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姜淑慧医师著:健康之道——21世界饮食革命(2)
病情分析

检讨其饮食习惯,喜食酸辣剌激性食物,每餐必有蛋、肉,不喜食蔬果,常以微波炉调理食物。由食物所摄取之类别观之,多属极阳收缩型食物。极阳收缩型食物,若以微波炉调理后,则成极阴食物。此乃典型两极化交替循环型,有寒有热之体质。其便秘在中医分析为冷秘,现代医学观之,则因摄食多属高蛋白、高油脂、高盐分、低纤维,高压力性,偏酸性食物,导致酸性体质,废物长期累积,毒素无法清除所致。

饮食调理法

多吃新鲜蔬果汁,以蔬菜为主的蔬菜汁,生菜芽菜,配合全谷类,高纤维食物。减少偏阳食物之摄取。勿用微波炉以减低食物能量(处于极阴低能阶状态),大肠没有足够热量鼓动肠子进行蠕动作用而便秘(冷秘也)。故烹调应以快蒸、快煮、部份生食,五谷类用文火慢煮为原则。再配合净肠法,必有成效,如此方为根治之法。苟不以釜底抽薪为手段,时日一久,肠道癌化机会大增。

七、生活上实际实践法

生活上或生理上,如果您想当一个艺术家,或是一个积极充满活力的人,或您想塑造您的子女,成为您所期许的目标,除了充实个人知识领域之外,饮食的适当选择及烹调,在无形当中会自然而然促成这个理想的实践。(详参图三、四)

在我们有次第介绍四类均衡饮食类别之后,深信各位读者心中必有正确的取舍标准,择善固执,捐弃往昔之恶习,重新建立正常的均衡饮食观念,乃是迈向健康之道的第一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愿共勉之。

(六)认识生理特质-消化生理剖析

经由前面各篇章有次第介绍食物种类之后,吾人逐步了解地球上所存在的食物,并非所有食物均能提供完整的营养份,选择适当的食物,并令其发挥到极致,此乃质与量均衡提升的高效率利用。倘若想达到这种健康摄食的境界,应当认识人体生理消化、吸收、利用的真实状况,方能运用自如,臻于健康之道。

论及认识消化生理特质,可从四方面探讨:

消化生理之剖析。酵素生理之考量。营养供需之认知。食物调配之实践。

消化生理之剖析

一、消化的途径

食物由口腔摄取,藉着牙齿的咀嚼与唾液充分混合,开始进行消化过程,经由吞咽通过喉部会厌区,送入食道,转入胃中,按食物种类,分门别类按序消化分解,再缓缓送入小肠做最后分解吸收。消化过程中第一步自我咀嚼非常重要,狼吞虎咽,或不能细嚼慢咽,经常造成消化不良。长寿人士谈及其经验时,经常会提醒人们咀嚼的重要性,随着年龄增加,咀嚼次数亦应增加,以期达到充分消化之目的。咀嚼除了帮忙食物消化外,也是刺激脑部的活动,减少脑部退化,故养生运动中常包含咀嚼吞津,诚有理也。

二、消化的执行

按照所摄取的食物种类,由口腔到小肠,均有特定的消化霉执行其特定工作。归纳约有三类:

食物中含有淀粉(STARCH),消化信号从口腔即开始发动,由唾液腺分泌淀粉霉(Amylase),选择口腔碱性环境发挥其活性,把多糖的淀粉分解成简单的糖。淀粉霉在胃液强酸环境中会被破坏,无法发挥作用。故摄取五谷类含淀粉之食物,应当在口腔中充分咀嚼,方能获得淀粉霉妥当分解,有助于消化吸收。

食物中若含有蛋白质,则被送入胃中,在胃液强酸(以盐酸为主)环境下,由胃蛋白霉(Pepsins)分解成较小分子Peptons,其后再转运入小肠中,藉由另一种蛋白霉(erepsin)分解成胺基酸。

食物中若含有脂肪类时,亦被送入胃中,等待胃脂肪霉(gastriclipase)分解脂肪,但分解脂肪必须在中性偏碱性的环境中进行。倘若在强酸环境,反而会抑制脂肪霉的分解作用。

三、胃的排空现象

消化食物的过程中,通常要考虑三个因素:

酸碱性环境决定食物消化能力-如蛋白质须在强酸条件下,淀粉须在碱性,脂肪则在中性偏碱性。

每一个消化腔道含有其特定的消化霉,以便执行特定消化工作。

由胃到小肠,不同种类食物,其胃的排空时间,亦随类而异。

有关胃的排空时间,其情况如下:

如果单独摄取水果时,水果停留于胃,不会超过一小时,由此可知水果乃极易消化的食物,一小时以内就会完全排空,进入小肠吸收。

淀粉类食物其排空时间,约为二~三小时,此后才能由胃送入小肠中进行再吸收利用。

蛋白质类食物其排空时间,约为四小时,此乃指在含有盐酸的胃液下,完全分解,不受外界干扰时。

脂肪类食物的排空时间,约需六~八小时以上。

其它若摄取较复杂的食物,如干燥的豆类,非常不容易消化,因为其中含有高浓度的淀粉及蛋白质,这种食物的组合,至少需要五~六小时以上才能消化完全。因为蛋白质分解须强酸环境,淀粉消化却须在碱性环境,故蛋白质的排空先完成,淀粉延后。结果淀粉在胃中延长分解时间而造成糖类的发酵及腐败。由此可知,假设食物停留胃中需要较长的时间,容易生成腹胀,打嗝,嗳气,吐酸,口中有异味,口臭等,通常代表“食物的组合不适当”所导致胃的排空延长,消化不良,食物积存在胃中时间太长,造成食物腐化现象,进而干扰到营养成分的吸收及利用。当我们明了食物在消化过程中,所参与的各种条件因素后,如何适当组合调配食物,益显得重要。

四、影响胃消化的因素

胃除了消化蛋白质,将其分裂成多胜类外,亦有储藏食物之作用,因此人类有了胃,所以一天只要吃二~三餐即足够,倘若没有胃或切除胃者,一天可能六餐都不够,就是这种缘故。胃的内壁有三五00万条腺体,每天分泌三.五公升胃液(主要是盐酸),用以促进蛋白质之分解。胃的搅拌食物,乃靠肌肉之收缩,我们所摄取的东西,一层层堆起来,胃的消化作用乃从最靠近胃内壁的东西开始消化起,肌肉的收缩,波浪式的摩擦动作,从上到下,连续不停,消化搅拌均匀,使食物变成浓浓的浆糊般,缓缓地送到幽门瓣,进入十二指肠。假使有大量的胃液流入十二指肠内,就会侵蚀十二指肠壁,发生溃疡。(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占七十五%,胃溃疡仅占二十五%)正常生理幽门瓣是有节制性,每次仅能容许少量食物通过,绝不会超过十二指肠(其为含碱性消化液)中和胃酸的负荷量。

吾人体认到胃的消化生理后,我们在摄食的先后次第,食物的配合组成方面,处处都说明与消化吸收息息相关,环环相扣。到底影响胃的消化机能有那些因素呢?

食物的温度:冰冷食物会延缓胃的蠕动,如喝一杯冰水或吃一大杯冰淇淋,胃的温度,由摄氏37度,骤然降低摄氏11度左右,这种现象大约须半小时以上,才能恢复温暖,在这段时间内,一切胃的消化分解蠕动完全停止。因此勿于夏季贪凉,吃冰冷食物,或于饭前喝冰开水,不但把消化液稀释,而且影响胃的消化机能,常会导致消化不良。

情绪的影响:生气动怒,满脸通红,胃也会胀红;害怕时面如死灰,胃也会变成灰色;兴奋紧张时,胃会剧烈收缩,胃液分泌量增加三倍以上;焦虑不安时,肌肉蠕动几乎完全停止,胃液分泌也减少,此时如果照旧吃东西,食物就原封不动堆积在胃中,使人感到又胀又饱,极为不适;因此情绪不稳定时,最好不要吃东西。

刺激品的伤害:如胡椒、辣椒、芥末、葱、蒜、咖啡、酒精、尼古丁等,刺激胃的内壁,胃的内膜马上充血,如火灼烧般,且会促使分泌大量胃酸,增加胃溃疡的机会。

药品之影响:如阿司匹灵,会刺激胃壁,造成胃的糜烂及许多出血点。

五、影响小肠消化吸收之因素

人类的小肠分成三段,第一段十二指肠(约25公分)第二段是二.五公尺的空肠,第三段是三.五公尺的回肠,最后是一.五公尺的大肠。故小肠约有八公尺。小肠犹如一座复杂的食品加工厂,他能使食物变成血液里正常的成分,提供人体无数万亿细胞的食粮。若非小肠能将食物做化学性转换,就算摄食再多,依旧无法利用。小肠除了纤维质如硬果皮,芹菜筋等无法消化外,其它没有不能消化的。十二指肠分泌激素,注入血液中,刺激胰脏即刻分泌碱性的消化液,每天大约有一公升左右,流入十二指肠,用以中和胃酸,如果失去这种功能,十二指肠溃疡就会形成。每天流到小肠的消化液,尚有二公升的唾液,三公升的胃液,二公升胆汁及肠液,合起来约有八公升。肠壁内有几百万根绒毛,为分解及吸收食物的场所,最后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送入血液中,脂肪则取道淋巴循环系统。

