑烧制。这种传世镂雕龙缸官窑大件稀罕,异常名贵。 

   9.【卷缸】(juàn )口径多在20至30公分,多用在书房放书轴画卷之类,故名卷缸。



  【粉彩小卷缸】整体看器型,胎骨,釉光,彩料,绘画,为二十世纪初日本粉彩缸。

   10.【案缸】体型娇小、把玩于案头掌中的文玩之物,因器型如缸,俗称案缸,实际是文房用品,主要见于康熙前后。

           


                【青花人物案缸】

   11.【盖缸】器身如缸,上置一盖,故曰盖缸。盖缸由于体型饱满,相对容积较大,十分适合存放什物,民间较为流行,故宫也有藏品,当为官窑,可见使用范围之广。清末小型盖缸多用来盛砂糖,倒成了家家户户厨房的必备品了,老百姓因之习惯称其为糖缸。

           


     【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盖缸】故宫博物院藏品。
   通高23.7cm,口径23.1cm,足径14.2cm,直口,深腹下敛,圈足。器盖平顶,丰肩直壁,平折沿,上有环形抓钮,子母口。

  12.【花鸟缸】绘花鸟图案的缸。



  
   13.【鱼缸】装活鱼的水缸。


            


               【景德镇窑变鱼缸】

   14.【高脚鱼缸】

            


  

  15.【紫砂鱼缸】




  16.【粉彩开光六角形缸】




   17.【五彩六角形缸】
  

    十五.【绣墩】又称坐墩,因常有铺锦披绣的,故亦称“绣墩”。它是中国古董家具凳具家族中最富有个性的坐具,圆形,腹部大,上下小,其造型尤似古代的鼓,故又叫“鼓墩”。墩与凳同义。绣墩的历史非常悠久,据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介绍:“腰鼓形坐墩,是战国以来妇女为熏香取暖专用的坐具。”唐代以前人们一般席地而坐,家具多为低型,唐以后起居方式改为垂足而坐,家具也随之变为高型,绣墩作为垂足而坐的一种家具形式也由此而产生了。到了唐代,受佛教莲台影响,唐代妇女坐具多作腰鼓式,称为“基台”或“荃蹄”。这些坐具在宫廷中使用,上覆盖绣帕一块,故又称“绣墩”。经宋代的沿袭,至明清,绣墩已成为一种坐具。为凳子中的佼佼者,不仅灵秀,而且富丽。
    绣墩具有古雅之趣,它在造型艺术上更是千姿百态,座面的式样除圆形外,有海棠、梅花、瓜棱、椭圆形等。绣墩又有开光和不开光之区分,开光有五开光、六开光。不少绣墩上下两头各做出弦纹一道,雕击鼓钉,既简朴又美观。  

     


   1.【清雍正粉彩博古图绣墩】高22.2cm。
    瓷质绣墩,圆形,腹部浑圆,绣墩面留有钱币形孔,底部中空,器形敦厚。通体粉彩装饰,绣墩面绘仿绣帕粉彩花卉锦,近足部亦绘相同纹饰,腹部绘有四组博古图,花瓶、古籍、书卷、盆景等。

               


     2.【清乾隆斗彩荷莲图鼓丁绣墩】
       【文物现状】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52.9cm,面径31cm。 
    墩面径、底径相若,器身长圆,呈鼓形,有四云头形镂空装饰。墩面为紫地轧道粉彩装饰,其中心为天蓝地斗彩装饰。器身大面积的荷莲纹为蓝地斗彩加绘粉彩,釉上填矾红、绿、蓝、白、紫、青花等彩料。上下各有一周紫地金彩鼓钉。

           


    3.【清黄地粉彩花卉鼓凳】高45.5cm。
    鼓形凳。平面、短颈、鼓腹、撇足。凳面中心饰描金铜钱形孔,腹部等分三枚铜钱形孔,胫部对称两如意形孔。凳面口沿、颈部绿地粉彩加墨彩卷叶花卉,凳面、凳壁黄地粉彩复墨彩花卉,两条飞龙穿行其间。器物造型别致,色彩鲜艳醒目。



