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鉴赏之 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二十六)

136清道光 胭脂红轧道四面开光粉彩碗


款识:“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直径14.8厘米

碗敞口,深弧腹,底承圈足。其内以青花修饰,碗心月华璎珞纹搭配,内壁并配以博古图。外壁胭脂红地轧道工艺,上施粉彩折枝花卉,寓意“锦上添花”;四面开光,内粉彩绘博古纹饰,底落“大清道光年製”青花六字篆书款。

开光又称“开窗”,为瓷器装饰构图方式之一;即在器物的显著部位以线条勾勒出圆形、方形等形状的框架,框内绘各种图案,起到突出的主题纹饰的作用。这种装饰方法如同古建筑上开窗见光,故名。南宋吉州窑、金代耀州窑及金、元磁州窑等瓷器上普遍采用开光装饰。元、明、清景德镇瓷器上大量运用开光技法装饰画面,品种有青花、五彩、斗彩、珐琅彩、粉彩等,官窑瓷器上更为普遍。开光装饰技法使器物更具有整体性、连续变化的美感。此碗造型规矩,工艺考究,设色艳丽,绘画细腻精湛,当为道光朝一代佳器。

来源:邦瀚斯

参阅:《明清瓷器纹饰鉴定·博古文字卷》,铁源(主编),华龄出版社,20055月,26页,图46

RMB 800,000

137清康熙 素三彩暗刻龙纹山石牡丹图大盘 (一对)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直径32厘米

巴黎苏富比,2009-12-18Lot220拍品。 素三彩是一种低温釉上彩瓷,主要特征是器表纹饰不施红彩,显得素静优雅。因在我国的传统习惯中,将非红色称为素色,所以“素三彩”的名称是依据我国传统习惯而定名的。“素三彩”中的“三”字,是形容词,形容“多”的意思,也就是说在一件器物上,不一定施三种彩,凡是没有红彩装饰的多色彩瓷,都可称为“素三彩”,但一般也以黄、绿、紫三色为主。

从目前的考古资料和实物资料的结合证明,明代成化时素三彩已烧制,嘉靖、万暦时已取得一定成就。到了清代康熙时,在明代的基础上进一步髪展,成为康熙时期很有代表性的特色名品之一。雍正以后各朝很少烧制,直到晚清光绪年间又大量仿制康熙素三彩。

素三彩在明、清时期的景德镇均有烧造,其中康熙朝的成就更胜一筹,有白地、黄地及墨地素三彩等品种,特别具有代表性的是白地暗刻龙纹素三彩它将釉下暗刻与素三彩完美结合起来,是康熙朝首创。广泛用于宫廷祭祀、丧葬等重要场合。它的基本制作工艺是先在素胎上刻划纹饰轮廓线,施釉后经高温烧成白釉暗花器,然后在高温烧好的胎体上填绘图案,入窑低温二次烧造而成,工艺繁复,风格朴素清新,传世品图案中以折枝花果纹、山石牡丹纹等为主。

该对素三彩盘撇口,浅弧腹,大圈足。胎质坚硬细腻,造型典雅俊秀,器内、外均施白釉,釉质光洁。纹饰分彩釉填绘和釉下暗刻两个独立系统。盘内双圈内釉下暗刻云纹,盘边以一圈暗刻的花卉纹为装饰,盘内在暗刻的云纹和花卉之上以娇黄、嫩绿、绛紫等诸彩绘制山石牡丹纹。花卉姿态生动传神,花朵饱满,枝叶繁茂,画法工谨细腻,牡丹芬芳盈枝,风姿绰约。用色丰富多变,诸彩柔和,尤其是山石和花瓣纹饰中所用的湖水绿色,淡而娇嫩,素雅恬静,非常莹澈,在康熙素三彩中最具特色,十分少见。

盘外壁暗刻龙纹样,龙纹穿于云纹之间,张牙舞爪,神态凶猛。其姿态凌空而起,龙体矫健,龙爪锋利,昂首怒视。龙纹刻画得十分细腻,其鳞片颗粒可见,刻工也是娴熟流畅,状物有神,所见诸龙苍健凶猛,气势恢宏,方尺之间,气贯千里。这类云龙纹装饰多见于青花式样,暗刻手法比较少见,弥足珍贵。在釉下以暗刻的方式表现龙纹,这一反传统的以龙纹为主题纹饰的做法,装饰别致,匠心独运。因为在明清两朝,龙纹大都用作主题纹饰,此碗却将其用作辅助图案,在代表富贵的牡丹花叶间显示皇家龙纹,使得官窑瓷器装饰手法更加丰富夸张,为官窑瓷器增加了新的表现手法。