小肠消化一顿饭时间,约需三~八小时,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小肠的消化作用。

精神紧张,服用药物,细菌侵入:加速小肠的蠕动而腹泻。

忧虑不安,饮食不当,药物作用:肠蠕动停顿,形成便秘。

六、列举不适当的食物组合

从消化生理观点,重新检视我们日常经常所调配的食物组合,自然可以迎刃而解,何以不论台湾或美国、欧洲各国,一年国民所消耗的胃药,制酸剂都是天文数目。(例如美国每年制酸剂的费用是二十亿美金,台湾没有确实数目记载)。

因为人类消化功能的限制,例如同时摄取蛋白质及淀粉时,必会形成消化上的干扰,消化作用会遭到削弱,导致中度或严重度消化不良,亦可诱发疾病。相对地,食物如果因为组合得宜,不但能获得完全消化,营养成分亦能获得完整吸收。食物不能完全消化,包括胃排空时间延长,食物在胃内停留而形成自生性毒素及自生性腐化现象。譬如碳水化合物未消化完全,形成发酵作用,转生成C02,乳酸,醋酸或酒精等毒素。又如蛋白质未消化完全,形成腐败现象,分解成ptomaines及,leuorgaines,皆为毒素。这些分解形成的毒素,即是残害人们肝脏、肾脏、心脏、胰脏等器官的元凶,也是造成吾辈消化不良症状的来由,兹列举七种不当组合,说明如下:

酸与淀粉之粗合

因为所有的酸均会破坏淀粉霉,因此在酸性的食物存在下,淀粉类的分解必然受到阻碍。这种酸包括水果中自然所存在的酸,或食用醋所含的醋酸,均会导致淀粉在胃中停留而发酵及腐败。酸味水果与甜味水果,不宜合用。如柠檬、桔子、凤梨、葡萄柚,不宜与香蕉、葡萄、甜枣、无花果同时食用。五谷、面包、芋头、马铃薯等淀粉类,不要与水果合用。水果最好单独分开使用。

蛋白质与淀粉之组合

理论上这种组合是极端矛盾,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却处处可见到。如米食、面食,再配以鱼肉或豆类制品或种子坚果类。唾液腺分泌淀粉霉,进入胃的强酸环境中会遭到破壤;相对地,蛋白质的消化却须在极酸性(盐酸)环境中进行。故蛋白质与淀粉的配合乃酿成许多肠胃病之诱因。

蛋白质与蛋白质之组合

每一种食物中所含蛋白质,皆须要有特定的消化液及不同的消化时间,来进行消化分解。

二种以上蛋白质混合使用时,消化会变得很困难。

蛋白质的消化是食物消化中最困难消化的一种,因此我们摄食时,最好每次仅摄取一种蛋白质。

我通常会选用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坚果类合并使用,这是不太理想的配合。

最近的研究显示,蛋白质的需求,在每一餐食间,并不需要具备所有的必需胺基酸。

酸与蛋白质的配合

蛋白质消化必须在强酸中进行,胃蛋白霉仅存于盐酸环境才能活化运作,其它的酸(如水果的酸)的确会破坏这种酵素。

当水果与蛋白质混用时,水果会积存停留在胃中,直到蛋白质完全消化为止,此时停留胃部的水果却也发生“发酵”现象。

有一个例外:坚果或种子类所含之蛋白质,不像其它鱼肉等蛋白质,那么容易腐化,因为其中会有高量的油脂。蛋白质在胃中消化分解,脂肪会抑制蛋白质的分解作用,因此此种蛋白质在胃却获得完整且最强消化液的消化作用。是以坚果或种子合并水果使用时,并不是水果的酸延缓消化液的分泌,反而是藉着脂肪来达到这种目标。因此水果可与坚果或种子合用。

脂肪与蛋白质之组合

脂肪会抑制胃部消化液之流速,达到干扰或抑制蛋白质之消化作用,导致食物旳消化作用迟缓而造成消化不良。

因此吾辈不需要额外增加油脂的获得,因为大多数含蛋白质的食物,均含有足量的脂肪。故任何额外添加的脂肪,均会造成消化上的障碍。

使用含蛋白质食物时,避免再混入奶油,油,酪梨等高油脂食物。

糖与蛋白质的组合

糖会抑制胃液的分泌,糖也会干扰蛋白质的消化。水果中之糖份及商业上所用精糖等,均会有干扰现象。糖分留存于胃腔中,也会进一步发酵,故这种组合不适当。

糖与淀粉的组合

当淀粉与糖合并使用时,淀粉会被隐藏起来,致使淀粉的消化作用受到阻碍,唾液腺不会分泌淀粉霉。

糖进入胃部,会造成发酵之腐败现象。

这种组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经验到,如摄取糕饼时,糕饼乃是由含淀粉的面粉,配合为了调味所用的精糖所成;或者早餐常用混合水果,配以面包或谷类,这种淀粉与糖的组合,常会出现许多不舒服的症状。

有关水果摄取,牛奶摄取以及其它三餐适当调配等问题,待下回再续谈。

少吃肉类--

姜淑惠医师

举手之劳做环保

少养一头猪,可减少相当四~六个人的废污水排放量,台湾目前有八百多万头饲猪,其废水排放量竟远远超过家庭污水!

