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丹溪心法》痛风篇心得

读《丹溪心法》痛风篇心得

上中下痛风方是朱丹溪治疗痛风的名方,也正是由于本方的吸引,开始仔细阅读《丹溪心法》痛风篇的论述,同时又将其与《格致余论》和《金匮勾玄》进行联系。

上中下痛风方是朱丹溪治疗痛风的名方,也正是由于本方的吸引,开始仔细阅读《丹溪心法》痛风篇的论述,同时又将其与《格致余论》和《金匮勾玄》进行联系。通过学习,对丹溪有关痛风的经验有一定体会,总结如下。

病因:《格致余论·痛风论》指出,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这些是通常病因,其后还述有不常见的病因,如肥甘无节、过劳、痢后失治、酒湿痰痛。

病程:丹溪在病程长短的论述较少,《格致余论》所载“东阳傅文案,作劳腿痛,三四十贴而安”。足见用药剂数较多。而在“朱宅阃内(妇女)案,患饮食厚味痛风,”则明确指出半年而安。

主证:根据《丹溪心法》的编写体例来看,丹溪心法所列九十余种病证,一般多在段首句做总结性论述。或为主证,或为主因。痛风节首句即言:“四肢百节走痛是也。”通过查阅《丹溪心法》和《金匮勾玄》这两本书,可以看出:丹溪并没有对“痹”或者“痹证”进行论述,在这两本书中谈到“风湿”的地方皆是将风湿作为病因来论述,并没有作为病名来谈。丹溪所谈之痛风,应该是对痹证的概括性论述,也就是说凡是四肢,关节的疼痛,都属于痛风范畴。

治法:《格致余论·痛风论》指出,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针对这些病因,丹溪提出治法以辛热之剂,流散寒湿,开发腠理,其血得行,与气相和,其病自安,这是痛风的治疗大法。从病因上,可以看出“风、湿、痰、血虚”是四个主因,在治疗上采用了“祛风,化湿、化痰、养血”等四个常法。用药从遣方上来看,用药相对单一。这也是上中下痛风方与一般依据单一病因选方上的区别。

上中下痛风方其组方中风痰瘀兼顾。这也是上中下痛风方与一般依据单一病因选方上的区别。从病位上来说是上、中、下都治,从病因上说是风痰瘀兼顾。全方祛风除湿,逐痰行瘀,清泻蕴热,温散通利,使上中下诸痛消除。因此,《医方集解》对该方有很高评价:“此治痛风之通剂也。”其次,从辨痛风虚实深浅的角度,丹溪提出“病之浅者,湿痰得燥即开,热血得热则行,亦可取效”;“而病深而血少者,则愈劫愈虚,愈劫愈深”。这也属于标本缓急之治法。另外,痢后失治所出现的痛风,提出针刺委中,出黑血的疗法。

方药:按病因来论治,按病位来论治,丹溪提出三个方剂。其中“在上方”,由大法主方苍术、南星、川芎、白芷、当归、黄芩加羌活、桂枝、桔梗、威灵仙;“在下方”由大法主方加牛膝、防己、木通、黄柏组成。上中下痛风方乃是区别于“在上”和“在下”两个方剂,是治疗面较广的一个方剂。从病因上,可以看出“风、湿、痰、血虚、湿热”是五个主因,在治疗上采用了“祛风选小续命汤;化湿苍术、白术之类;化痰二陈汤加酒炒黄芩、羌活、苍术;养血芎归之类佐以红花、桃仁;清湿热用二妙散,气虚加补气,血虚加补血”等五个常法。其后又有不常见病因如酒湿痰痛风黄柏、灵仙、苍术、羌活、甘草、陈皮、芍药;食积肩腿痛用龟板、酒柏叶、香附、辣芥子。丸散剂还有趁痛散、乳香丸、地仙丹等许多药物,在痛症治疗上,发现丹溪不用元胡止痛,而喜欢用乳香和没药,这也是他用药的一个特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丹溪四书“痛风”考
朱丹溪痹证辨治特色探析
朱丹溪瘀血证治思想初探
不想吃西药?中药治愈痛风?尿酸高痛风都应该知道的朱丹溪痛风方
古代的帝王得了痛风,医生会给他用什么药?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60岁老中医是这样治疗痛风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