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如何面对死亡?——读《最好的告别》

这些天,读完了阿图·葛文德(Atul Gawande)写的《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完了之后,想了很多。

我们的社会文化(其实人类皆如此,我们尤甚而已)欣欣然生之旺盛,汲汲于攀之向上,所有的光鲜和赞美,都向着那些年轻蓬勃的、蒸蒸日上的事物与人物,或者,无限的怜爱和倾注,都是向着那些因幼小而无限的生命。

这些本来并不错,人类社会新陈代谢是规律,亦由此而前进。但是,生命过程的完整性却在一种有意识回避和无意识忽略中显得残缺,甚至救死扶伤也只是在技术上帮助人推开死亡,重获生命。至于生命为何要留驻,留驻了之后的意义,都让位于留住生命。

这也是没有错的,关键是,凡事皆有度,如果我们只关注生与成就,不去关注同样是生命过程不可能没有的衰老与死亡,便是一种过错——因为,不明便不会有认识,不认识清楚就会心有恐惧或心存幻妄,让人在生命最后一段茫然无知、不明不白地行走,明智如人类,本不该如此自欺的,更不该放任自己在一片懵懂迷茫之中撞向那无尽的死海。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端,一个人来是不可选择的,走也是不可选择的,是从物质到物质的一个过程,是凭借一个躯体在世界上走一趟的过程,是一条渡船把人从此岸度到彼岸的过程。到了彼岸,就得下船。这是必然,铁的律令。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以昏暗、阴凄、悲伤来渲染死亡来临的场景,故而除了宗教可以谈论死亡带来的结果和意义之外,大概没有哪一种传播会针对死亡而设,这就形成了大部分人不愿意去谈论它的默习。

人们对离开世界吝于言及的原因,一是因为不明,不知离开后会去哪里,又是怎样的一个状态,未知不可控,是人最不喜欢的状态;可控才不可怕;二是因为不舍,活着感知到一切的欢乐与痛苦,而这一切与“我”无关,这太不能接受了,会因此产生不舍和委屈,就像一个孩子在热闹的舞会正酣时被大人赶进了睡房(而且是永不会醒来)。三是不愿,因为人老了之后会生病衰竭,而死仿佛是生病衰竭带来的,那种生病衰竭的痛苦是人最后的折磨,随之而来的是死亡,因此,生病衰竭的痛苦就自然延续到死亡之上,痛苦也就与死亡同在。人不愿意痛苦是自然的选择。这三个因素,使得人最好不要去接触那些可怕的话题,因为那些痛苦仿佛会跟着这些话题一起来到。

        世界与“我”无关,是令人痛苦的想象。现场的存在感是人人喜欢的状态,“我”不能参与繁华与享乐,改变与影响,而归于寂灭虚无,那种不可想象的空洞如何是一个人的心可以承受的?

有时候死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病痛与衰老夺走人的生命的过程。迎接死的到来,残酷无比,它是现实可感的折磨,它剥夺人曾经品尝过的生趣,灯枯油尽地耗尽生命的力量,鲜亮华美变成暗淡丑陋,相比较一个好端端活蹦乱跳的生命瞬间丧失的剧变,人们怕的大概是慢慢消逝的抽离带来的与死亡靠近的恐惧。那是一种威慑,无法抗拒。

可是,不谈它不等于它不存在。死亡一直存在,强大地存在,不管人们是不是愿意面对它。

     宗教之所以能够持续地存于世界,恰是因为只有在宗教中才会谈论彼岸,并将向彼岸出发的过程精神化,虚幻化,让人在宗教灌注的信念里,产生一种被牵引的依赖感,从而忘却对死亡这一巨大空洞的恐惧。  

阿兰德波顿在《哲学的慰藉》里曾经描写过古代埃及人生命教育的一个场景:每次的宴会前,他们会令人抬着一个骷髅在宴会桌边周游一圈,以警示与宴的人们。这个情节我印象极为深刻,也为那种智慧幽默的方式莞尔。

世界之不可控,浩淼无界。人类科技发达往往使人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唯有对死亡一事束手无措,更令人觉得它可憎可恨又无奈,这大概是那无所不知的造物主给人的最后的警示,让人在最后一面墙壁前止住自己的狂妄,死亡带来的深不可测的无尽虚空,不管你曾经多么权势熏天,智慧超人,富可敌国,从此与你无关。这是造物主消弭世间峰谷的一个绝杀手段。而让人们承认自己无能为力,那又是多么痛苦!