佛家戒杀生,故出家僧侣或在家居士都茹素,这是以个人修持为出发点而劝人吃素。若站在生态保育的观点来看,吃肉确实对整个环境及个人健康都有不良影响。兹列举以下五件事实说明之:

欲生产一公斤的肉,必须消耗十公斤的谷类饲料。

畜牧业废水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以台湾地区而言养猪、养鸡、养鸭所造成的水污染,是水质资源优养化的元凶。

据调查,全球有十二亿多头牛,每年产生约一亿吨的甲烷(沼气),促成地球温室效应。

全球许多国家、地区为了放牧或生产养牛的饲料,而砍伐农耕地或森林发展畜牧业,因此全球森林绿地大量减少,影响生态平衡。

人类许多疾病均起因于体内酸度过高,追本溯源即是含酸性高的肉类及乳类制品摄取太多的缘故。

每人每天每餐少吃一块肉类,你我都可以办得到,如此不但为自己健康着想,也是举手之劳做环保,何乐而不为呢?

(七)重建对牛奶摄取的正确认识

后学在临床行医生涯里,因所学之故,经常容易遇见幼儿过敏、气喘、过敏性鼻炎、扁洮腺肿大、皮肤发疹、成年人关节炎、腰背酸痛、免疫系统失调等病例,每当病家本身或父母亲属,详细寻问致病原因,或想改善平日饮食时,我通常会建议他们-“暂时停止摄取牛奶或乳类制品”,多数的人最初都是投以惊讶疑惑的眼神,或有驳斥道:“牛奶乃极端完整的食物,欧美人士长得高大壮硕,就是从小摄取牛奶代替茶水饮用。你这位医师到底有没有搞错?”或也有些病患,姑且相信并且付诸实践,结果成效斐然,孩子或自己本身的痼疾得以痊愈,进而体悟“知难行易”的道理。其实牛奶本身营养分相当完整,可以提供小牛在婴幼儿期的利用;犹如人类的母奶,所提供的养分亦有一定期限,超过婴儿期再摄取就不适宜。其中蕴涵深远的道理,牛奶乃至乳类制品到底适合不适合孩童,青少年,成人及老人呢?以下将逐步分析说明。不要忽略消化生理学上的通则;没有健全且完整的消化作用,自然无法获得完善的营养。

从牛奶及人奶成份比较谈起

蛋白质:牛奶总蛋白质含量高,为人奶的三倍。

牛奶的蛋白质,主要以酪蛋白(Casein)为主,人奶以白蛋白为主。

人奶味道较甜,因为碳水化合物含量较牛奶高。

在矿物质方面,牛奶缺乏碘、铁、磷、镁,人奶含量丰富。

人奶含有二种物质成份,此乃牛奶所缺乏者,一者卵磷质(Lecithin),属于磷脂质,一者Taurine,属于一种胺基酸,这二种物质参与婴儿脑部发育,哺乳人奶攸关婴儿智能发展,又岂是牛奶可以取代?

人奶中另有二种胺基酸,其含量为众奶之上,其成分为Cystine及Tryptophan,他们提供婴儿极佳的营养分。

从人奶与牛奶成份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事实,人奶牛奶都是提供给小牛或婴幼儿饮用。仔细观察小牛与小婴儿成长的差异,可以发现牛奶原是发育中小牛的食物,小牛出生后饮用牛奶,促使其骨骼及身体重量的急速发育,每个月增加一倍,(出生后前三个月均如此),但脑部发育少且慢;相对地,人类小婴儿却需要六个月时间,体重才会增加为出生时的一倍大。婴儿的发育,身体成长成熟度缓慢,但脑部却以最快速发育,超越所有的动物。小牛肢体骨骼的快速成长,故需要大量蛋白质;相对地,婴儿脑部成长胜过肢干,故需要卵磷质及Taurine等特别物质的辅助。

台湾社会经济发达,乳类制品充斥市场,现代的小孩子发育极好,高大的躯干,呈现早熟的征兆。常见如十二岁的外表,却仅有八岁的智能内涵,此及乳类制品,如牛奶等高蛋白质的赏赐,但相对地脑部发育,智力启发却大不如矣!