    4.【明青花龙凤穿花鼓墩】此器木腔鼓造型,平顶微凸,弧腹中空,上下彭牙上做两道弦纹。鼓墩又名“绣墩”、“坐墩”,因它仍保留着鼓的形状,故名。此鼓墩造型小巧别致,为观赏所用。器身釉面洁白光滑,青花发色淡雅柔和。鼓墩顶部有铜钱状镂空,上绘蝙蝠纹。立侧上下绘云肩,中心为龙凤穿花图案,凤凰顾首飞舞,姿态翩翩,神龙健硕,令人生畏。器底有钴料书“大明成化年制”楷书款。

         


                5.【清青花缠枝莲绣墩】鼓状六角。

             


      6.【清中期粉彩绣墩】六角近圆形,色彩鲜明。



   7.【月白釉大型上下鼓钉加铺兽紫砂绣墩一对】
      民国。规格:高57CM左右,腹径约38CM。做工讲究,上下鼓钉纹,带开窗铺首,制作大气精美。

  十六.【枕】俗说枕头,睡觉用。考古表明,最古老的枕头是天然石块,并逐步扩大到木、玉、铜、竹等。在中国古代数量最多的是陶瓷枕。瓷枕最早出现于隋朝,唐代大量生产,两宋及金、元时最为鼎盛,明、清渐次衰退。
    陶瓷枕分脉枕、生活用枕、(此类最多)尸枕。(殉葬用)唐代枕形体较小,以长方形为多。宋代南北窑广为绕制,造型丰富,有长方、腰鼓、云头、花瓣、椭圆、八方、银锭、鸡心、婴孩、卧女、伏虎、双狮等形式。尤以磁州窑枕数量多,彩绘生动,生活气息浓郁。宋代枕身有长达40厘米以上者。

    1.【卧女枕】



   【磁州窑卧女枕】此枕胎质细腻坚硬,白地黑花。整体为一横卧仕女形象。头后有发髻,面部丰满,细眉如月,微微含笑。两臂斜曲,右手垫头,左手托枕面,状如平板斜盖在侍女身上。两腿自由弯曲,作卧息状,姿态恬静,表情悠闲。

   2.【鸡心枕】枕面鸡心形,故名。



  【宋磁州窑仙鹿献寿鸡心枕】
   年代:北宋 。
   高7.2厘米,宽15.3厘米。

  3.【银锭枕】枕作银锭式。中间束起,故又叫束腰枕。



    【三彩银锭枕】宋,长17.5cm。此枕作银锭式,通体施二彩釉,色泽斑斓,如映日之霞,变换万千。枕面刻有乾隆五十三年御题诗一首,证明此枕为乾隆皇帝珍藏御玩之物,名贵异常。《清档》中载,清官瓷器镶口、刻字皆由造办处玉作承办,此枕刻字技法与风格皆类玉器御题诗文,字口整齐,三彩原已开片的釉面毫无崩落现象,工艺之精难,极为少见。宋三彩是宋、金时期在唐三彩、辽三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低温铅釉,河南诸窑及河北观台窑都有烧制,其品种各异,色彩缤纷。
  估 价::80万元。

  4.【八方枕】传统枕式样,枕面为八方形。画面构图并不固定的,有的一花居中,辅以花叶;有的一枝两花,左右对称;有的一枝斜插于枕面。形成了产品的多样性。



   【磁州窑白地黑花八方枕】宋,高12cm,枕面长32cm,宽23cm;底长31cm,宽21.5cm。
  枕八方形,面、底出沿,枕壁棱角处有八条竹节状突起,背面有一通气孔,素底无釉。枕面白地上以黑彩描绘折枝牡丹一枝,并在花瓣、花叶上刻划出筋脉。枕面周边描绘黑彩边框。
  此枕采用的竹节出筋装饰是宋代磁州窑的典型风格,枕面画面精细生动,为磁州窑的高档产品。
  八方形枕是磁州窑常见的枕式,在窑址调查中发现有专门烧这种枕的窑。传世八方形枕的装饰纹样多为折枝花鸟、莲池游鸭、鸡、兔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5.【卧牛枕】

