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历史典故心解(034)

中华历史典故心解(034)

 


034.先忧后乐:忧乐圆融,以天下为己任 

【出处】(汉代)刘向《说苑·谈丛》。

【释义】忧:忧虑;乐:享乐。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历史典故】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一生功绩卓著,成绩斐然,做了很多为民众所称颂的好事,深受百姓的爱戴。他重视教育,无论到哪里为官,他都十分热心兴办学校,培养人才。

一次,他的朋友滕子京被贬到岳州当官。此处有一名胜,叫岳阳楼,始建于唐朝,到了宋代已经破败不堪了。滕子京到达此处后,重新修复了岳阳楼,范仲淹受他所托写了一篇《岳阳楼记》来记颂这件事。

范仲淹在文章中写道:“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的表现与被贬官的人和失意的文人的态度不同,是什么原因呢?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君主担忧。这样看来是在朝廷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心解】

范仲淹年写《岳阳楼记》时已经58岁,被贬谪多次。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始终都没有懈怠“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使命。现在有太多的人,他们的关注点总是集中在个人利益上,忘记了自己是国家的公民,忘记了对于国家应该有那种关切之情。顾宪成的名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是一个口号,更应该成为我们真正实践的目标。胸怀天下的大气,“先忧后乐”的悲悯之心,是我们应该具备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及译文——文言文翻译阅读学习网
滕子京的忧乐情怀
寸怀如春风 思与天下芳:心忧天下的范仲淹
《岳阳楼记》诞生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萌芽地
人在旅途之《高山仰止岳阳楼》
岳阳的岳阳楼的历史典故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