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祖国风光(4685)宁德大黄鱼之乡

祖国风光(4685)宁德大黄鱼之乡


  


  素有“中国大黄鱼之乡”美誉的福建宁德市,东临东海,与台湾隔海相望,南接省会福州市,北接浙江,是福建离“长三角”和日本韩国最近的中心城市。土地面积1.34万平方公里,直接相邻的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拥有世界级天然深水港三都澳三都澳官井洋大黄鱼养殖基地。

 

      进入宁德市内。


国家级大黄鱼原种场。





  

       大黄鱼博物馆。

 





    大黄鱼的悲歌   正是由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敲罟作业”竭泽而渔的超强度围捕,且捕捞的多是洄游到内海产卵的生殖群体,至70年代末浙江大黄鱼资源率先枯竭,福建由于当时特殊的台海关系,资源得以幸存,但随着80年代两岸关系的缓和,福建大黄鱼资源随之剧减,到80年代中期闽东渔场已形不成渔汛。

 

 

 




















 
 大黄鱼人工养殖 在三都澳的茫茫海域上,海上渔排网箱养殖区渔户相连,海风吹过或船只驶过,渔排随波荡漾,形成了中国最大的大黄鱼网箱养殖基地。
    大黄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1991年,大黄鱼人工养殖在宁德三都澳获得成功。年产量居中国首位。出口市场遍布欧洲、美洲、东南亚、澳洲、非洲等28个国家和地区,大黄鱼“畅游”全世界。

 

 

 “大黄鱼之父”刘家富  位于蕉城区三都澳的国家级大黄鱼原种场,有一位七旬老人,他简朴的穿着,很可能被认为是一位老渔民呢。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大黄鱼之父”。

    刘家富1969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学院,他出身于贫苦渔民之家,对大海和鱼类有一种说不尽道不明的感情。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过度滥捕,闽东大黄鱼出现了濒临绝迹的状况。刘家富深感忧虑,“小时候跟着父亲出海,经常可以听到一种像青蛙的叫声,父亲告诉我那是大黄鱼在洄游产卵期间的叫声,看到成千上万条鱼儿从网中到进渔舱满载而归,那情景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可是后来眼看野生大黄鱼逐年减少,心里着急呀!”回忆起闽东大黄鱼由盛转衰的情景,他总有无尽的惋惜。

  1981年底,刘家富主动向组织要求,带着几大缸的鱼类标本和几纸箱鱼类养殖资料,到了原宁德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数十年如一日,风餐露宿在育种场,废寝忘食在实验室里。在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1987年5月9日,用野生鱼培育的亲鱼20尾做分组催产试验,其中一组自然产卵了,并于当年育出第一批7374尾鱼苗;紧接着的5年科技攻关,一道道技术难题都被攻破,1990年终于实现了百万尾规模的大黄鱼全人工批量育苗,首创人工批量育苗的核心技术。

    为了大黄鱼,刘家富付出了无数艰辛的汗水,他的妻子、女儿也跟着吃了不少苦。他的妻子长年病瘫,有一段时间,因为大黄鱼试验正处于关键阶段,他只好把妻子寄在医院,年仅6岁的独生女儿常常跟着他随船奔波。搞标志放流时,在海上一连几个昼夜,船在风浪里颠簸,孩子连黄胆都吐出来了,哭喊着要回岸,可是刘家富为了实验数据的精准,狠狠心就是不叫返航。
   如今已光荣退休的他,始终没有忘记身为水产科技专家的职责,他把推广示范水产科学技术和传授病害防治知识视为己任,尽心尽意为群众服务。他也因此被当地渔民称为“大富大贵之星”。(摘自宁德网)
 










 
  大黄鱼人工育苗     

通过人工育苗的途径保住了大黄鱼资源。  
     大黄鱼属于中下层洄游性鱼类,要解决人工繁殖问题难度很大。 1985年,刘家富开始保活驯养150~200克大小的野生鱼。到1986年春季,大的已超过500克,有的已经成熟了。他就用这些鱼进行人工催产试验,其中一尾还产了卵,但因为雌雄大黄鱼亲鱼发情效应不同步,所产的鱼卵没有受精。刘家富并不气馁,1987年春继续进行催产试验。他挑选了10对大黄鱼亲鱼进行人工催产,而从其中1对成功地获得了几万颗受精卵,最终育出了100多尾全长20毫米以上规格的鱼苗,首获大黄鱼人工培育成熟亲鱼与人工催产成功!
    “这100多尾鱼苗,量虽很少,但却是质的飞跃,因为这是全人工育苗得来的。”有了人工培育成熟亲鱼与人工催产的全人工繁殖技术,就有了大黄鱼“香火传承”的保障
 

             



      
大黄鱼人工育苗场。

 



  

 

过滤海水用的设备。

 

                     福建省著名商标——宁德大黄鱼

 药残隐患、注水染色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影响大黄鱼养殖生产的隐患。

宁德市大黄鱼协会在全市所有出口的大黄鱼上使用“宁德大黄鱼”地理标志,并在内销优质产品中推广使用,品牌占有率不断提高,同时开展了行业自律活动,获得业者的认可。



      大黄鱼又称“黄花鱼”、肉质鲜嫩、蛋白质高、胆固醇低,又披着一身“黄金衣”,寓意吉祥,因而成为市民们的餐桌常客。

大黄鱼体内含有一种黄色色素,该色素见光会被分解,因此起捕大黄鱼必须在晚上。白天捕捞的话,大黄鱼周身褪呈白色。

市民挑鱼时要讲究四“不要”:“身材”太差(即肚子太大)的不要、长太丑(即色泽黯淡)的不要、眼瞎的不要、畸形的不要。

市民买鱼要多看鱼体征:“体表:体态匀称,鳞片紧贴较完整,金黄色泽越亮越好;鳃:鳃丝清晰,呈鲜红色,黏液透明;眼球:眼球饱满,角膜清晰,要透亮,不新鲜的,眼球会凹进去;气味:具有大黄鱼固有气味;肌肉:坚实,富有弹性”。



大黄鱼之乡空气清新、环境美极了!





壮观的三都澳海上渔城




 







   

      


   
宁德市区街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福建刘家富:七旬“大黄鱼之父”愿造福世人奋斗终身
宁德大黄鱼
一生只为“一尾鱼”
不能人工养殖的常见海鱼种类
悟空问答
30亿尾市场容量如何挑选优质苗?“大黄鱼之父”刘家富为你支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