          


      【唐三彩卧牛枕】高6.3厘米,长12.8厘米。枕呈卧牛形象,下有平板,椭圆形枕面巧妙地置于牛背上。牛目圆睁,鼻孔张鼓,作喘气状,尾弯曲至左胯下,造型甚为生动。枕面中心为一菱形图案,四周饰以花枝叶蔓纹。通体施棕、黄、绿三色釉,晶莹光亮。这件三彩卧件枕不但处在瓷枕产生的早期阶段,而且造型鲜见报道,不失为一件十分珍贵的唐代艺术品。

     6.【椭圆枕】
  


   【宋白釉题诗枕】  
    宋代瓷器。枕长26、宽15、高11厘米。枕呈椭圆形,中部内凹。枕顶刻有南唐后主李煜完整的《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新(清)秋。剪不断,理还乱,便事(是)离愁,别事(是)一别(般)滋味在心头。”词前书“中吕调”。腰身饰印花缠枝牡丹图案。

  7.【荷叶枕】



  【 宋青白釉卧女荷叶枕】上为一片荷叶形,造型极为精美,艺术与实用紧密结合,是宋青白釉的代表作。 

   8.【猫形枕】



   【清代白地褐点彩猫形枕】

 9.【绿釉枕】绿釉枕是宋金时期比较流行的瓷器品种,尤以北方窑烧造较多,为低温铅釉。如河北定窑、磁州窑,河南鲁山窑、宝丰窑、禹县窑等均有制作。
     瓷枕是我国古代的夏季纳凉寝具,北宋张耒在《谢黄师是惠碧瓷枕》诗中说:“巩人作瓷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这是古人对瓷枕的赞美。



   【金代绿釉枕】

    10.【云头枕】云头,云状的装饰物。

              


    【北宋磁州窑白釉刻花云头型枕】
    【文物现状】:现藏首都博物馆。
    【简介】:高17.3厘米 宽28.3厘米长30.3厘米   
    枕面做成云头形,边沿翘起,以适合头的形状,枕面有六层刻花装饰,以弦纹相隔,手法粗犷,枕底无釉,有一孔。

      11.【腰圆枕】像人的腰圆形状。


   
   【定窑白釉剔花卷草纹腰圆枕】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枕呈腰圆形,枕面下凹,前低后高。

 
   12.【扇形枕】枕面扇形,故名。
  


  【绿釉扇形枕】明朝 。
      长 25 厘米, 宽 22 厘米, 高 11.5 厘米。

  13.【婴孩枕】枕形作婴孩状。



    【宋 定窑孩儿枕】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瓷枕造型采婴儿侧卧于榻上,头微扬、宽额、身硕、双手交叉为枕,两脚弯曲交迭,状极悠闲。左手执一状似彩球童玩,丝带贯穿,上下以蝴蝶结饰固定。婴儿脸部交待清晰写实,模样雅稚可人,衣饰以今日用语应是:身着长袍,外加背心,长裤,布鞋。背心前襟饰钱形纹,后背划牡丹,长袍下裳印圆形团花,衣袖长裤无纹饰,显示以不同布料缝制而成。榻周开光,印有龙纹,底平无釉,刻乾隆御制诗。 

  14.【如意枕】枕形作如意狀。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故称如意,俗叫“不求人”。柄端作“心”形。

                    


    【宋代磁州窑如意形枕】枕做如意状 枕下腰圆形,后壁一孔,枕面出檐,为如意云头形,曲线柔美。枕面褐色彩,彩上薄涂洁白化妆土,图案轮廓线和花瓣叶茎由尖状工具依枕形勾画剔划,呈褐地白花束莲纹,莲叶铺张,莲蓬饱满,莲花盛开,刻线娴熟流畅,褐白两色对比鲜明,图案清晰明快。其上玻璃釉光润亮泽,为宋代磁州窑瓷器中佳品。