从消化的观点来考量,牛奶中含有二种成份,一种乳糖(Lactose),另一种酪蛋白(Casein),这二种成份,均得仰赖特定酵素的分解。如乳糖经由Lactase(乳糖霉),酪蛋白经由Rennin,分解成较单纯之成份。人类仅在婴儿期(稚齿尚未长齐之前),其胃内含有这种足以消化酪蛋白的酵素Rennin,孩童约三~四岁时,乳齿已长完备,这二种酵素就会从消化道中消失,终其一生不再分泌。此时应当提醒父母,停止使用乳类制品,开始喂食固体食物。如果仍旧继续使用牛奶,将会埋藏许多痛苦的病兆。

牛奶所含的蛋白质中,大多数是酪蛋白(Casein),酪蛋白是一种大型、坚硬、致密、极困难消化分解的凝乳(curds)。“酪蛋白”适合含有四个胃结构的牛,利用不断反刍消化分解,方能完全消化。母奶蛋白质成分单位相当小,属于性质柔软的凝乳,即使消化系统尚在发育中的新生儿,均很容易就能消化。牛奶与人奶,其酪蛋白的含量,牛奶为百分之三百,这种坚厚粗糙的东西,诚如粘合木器的胶质。哈维医师指出牛奶中酪蛋白因子乃是造成消化不良的重要因素。因为牛奶中所含酪蛋白及脂肪,会与所有食物进行极不适当的组合。牛奶进入胃后,会自然形成凝乳,凝乳会形成一种把胃中残存食物包围起来的作用,这种隔离现象,造成孤立状态,会阻碍其它食物之消化,直到凝乳被消化为止。

从牛奶与人奶成分分析中,显示新生儿至六个月间,最好以人奶哺乳,如此在脑部发育及营养状况才能健全。六个月以上至幼齿长成期间,可以牛奶替代。苟三岁以上,或幼齿长齐则应放弃牛奶的摄取,而以天然谷物及豆类、蔬果等取代之。

摄取牛奶与疾病之关系

牛奶及乳类制品,含有至少二十五种以上不同成分类型的蛋白质(异类蛋白质),此乃造成人类过敏反应的重大原因,乃至自体免疫疾病,均有关联性。

牛奶及乳制品为食物过敏的元凶。

过敏反应几乎不曾见于喂食母奶的婴幼儿。

倘若母亲仍是乳制品的大量消耗者,过敏反应会透过奶水的喂食,造成婴儿腹痛等疾病。消化性溃疡者,假使摄取乳制品,常会恶化溃疡。其原因乃是乳类制品含有高浓度蛋白质,蛋白质的消化,必需靠胃部分泌更多的胃酸(主要是盐酸)及消化酵素方能分解消化。因此民众错误的认知以为“胃溃疡应多喝牛奶,以令胃壁形成一层膜,可以抵抗发炎且可帮助溃疡的愈合。”乍听似有道理,仔细推理则是一派胡言。

神经医学上有一种疾病,至今仍旧令人感到沮丧难治者-多发性硬化症,其发生率与孩提时代摄取过多乳制品有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吃人奶者极少见有罹患此病者。

成年人糜烂溃疡性大肠炎,儿童经常发作的急性扁桃腺炎,慢性鼻窦炎,淋巴腺发炎肿大,慢性中耳炎‥‥这些顽固且反复发作恼人的疾病,不论何种年龄层,只要单纯地从饮食中剔除牛奶以及相关的乳类制品,短则或一个月,长则或三个月,就可以得到非常神奇的改善与效果。譬如儿童肿大的扁桃腺,不须藉助扁桃腺摘除手术,或长期抗生素治疗,假以时日就会明显的缩小而回复正常大小,永绝再患。

N.W.Walker医师是美国一位世界知名的内分泌专家,他以其六十多年长期行医的丰富经验中体认到,许多疾病尤其甲状腺肿大之形成,或其它甲状腺功能失调等棘手疾病,除了碘代谢以及贺尔蒙因素之外,直接导因于牛奶中所含酪蛋白者,经常为人们所忽略。这种现象在牛奶及乳制品大量采用巴斯德消毒法之后,更为显着。Walker医师在三十~四十年代,提出这种想法及呼吁,诚为高瞻远瞩。由前面阐述吾人已了解酪蛋白是一种坚厚如绳索,粘腻如胶水的粘液组织,其会附着在粘膜壁上而形成身体的阻塞,造成组织器官的病变。人体组织中并没有这种机转的设计,足以消化崩解酪蛋白,因此对人体而言,他们是无法被利用且会阻塞全身各种系统的粘液。不论儿童、青少年、成年人、老人或病人,取用乳类制品,均会有不良副作用。孩提时代,呼吸道及消化道在免疫系统上属于较为脆弱的组织,并且首当其冲,当粘液分泌物过多时,这二处所形成的障碍也相对增加。因此不论大小医院,小儿门诊所见,通常尽是这些消化不良,腹胀,腹泻,便秘,呕吐或感冒,气管炎,气喘,鼻塞等。总之,不论什么年龄层,粘液阻塞通常选择在每个人较脆弱的组织,此乃定则。中国医学谈论病机时,在黄帝内经记载:“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此可见,中外古今自然界所共同遵循的轨则,同出一辙也。

因为牛奶与人奶在成份组成上之差异,加以人与牛消化器官功能上的差别,酪蛋白的腐化,酿成许多健康的问题。在我们品尝牛奶,乳酪,奶油等香醇迷人的乳类制品时,亦当省思“病从口入”的谛理事实,读者诸君自能领悟健康之道,建立于手口之间的抉择。

