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鉴赏之 明清官窑瓷器补篇(十六)

76清雍正 粉彩蝶恋花图碗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6厘米  直径12厘米

此碗口微微外撇,弧腹,圈足,器形端庄秀美,胎体坚细,白釉滋润匀净。碗外壁以粉彩绘数朵红白小花,粉嫩可人,内外壁均彩绘飞蝶。画者力求以纤细的笔触、丰富的色彩表达物像的自然美,尤以两只在留白处划出的蝴蝶最为突出,蝶翼描绘栩栩如生,灵动超凡,宛如一幅精美的工笔画。大片的留白营造出别开生面的画面,如闻清香,如沐春风。此器构图新颖别致,精美绝伦,淡雅柔和,臻于至美,为传世清代粉彩瓷上乘佳作。底书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HKD 1,200,000

77清雍正 白釉胭脂红凸雕夔凤纹碗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10.8厘米  直径22.2厘米

此碗造型及装饰风格与首都博物馆藏清雍正胭脂水福寿碗相似(参见《官窑名瓷》,页142,图141),传世罕见。

碗形硕大,白釉润泽,外壁腹部中央凸印一周夔凤纹,以胭脂红釉装饰,简洁大方。胭脂红色在洁白细润的胎釉映衬下,清新雅致,别具风情。

参阅:《官窑名瓷》,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年,页142,图141

HKD 1,200,000

78清雍正 斗彩竹石纹盘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直径20.7厘米

此盘敞口,浅腹,圈足,盘心光素,外壁则以斗彩装饰,绘两组竹石纹,青翠的竹叶密集地分布于口沿处,似随风摇曳,姿态翩跹。竹荫下,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干和挺拔而出的竹笋错落于山石间,几株灵芝点缀其中。竹石绘于一处,令人不禁想起郑板桥诗中的竹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其坚韧顽强之精神,令人叹服。

此盘以青花勾勒竹枝、竹叶之轮廓,内填绿、赭两彩,轮廓勾画极具韵律,流畅柔和,填彩灵动,增加了竹枝、竹叶的质感。而山石嶙峋之感,则以浓淡不一的青花表现出来,画面清新自然。而灵芝之色,与竹石色彩对比鲜明,如画龙点睛之笔,使整幅画面更为灵动。盘底中心以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此盘无论在绘画风格、绘制手法,还是竹石之题材方面,都可见雍正一朝瓷器文雅隽永的气质。据雍正一朝的《活计档》记载,清世宗对于造办处做活计的要求大多为“细、薄、素、文雅、细致、秀气”。此盘胎质细白坚实,釉质温润莹亮,斗彩运用精妙,纹样舒朗清爽,设色清新柔和,填彩技法留有康熙遗风,为雍正朝斗彩佳品。

HKD 900,000 

79清康熙 绿地青花黄彩赶珠云龙纹大盘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6cm;直径32cm

盘敞口,浅壁,大平底,圈足。胎质细腻白晰,釉色莹润透亮,内外壁绘青花留白云龙,之上再以黄釉装饰,之后通体照一层绿釉。青花发色艳丽却无骄奢之感,绿彩莹碧却显英武之气。所绘纹饰火焰腾龙纹与十字祥云纹,烈焰翻滚间,腾龙奔驰有力,盘心潜龙在天,龙身成“弓”形,身姿矫健,眼神犀利如锋,形态凶猛,极具康熙朝之威严霸气。内外壁绘双龙戏珠纹,画面端庄又不失灵气,富有线条装饰美。

此品造型厚重,所绘龙纹神气十足,气魄宏大,是清康熙时期水平高超的杰出作品。佳士得香港2003年春拍编号574清康熙青花绿釉耀龙戏珠纹盘与此盘可作比较。

参阅:《天津博物馆藏瓷》,文物出版社,2012年,页150,图127

HKD 1,800,000

80清雍正 粉彩百鸟图罐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 六字二行楷书款  35厘米

本品唇口短颈,丰肩硕腹,下收至底,整器造型健硕,雄浑大气。罐通体以施白釉,光莹润泽,肩腹主体通绘百鸟朝凰之图景,其中罐腹底处蔓生一株生于石间的茶花,红色翠竹长于景后,枝叶繁茂,蜿蜒成林,布满整个器身,凤凰站于奇可上,回首盼鸣,右方有一大牡丹争奇斗艳,喜鹊及其他飞鸟下降于枝头休憩,或于空中飞舞,坡地之上及山石之间还有小草、小花掩映其间。