晚清《饮流斋说瓷》中记载,素三彩“同一年代而三彩之品视他彩乃腾踊百倍。”可见这一品种的珍贵。而此盘器型规整,釉色匀净,纹饰刻划精细,笔触流畅,暗划纹饰与彩色山石花卉结合交相辉映,显得富贵吉祥,华美之中又不失威严,典雅别致,是一件十分珍贵的康熙朝彩瓷精品。盘底双圈内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字体秀劲挺拔,笔锋犀利,书写苍劲有力。

RMB 1,495,000

138明嘉靖 青花龙纹六方罐


款识:“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26厘米

罐呈六方形,唇口,短颈,鼓腹,自肩部沿六棱而下,收成六方形圈足,口足相若,圈足露胎。罐颈部以青花为地留白绘卷草纹,肩部饰团花,腹部六面分别绘画立龙穿花,六面每面龙纹形态不壹,于缠枝莲花中穿梭,或升或降,活灵活现。罐底近足部处则绘有壹周变形莲瓣纹饰。全器胎体厚重,白釉泛青,底足胎、釉相接部分见有窑红,底部以青花书写“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两行青花楷书款,款识清晰。

嘉靖朝龙纹较其前朝相比已无彪悍矫健之势,多呈瘦削干扁之状。龙首上颚突出,鼻如猪嘴。该罐龙纹为五爪龙,五爪龙为宫廷御用纹样,“龙穿花”纹或又称“穿花龙”纹的表现形式为龙在花间穿梭,寓意王朝延绵昌盛。该罐六面龙纹,生动之余又不失皇家威严,纹饰绘制均以双勾勒法绘画轮廓,再以浓重的回青料在线内填色渲染色,蓝中带紫。

随着进口苏麻离青料的枯竭,嘉靖至万历年间,景德镇改用回青料,回青料据近年明代文献查考可能是西域或新疆所产。回青呈色为蓝中泛紫,非常明丽,被形容为“浓翠红艳”,青料纯凈超过明初苏泥勃青料,细腻而无渗青流散现象。罐为方形器,在烧造时容易变形,故其制作工艺与圆形器物相比则难度更高,有“壹方顶十圆”之说,而六方罐则更为难得。本品或为孤品,查阅公私收藏,仅见一件形制相近尺寸稍小的万历六方凤纹罐。(《中国名陶展 ·中国陶磁2000の精华》,图版94)上海博物馆另藏一例嘉靖青花龙纹方罐,其纹饰与本拍品一致,同为穿花龙纹。

参阅:《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明代官窑瓷器》,图版1-55

HKD 2,200,000

139清道光 仿官釉琮式瓶


款识:“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28厘米

本品为典型的琮式瓶样式,瓶体模印八卦纹。通体施仿官釉,釉质肥厚,开片交错迂回,形如冰裂,错落有致,古雅大方。底以青花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造型端庄,釉色纯美,开片饶有古韵,风姿绝佳,乃道光官窑守成之杰作。

琮式瓶是南宋官窑、龙泉窑烧造的一种瓶式,因其形自上古玉琮变化而来,故称琮式瓶。又因腹部有凸起的八卦纹,又有“四方八卦瓶”之称,是自雍正朝始的清代官窑传统品种。

来源:日本私人收藏;佳士得香港,201161日,拍品编号3713

参阅:《机暇清赏:怀海堂藏清代御窑瓷瓶》,林业强,2007,页172,图版45

HKD 1,300,000

140清道光 青花粉彩宝相花寿字象耳大瓶


款识:“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63厘米

瓶小口微撇,长颈,圆鼓型腹,圈足外撇,长颈处饰象耳,生动传神,整件大瓶造型大气恢宏,口沿处饰如意云头形制翻口;通体以青花加饰粉彩作饰,主题绘缠枝西番莲纹,并装饰寿字纹,构成福寿连年之意。瓶身下部通体面装饰西番莲托寿字纹,寓意吉祥长寿,永无穷尽,延绵万年。近足处绘制莲瓣纹,底部以篮彩绘制回纹一周,纹饰搭配工整。所绘缠枝西番莲花卉纹,婉转舒展,颇见柔美之姿。底部中央以写“大清道光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写款方式极为特殊。

大瓶以青花加彩的工艺技法,青花绘制流畅纤细,发色翠艳,粉彩填彩精细入微,发色娇美欲滴,给人以富丽堂皇之貌。

来源:欧洲私人藏家旧藏

RMB 1,035,00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叶佩兰细说粉彩 四 道光粉彩
嘉庆至晚清的粉彩瓷器及其仿品
叶佩兰细说粉彩(中) 中华博物 鉴藏讲座
清代雍正粉彩瓷考赏析
十二 2 清代各时期瓷器
清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粉彩瓷器鉴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