摄取牛奶无法阻止骨质疏松症

“多喝牛奶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多吃鱼骨头,小鱼干可以补充钙质,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每天喝三大杯牛奶,健康营餐不缺了”,“XXX高蛋白高钙奶粉,病中的补品,平日的食品”‥‥‥打开报章杂志,电视广播,眼所见,耳所闻,广告中不断教导大众,多喝牛奶摄取足量钙质,可以杜绝骨骼疏松,强化骨骼;营养专家,医护人员教导,政府卫生教育宣导,再再强调补充蛋白质,补充钙质,多喝牛奶,多摄取乳类制品,年青人可以强化骨骼,老年人可以挥别骨骼疏软。这种耳熟能详的广告辞,早已为“蛋白质、钙质及牛奶缺乏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的恐慌者”奉为圭皋,并且天天力行实践。何以如此卖力实践,骨科门诊及病房中,仍旧有许多不慎扭伤或滑倒,就造成骨折的病人呢?坦白说,每当后学对医学研究报告读得越多越仔细越深入后,越感到夸大,不实,虚伪广告对众生的残害。以讹传讹,错误观念,所谓专家一言九鼎的信条,也只是扭曲事实,自大腐化的认识,殊不知营养医学的革命,早已默默地在有良知的改革者大力推动中,如在美国研究饮食与疾病关联方面权威之一的麦都果医师(AJohnMcDougall),曾做过一个全世界各地区人民摄取钙质与骨质疏松症的大型研究计划-历经多年的研究调查,提出几个事实,以资参考。

乳类制品贩售的基本理由乃在钙质之提供。

事实上,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人民,他们的饮食中并没有乳制品之存在,也未面临骨质疏松的侵害。

人类钙质缺乏,导因于人类饮食中摄取钙质不足者,极为有限。

摄取蛋白质越多,骨质中流失的钙质也越多。

血液中钙的浓度,不能代表骨骼钙质流失的程度。

保持体内钙质正性平衡,维持骨骼硬朗,根本政策-改变饮食内容,减少每天摄取蛋白质的量,却不是增加钙质之摄取。

从世界各地所收集的资料显示,亚洲及非洲社会,在工业大事发展前,牛奶乃非常罕见的食品,当时他们都具有坚强的骨骼及坚固的牙齿,所谓富裕社会的文明病,极少发生在他们身上。如非洲斑图(Bantu)妇女,他的健康状况乃很好例证,在她们的日用饮食里,从来没有见过牛奶,他们钙质的来源取自蔬菜,每日提供二五0~四00毫克钙质,他们钙质吸收量不及西方社会妇女的一半。斑图妇女,一生当中平均生育十个子女,每个孩子都是亲自哺乳十个月。即使如此的钙质流出及相对性地低量的钙质摄取,骨质疏松症(多数骨头表现薄又脆弱)的妇女,几乎不曾见到过。

相当有趣的是,假使斑图妇女移民或迁徙到其它西方国家,并且改变他们本有的饮食状况,改以文明饮食(所谓高蛋白质,高糖分,高油脂,高盐,营养丰富饮食)为主时,骨质疏松症及牙齿的毛病,就变成稀松平常啦!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是一个很理想的指标,代表任何一种文化背景社会中,其骨骼中钙质存留的状况,间接反映饮食营养文化。在医学界及公共卫生学家们,对全世界做广泛研究后,显示骨质疏松症最常见之国家为美国,英国,瑞典,芬兰,他们也正是乳类制品消耗最多量的国家。相对地,骨质疏松症极少见于乳制品消耗量最低的国家,如亚洲及非洲。

在美国受到骨质疏松症侵害者,大约有一亿五千万~二亿人口,然而美国人民的乳制品消耗量也是世界第一位。平均每位男子,女子,小孩,其一年的总平均消耗量约为三百磅。由此显示饮食中钙质足够与否,并非骨质疏松症之诱因,其真正原因在那?骨质疏松症与蛋白质消耗量多寡有直接关联性。换言之,倘若蛋白质摄取愈多,钙质流失就愈厉害,骨质就愈脆弱疏松。

爱斯基摩人给我们很精彩的范例,说明蛋白质效应与骨质中钙的存留之间的关系。爱斯基摩人因为地理环境使然,他们的饮食含有全世界最高的蛋白质-每天二五0~四00公克,取自鱼,海象,鲸鱼等,钙质摄取量也是世界最高-每天超过二000毫克,取自鱼骨头及肉类,他们的骨质疏松症发生率是世界之冠,平均二十岁不到,就可见到弯腰驼背且比比皆是。相对地,非洲斑图人民,每天蛋白质仅四十七公克,钙质仅四00毫克,未闻有骨质疏松症。由此再次说明牛奶及其它乳类制品(包括乳酪、奶油、冰淇淋、肉类等)饮食中含有高量(高浓度)的蛋白质,乃是造成骨质中钙质大量流失元凶。