  15.【双狮枕】



   【三彩双狮枕】
  时期:宋。
  尺寸:长21.5、宽6.5、高8.6厘米。
  此枕枕面为长方形,中心内凹,以单线刀刻的手法,勾勒出简单的折枝花卉图案,中部浮雕活泼洒脱的双狮喜球。通体又以姜黄、青、黄、绿釉装饰。釉面薄而不润,胎质粗松。从胎质、釉色、造型和装饰构图看,此枕带有金代的特征。工匠在刻纹塑形时,以简单粗犷的狮纹为主题,不求逼真,只是把握住神韵。线条刻画凝重而豪放,富有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  

  16.【伏虎枕】



   【磁州窑伏虎枕】枕呈卧虎形,四肢匍匐,虎尾盘身,虎爪前伸,拱背前抵,张口怒目,獠牙外露,造型生动逼真。虎背为椭圆形枕面,上以白地黑彩装饰,所绘纹饰笔法潇洒纵逸,极具自然气息,颇类文人画的笔墨情趣。

  17.【牡丹纹枕】



   【金三彩牡丹纹枕】藏于洛阳博物馆。半椭圆形,绘牡丹纹。


     18.【元宝枕】
  


  【辽绿釉印花元宝枕】

   19.【人物枕】



        人物枕上面图案。



             人物枕侧面。

   20.【马鞍枕】



   【清釉变壁裂纹马鞍枕】

    21.【六角形枕】

                     


      【辽三彩刻花六角枕】
      【文物现状】现藏台湾历史博物馆 。
      【器型规格】长36公分;宽 14公分;高 9.5公分。
    该件六角形三彩枕的形状,略呈梯形,只是在梯形的两腰部分,以折曲带有角度的线条代替直斜而下的线条,在十世纪以后由唐代方箱型枕发展而来的各种变形中,不算常见;同形瓷枕在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博物馆均有一件。 
    枕的边缘施以黄釉,彷佛构成一个框框,黄框中黑釉作地,上衬绿叶黄花。花瓣中心为黄色,瓣缘则敷以白色,似在模拟绘画晕染的感觉,并加以划花的线条强调其细部。黄釉框与黑釉地间,可见刻意留出的白色区域,似为修饰下方两角的锐利,增加整体圆润灵活的感觉。枕壁满饰印花菱格花纹,好似方形花砖,为绿色釉,釉下施化粧土。瓷枕底部未上釉,沿器缘可见八点支烧痕,胎质细软,触手平滑,呈淡红色,似乎也上了一层薄薄的化粧土。枕后壁有一孔,此为空心器物上常见,用以防止烧制时产生断裂。 

     22.【建筑枕】是从箱形枕分化出来的一类枕式,它以建筑物作为枕座,上置枕面;初始现于五代,而以元代所制品位为高。 
    在这众多的瓷枕中除白地黑彩枕、人物枕、动物枕、文字枕外以建筑为模本的建筑形枕数量为少,但瓷枕造型却是最富创造性的,其制作质量非常高超,为我们提供了古代建筑的实物例证。



   【青白釉透雕人物建筑枕】枕通体呈楼台形,透雕而成,枕面前低后高四如意云头形,下有底座,两周边绕以菱形透雕纹回廊,前后厅堂、回廊共塑男女十八个人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影青釉色光滑如玉,是一件罕见的艺术珍品。

    23.【半椭圆枕】

    


          【汝窑半椭圆枕】
 


   24.【紫砂彩绘娃娃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瓷器的器型名称—— 缸
中国陶瓷历史文化简述(21):杯和盏——常见器型辨识(8)
去年中国瓷器十大高价排行榜_陶瓷文化_中国陶瓷网
只有它能与宋汝窑三足奁、明成化鸡缸杯相提并论
清代青花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