HKD 600,000

81清乾隆 粉彩花卉纹菱形盖盒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6厘米  20厘米

该器通体施绿松石釉,底部有描金篆字“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识。上盖和下盒皆用红、金二色勾勒缠枝蕃莲,盖心绘团寿太极纹,为类似器型之罕见。所有花草用突起线条绘就,使整个画面凹凸有致,具有鲜明的立体层次感。与其他粉彩盖盒不同的是,此品画工尤精。花草枝蔓舒卷自如,设色淡雅清新,浑身散发浓厚的西洋气息,极富盛世通达的时代印记。故于华贵中见清雅,乃是粉彩器物的极致。

HKD 300,000

82清雍正 斗彩梅鹊报喜图卧足杯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  直径6.9厘米

此杯青花绘画巧妙,难能可贵。斗彩瓷多以青花描绘纹饰之轮廓细线,后于框线中填彩,然匠人于此杯上以青花迭画,绘出浓淡肌理,并增添立体感,如杯上鸟躯所现。如此简单而雅致的装饰风格,反映出雍正帝的品味。

自宋伊始,花鸟题材常见于瓷上图纹,但如现例喜鹊空中飞翔,骤降报佳讯,则并不常见。可比较上海博物馆藏一盌,其上描绘之燕子转首朝下,类同此杯,刊录于《中国陶瓷全集》,卷14(上),上海,1999年,图版191

RMB 6,040,000

83清雍正 斗彩加粉彩云蝠图小杯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  直径6.8厘米

此斗彩云蝠杯,巧妙运用之深浅三色之绿彩及不透明蓝彩,有别于一般斗彩器,尤为珍贵。欧洲进口之釉上蓝彩首见于康熙年间,直至雍正六年始能自力调配釉方,然釉上蓝彩多施用于五彩器及珐琅彩瓷,斗彩尚以釉下青花为多,少见施用釉上蓝彩者。传统斗彩色调,可参考一件雍正祥云赏瓶,售于香港苏富比201048日,编号1862

蝙蝠祥云纹饰,意喻“鸿福齐天”之赞贺,“云”音类“运”,并为造雨之源,属祥瑞之意。吉祥彩云,常作灵芝云头造形,取自同为灵芝形之“如意”,寓意所愿如意。

RMB 3,160,000

84清雍正 斗彩一路连科图卧足杯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  直径8厘米

鹭丝与莲花相配之图样,为“路”与“连”谐音,表示科举仕途顺利。古时科举时代士子为求功名,特别喜爱一路连科题材之装饰。“一路连科”通常被用作瓷器的一种装饰纹样,在器身上画一只鹭鸶和莲花,取鹭与路、莲与连谐音,故名。一路连科是对科举时代应试考生的祝颂语,清代瓷器上多见,为吉祥图案。

此杯体现雍正帝对于雅器搭配如画纹饰之追求及钟爱。花鸟绘画始自宋代,十五世纪初,方被应用于瓷作。斗彩技法以青花作纹饰框线,复填入彩釉,尤能呈现花鸟绘画之真髓。

RMB 2,440,000

85清乾隆 粉彩墨书御制诗圆笔筒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直径10.2厘米

此件笔筒应属一套五件之一,其上各书六首诗章。此套笔筒之一藏于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曾展于《华丽彩瓷:乾隆洋彩》,台北,2008年,编号58。此件笔筒所题之诗,乃乾隆帝所作〈夏兴三十首〉之首六诗,载于《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钦定四库全书本,卷30,页67。乾隆作序于1737年,由此推算作诗日期应早于1736年登基时。

记年乾隆丙辰夏月(1736511日至86日),钤“乾隆宸翰”、“惟精惟一”(出自〈大禹谟〉,《书经》)。

此处诗句亦可见于国立故宫博物院藏一对壁瓶及清汪由敦书御制夏兴诗轴,编号中瓷005402及故书000561

此套笔筒可能造于乾隆七年,但可以肯定不晚于十七年。据造办处档案,十七年时,乾隆皆曾诏命使用在位后所作之御制诗词,而非亲王时期《乐善堂全集》所录之篇章,见嵇若昕,〈从文物看乾隆皇帝〉,《乾隆皇帝的文化大业》,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2002年,页233

近类题御制诗文之笔筒,可参考香港苏富比之一例,1996115/6日,编号921;还有两例器形及尺寸均相近之作例,以矾红书诗句,曾展于《孙瀛洲捐献陶瓷展》,故宫博物院,北京,2003年,编号161162;还有一件笔筒售于香港苏富比201148日,编号2809

RMB 13,840,00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堂佳器-黄民三博士珍藏瓷器专场|香港华辉十周年2018春拍
保利香港春拍 | 乘物游世——明清瓷器欣赏
明清·瓷器琐录(三)
瓷器拍卖|台北故宫春拍,珍品频出,再创新高?
元青花釉里红很少见,原因是什么?
明、清瓷器鉴定要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