素食者倘若蛋白质摄取过量,也会造成骨质软化,只是植物性蛋白质较动物性蛋白质,对骨骼有保护作用,其中理由乃是牛奶,乳类制品,肉类,蛋,鱼类,除了蛋白质外,还有其它会促成骨质疏松症的因素-就是酸性物质比例太高(请参考健康之道(三)及(四)),为了保持血液酸碱平衡,维持弱碱性,骨质必然要游离(所谓抽取)更多的钙质,以达成此目标。在此特别提醒素食者及素食者父母,以目前台湾蛋白质平均摄取量,均属过剩之虑,绝无缺乏之忧,千万不要担忧自己或孩子没有足够蛋白质,为了安抚这种偏差心理,进而加倍给自己或孩子补充大量牛奶,优酪乳,奶酪及蛋。请记得,得自乳制品额外的蛋白质,势必造成骨骼内钙质及其它矿物质,流失体外之倾内,造成身体负性钙平衡。

除了大量蛋白质摄取,会造成骨质冲刷外流外,缺乏运动,停经,喝汽水,可乐(碳酸,磷质含量太高),吃加工精制垃圾食物,过量的盐及其它酸性食物,均为骨质疏松症的致病因素。长期的腰酸背痛,疲倦,骨头酸软无力,牙齿松动,齿龈退缩,容易扭伤,闪腰,骨折‥‥代表骨质中钙质及其它矿物质之流失,此刻应当重新检讨我们的饮食,减少蛋白质,鱼肉类,乳类制品摄取,以便重建真正的健康。

人类应当尽早放弃乳类制品之理由

商业性现代化便利又方便的牛奶及乳类制品,对我们人体有极大危害,除了前面叙述的理由外,有更多的研究显示我们应当尽早丢弃牛奶、乳酪、奶油等乳类制品,今列举四点理由说明之。

巴斯德消毒法的害处。

毒性物质残存的考量。

均质化乳制品的伤害。

合成维生素D的添加。

巴斯德加热消毒法的害处

细菌学家巴斯德创立消毒杀菌的方法,使得一向牛奶或羊奶由生奶变成熟奶,虽然有利于保存及减少伤寒菌感染等,但是加热后的牛奶或乳酪等、改变酵素性质,酵素及蛋白质、脂肪的结构成分,加热后会形成不稳定物质,且牛奶加热至一七0F(约摄氏六十二C)会破坏牛奶中活性酵素系统,诸如Cystine,Tryptophan,Lactase等。其它维生素,矿物质,也大多数摧毁殆尽。又加热后蛋白质会凝固(凝乳)形成坚硬的酪蛋白,且有益肠道的乳酸菌也遭到破坏,最后、牛奶变成非常困难消化,易致过敏,对人类有害无益的东西。

用巴斯德消毒法,消毒牛奶是卫生单位为了强调安全、清洁的产品所设计。但是并不能提供人们有助益健康的产品,更何况巴斯德消毒法并不能完全排除毛发,灰尘,花粉,霉菌,昆虫,肥料等环境的污染。总之,巴斯德消毒法仅仅提供劣质品,即使原本唯一仰赖吸食牛奶的动物-小牛,假设喂食消毒过的牛奶后,在其成熟成壮牛前就会死亡,人类应当觉察这些事实,任何人只要即时觉悟而拒绝再喝牛奶及摄取乳制品,都不算是太迟。

虽然经过发酵的乳制品,如乳酪、酸乳酪、酸乳等,通常较比牛奶对于人类消化道,前者较为优胜,但是事实上对人类真正理想饮食而言,仍旧差距甚远,因为他们都算是偏酸性食物,理应避免。假使真的要摄取,则可使用少量生的,无添加盐分的乳制品。

毒性物质残存的考量

现代畜牧业与过去完全不同,限宥于空间,管理,经济效益,已不采野外自由放牧,而是限地集中管理。为了避免密集式畜养而造成传染病意外,故于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及杀虫剂,为了促进肉质肥美,乳汁增产,故自主的添加生长促进剂及贺尔蒙,如此无法确知的化学品,添加剂亦会流入牛奶中,残存的毒性物质,随着人类摄食又进入人体。

畜养方式的改变,饲料取代牧章,牛群的生态环境及生理现象也会改变。我在有一次参观牧场的经验中,发现牛眷里牛只所排出的粪便稀松,不成型,犹如腹泻般,缺乏小时候在乡间所见所闻,那阵阵泛着草香,晒干后可以整团捡回家当燃料的牛粪。纤维质的减少,牛奶中脂肪成分的改变,脂肪含量增加(因为牛群饱食终日,缺乏活动),尤其饱和性脂肪比例偏高,相对地未饱和脂肪反而大量减少,例如EPA(EicosapentaenoicAcid)。换言之,破坏性脂肪远比建设性脂肪为多,造成心脏血管疾病及生殖系统癌病变的增加。

