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痛苦,是因为还没有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认知
userphoto

2022.12.25 广西

关注

从本质上讲,我们痛苦,与经历哪件事情是没有关系的;我们痛苦,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学会如何处理自己。

很多人会不服气,说:我的痛苦就是谁谁谁造成的,但我们细致想想,我们不停的在外面为自己的痛苦寻找始作俑者,但往往适得其反,这样总是归咎于外的状态,会为我们带来更加痛苦的体验。比如:婚姻关系出现问题,一定要想到的是,对方如何如何的不是,从来不看自己在婚姻里该承担哪些责任,非要把自己“扮演”成很无辜的受害者,弄得好像自己不是婚姻里的主角一样。

其实,我们痛苦,与任何人,任何事都没有关系;真相是,我们已经学会了习惯性的在痛苦中生活。

不是吗?孩子时代,觉得自己做孩子很痛苦,幻想着成为大人了就没有小孩子的这份痛苦;长大了,却有了比小孩子时更大的痛苦在那里等着我们。没谈恋爱觉得痛苦,以为谈恋爱了就幸福了;到自己谈恋爱时才发觉,恋爱中的痛苦,远远超过没谈恋爱时好多倍;没结婚觉得痛苦,结婚后觉得比没结婚还要痛苦。没有孩子痛苦,有了孩子同时也拥有了更多的痛苦;没成功很痛苦,成功后发现自己拥有了一个更大的痛苦。没钱时很痛苦,有钱了我们却有了很多比没钱时更大的痛苦……

看明白了吧?不是事情让我们痛苦,而是没事任何事情可以让我们不痛苦。总之,是我们自己已经患上了一种对痛苦依赖的“瘾症”;其本质是:我们还没有学会如何处理这个“身体的自己”与真正的自己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基本都情不自禁的开始对痛苦“上瘾”。

为什么我们是这样?明明痛苦是不舒服的感觉,我们为什么要患上对它的“瘾症”?

这个事情的根源,来自我们对事情的认知出现了问题。我们总是从小,就开始被教育、被培养:好的、坏的;美的、丑的;对的、错的;成功的、失败的;有钱是好的、没钱是不好的。这些完全相反而对立的概念,在我们的成长经历里,一直在被灌输,最后,就形成了我们总是会用否定的模式来评判自己的生活。所以,我们在这样的认知下,就总是能够在任何情况下,否定、不接受自己生活状态的结论。因为只要我们的人生还在继续,前面的人和事中,总是能够不断出现一个又一个我们认知里不能接受的事情。

所以,不是那个发生的事情让我们痛苦,而是我们的认知中,自己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总是能够让我们痛苦。因为,我们在没有改变、放下这些认知以前,这个痛苦总是能够重复的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

我们难道没有发现吗?我们总是在一种似曾相识的奇怪逻辑里,出现情绪和不舒服,从而导致我们的痛苦(发脾气)。

所以,当我们觉知到,我们这个“瘾症”,是可以通过改变我们的认知来解构时(即从二元认知到达不二法),让我们持续对自己的生活保持觉察,就显得非常重要。当我们感觉情绪和不舒服降临时,觉察它(瘾症)的机会就降临了。当我们多次觉察到自己“瘾症”重现时,可能我们什么都还没做,就单是这一个觉察动作本身,就可以让这个驻扎在我们头脑里多年的“瘾症”开始逐渐弱化,最后它一定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哦,老爸出轨了
“为了报复男友,和其他人发生关系”:一段感情,最重要的是舒服
亲子关系:谁痛苦,谁拥有问题!
以后孩子找对象,三种家庭大家不要选择
好婚姻,拼的是活出自己的能力
男人婚外情后,没离婚的女人最后怎样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