从苏格拉底开始,无数的哲学家曾面向死亡进行了生的深刻思考。当然,因为死不可知,他们都说不出死是怎样的,但思虑的最后结果常常是生则重生,死方可安死。蒙田在他的《随笔录》里,他对人生其他命题诸如教育、爱情、真理、友谊、美德,也对死亡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思考,从人出生开始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思考它就是为了解答如何生。和很多哲学家一样,他强调以生的价值,于一定意义上消解死亡的终结意义,只是他更全面更积极也更真实。他的一个观点是乐于生的人才不会被死亡所苦恼,因为他如果乐于生,必定会获得圆满与安宁,面对死亡必也会安宁坦然。所以如何生,是对于死亡的一个应答。

      深入地想下去,乐于生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诠释。人活在世上,会要很多,每一次的获得都是生之乐的表现。勤于修炼是,奉献于世也是,贪婪无止也是。无所谓好与坏,而且,无论一个人怎样勤勉,修炼奉献和贪婪都是没有止境的,可是,如此无止境,却定会在死亡面前止步,世界之大,非一人之力可以覆盖,人之渺小体现在他对世界的影响力的极其有限,从时间到空间,再伟大的英雄和恶棍都是如此,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是一瞬。幻想永生,最有权势者和最卑微者一样无果,灰飞烟灭最终都掩入历史长空,不复存在,这也正是死亡的公平特性。

    而这一公平性,也就会使芸芸众生在虑及此事时稍稍平和些,少了些纷纷与抗争之气。恨人多怨己少,在此一抹平。——人心如此,即使不够明亮超然,但有此公平也是终点之公,可欣慰稍许。

     如若不贪于永存,不贪于尽获,不贪于被铭记,知晓自己来世界之前,世界就存在,自己离开之后它亦存在,没有什么人能永恒存在,安然接受被世界遗忘,等真的到了上天要带走自己的时候,大概不会太委屈吧?

不过,这仍旧不能让我们乐于接受死亡,因为没有一个正常的人会乐于接受死亡。慨然赴死、自己寻死,都有各自的缘由,不属常人。畏死之心,常人常情,概莫能外。

人类文明程度低的时候,只顾活命,哪里管尊严和自由。现代社会里,文明程度越高,对人的关爱越全面。比如我们的社会,先是不分类别,解决温饱,然后是关爱儿童和妇女老人,总是逐一展开,逐渐深入,从生理层面到精神层面,这是社会的进步力量在强大的表现。老是自然状态,社会自有对于老年应有的关爱,那才是一个符合天设原意的正常的社会。对于人来说,走向衰老,就没有那么可怕了。至少,有爱,有在逐渐增大的局限下,能够以自主自由为首要必备的优先选项,哪怕是思想上精神上的自由,这也许是人活着的最根本的追求。同为人类的儿女、亲朋和医生及所有人,都有权力帮助那些需要这些的人。

我认为,那方是人间美好的最完美周全的理由。

在中国,尚没有到那样的文明境地,因此,崇尚年轻,崇尚强盛,忽略年老的阶段,既是常理,也是现状,更加上仁爱之心的缺乏,老人的境遇十分寒凉,纵使子女有心,也无适当的办法和组织来成全儿女们,是现在令人害怕老去的原因。但是,随着富足与文明的增加,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我寄希望于社会逐步变得有温度,有力量来关注到这个边缘性的大问题。

这是一本需要勇气才能读完的书,我自诩是经常思考死亡的,但是当我在书本中,读到那些死亡来临之前的病痛折磨和衰老的颓像,还是觉得十分不忍卒看,读不下去,想丢下书。怀揣不忍、鼓足勇气、怀着代入感去读,读得战战兢兢,不过也因为我的嗜痂癖,所以还是坚持了下来。书中谈论的一切,都是关于人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活着——这其实是生命的全过程中一直非常重要的问题,而本书强调突出核心的问题是,在生命过程中,不管在什么阶段,我们都要拥有自由自主和爱。哪怕是最后一段路,也是值得同前面每一天一样,自由自主并有爱相伴。

这是一本非常冷静理性但又蕴含深厚感情和关怀的书,残酷真实地铺开人生最后段落的无助场面,那其实是人们最不愿意去面对、恰恰又是最需要做好各方面准备的一个重要问题。作者传递了很多有益而且至关重要的理念:人生最有价值的状态和在一些阶段里应该如何选择,优先选项为大的判断方法;真正爱护一个人是为他想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做选择。

   感谢作者,以非凡的勇气和深沉的悲悯带领读者深入进一个需要天鹅绒一样的温软以待之的世界。同时,在作者最后送父亲的骨灰回到印度,驾着小船将骨灰撒入恒河之际,面对布满水雾的河面,作者体会到的人类传承的托付感,显现出了人性中最深沉的对生与死的大悲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水人生,随缘从众
观察语录:清醒是我最后的坚忍和顽强的意志
人生除了物欲的追求 还应该做什么
【学点哲学】尼采哲学语录50句,每一句都给人无限启迪!
生命的彼岸
精妙话语:生活是享受与受苦、幸福与悲哀的混合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