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茶马古道(134)彩凤桥·顺荡古关

茶马古道(134)彩凤桥·顺荡古关


 
 
 
 

 
 
    沘江是澜沧江的重要支流,金沙江在石鼓拐弯后,沿澜沧江并行169.5公里的沘江成为三江并流最东侧的江河。沘江上下分布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五大古盐井,铅锌银等有色金属储量丰富。客观上滇藏茶马古道并非一条,在三江并流区域依托地形呈条状分布。自古以来,沘江盐马古道是滇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滇藏茶叶贸易也与此息息相关。沘江上因此留下了各式建筑类型的桥梁,堪称“古桥梁艺术博物馆”。2013年,沘江古桥梁群被列入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云龙县顺荡村的彩凤桥,是一座至今有370年历史的风雨桥。彩凤桥两端桥墩为砌石与伸臂木梁结构,支撑为45°木拱和悬拉柱双重结构的木桥,结构独特。顺荡村处在云龙与兰坪的交界地带,是五大古盐井最北端的一座盐井,为“五井”井盐外运的要津。上游区域为古代兔峨土司领地,至清代归丽江土司所辖,前后有五百年的历史。顺荡盐马古道上的彩凤桥,是北上兰坪、鹤庆、丽江、剑川、西藏,通往印度的必经桥梁。 
 
 

 
 
 
 

 
    彩凤桥地理坐标:N26°05′36.09",E99°26′05.63"
 
 

 
 
 
 

 
 
 
 

 
 
 
 

 
    45°木拱,与桥身内上横梁形成拱形支撑,上横梁是整个桥梁中最粗的一根梁,竖向特别宽,有良好的抗弯性能,是沘江流域风雨桥最大的特点。
  
 

 
    上横梁嵌入多根榫卯结构的悬拉柱,吊住桥面下的横梁,防止过长木材受重后产生弯曲形变。类似悬索桥的力学结构。
 
 

 
    桥墩部分的伸臂梁,不是简单堆叠,通过木拉杆榫卯连接成一体,下部有斜梁作45°支撑。最外端的45°斜梁向上升过桥面,连接上横梁成拱形支撑。
 
 

 
 
 
 


 
 
 
 

 
    顺荡古关口
 
 

 
 
 
 

 
 
 
 

 
 
 
 

 
 
 
 

 
 
 
 

 
 
 
 

 
    庙中只遗存一只石香炉。
 
 



 
 
 
 

 
 
 
 

 
    沘江上游有色金属长期大规模无序开发,造成严重污染,昔日碧篮的江水变成一条泥浆河,重金属超标,江水已不能饮用。顺荡村民用盆接雨水饮用,水盆后面的老屋有类似傈僳族、独龙族生活方式。 
 
 

 
 
 
 

 
    沘江盐马古道,翻过兰坪分水岭,就是沙溪。由沙溪过狮子桥,经剑川至丽江(上为狮子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在你在丽江已看不到外国背包客,因为他们都去了这个地方
大相岭茶马古道上的铁索桥
南行的茶马古道
盐井,西藏茶马古道上活着的遗迹
饱经沧桑的云南驿马帮
千年茶马古道入梦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