均质化乳制品的伤害

所谓牛奶均质化(Homogenization)是打断牛奶中的脂肪球,破坏后令其解散的一种制作法。虽然在乳制工业中,此乃一种新的制作过程,但是证据显示-均质化乳会破坏人类的动脉管壁,对于发展均质化乳,实为致命一击。

KurtOster医师研究最为精辟,他发现有一种酵素(XanthinOxiDase)简称XO,可存于牛奶脂肪中,正常饮用非均质化乳时,XO只会存于肠道间,不会被回吸收入血液循环中。但是牛奶若经过均质化之后,这个均质化过程会减少乳化脂肪,造成XO大量释放出来,进而造成血液再回收。因此摄取均质化牛奶,吾辈血中XO浓度平均很高。相反地,饮用非均质化牛奶或不喝牛奶者,其XO浓度均低。

XO被视为血管壁瘢痕化的原因,血管壁失去原有的平滑性,会诱发脂肪物质沉淀,凝聚血小板或崩解的血球等,进一步造成瘢痕,粥状化,最后形成血管硬化,管腔狭窄。Ostcr及哈佛大医学院Esselbacher共同提出-摄取均质化牛奶是美国人罹患心脏病的最主要原因。世界上其它国家,如芬兰,他们的乳制品也是全面采用均质化过程,故心脏病发生率亦极高。又法国极少用均质化制乳,其心脏病比率较美国、芬兰明显降低。

合成维生素D的添加

维生素D(irradiatedergosterol),此乃经由放射性处理过的维生素添加剂,多年来一直被使用于添加入大多数商业用乳类制品或其它食品及常见合成性的多种维他命丸中。

何以要添加维生素D呢?以前畜牧业以野外放牧方式为主,牛羊们一年到头在户外吃草,天然的维生素D及胡萝卜素,可以透过阳光照射在体内自然合成。再从挤出的新鲜乳汁中制作成奶油(尤其是日照丰富的夏季,制成的奶油为一种天然的鲜明的黄色成分)。这种天然的奶油,无法长久储存及运输到远地,故凡是能运送者,多半所含维生素D极少量且颜色较淡。随着野外放牧时间减少,吃野草机会减少,曝晒日光机会缩短,维生素D合成量减低,所制成的奶油,在质及维生素D含量上,皆随着颜色褪去而减少,最后制乳业者只得添加黄色色素及放射性D以补其不足。

动物体内的维生素D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成分,他们的活化过程,需要阳光照射在皮肤上,活化催促由D1转成D2再转成D3,分别在肝脏,肾脏中进行,最后活性的D3,负担执行钙磷代谢,钙质再吸收,骨质钙化等等过程。

具放射性的D2是一合成维生素,与自然形成的维生素在结构上有些不同。在食物中并无法摄取完整的且天然的维生素D,因此吾人在临床上常见关节炎病患,其产生问题通常都是钙质的利用有所障碍,显示添加的合成性维生素D,不论取自牛奶或其它乳类制品,都不是根本解决之法。

在一九三0年代,发现怀孕时,摄取维生素D添加之牛奶,其胎盘有钙化现象,合成维生素D的危险性,逐渐为人所了解。数年前,在英国因为不正常钙质代谢,导致新生儿致死,发现与放射性维生素D,被过量添加入牛奶中使用(由四百国际单位增加为一千国际单位/每品脱)有直接关联性,因此放射性维生素D2添加品,在英国已被废除且禁用。

近年来乳制业者,又以合成性维生素D3,取代放射性D2为添加品,但其事实结果,对人类健康之利害影响尚未知也。

后记:后学撰写此文时,曾为自己不断打气加油,虽千万人吾往矣!明知这是冒犯许多乳制业者,奶粉贩售者,医护营养学者专家及行政卫生单位,仍旧完成了。也算为自己一向主张“牛奶是牛吃的,不是人吃的。”,“为了远离慢性病,请尽早断奶。”宁愿采用其它含钙的植物性天然食物,以取代牛奶及其乳制品,因为他们的弊端远大过利益。在此总算做了一次较详尽的说明。

(八)、水果理应单独摄取

1.水果乃自然界最优质的食物

从解剖学、生理学、人类生态学观察分析,人类与猿猴极为相似,似乎应归属于蔬果动物,而非肉食或杂食动物。换言之,人类应以天然的蔬菜及水果为最主要的食物来源,事实上,摄取水果可以满足对“糖份”的需求,摄取蔬菜可以满足对“盐份”的需求,如此日常餐食间,对于人工再制品如精制糖、添加精盐、味精等,理当大量减少才对。

水果是自然界中最优质、最自然的食物,没有任何食物能像水果提供我们在摄取时的喜悦与祥和感。水果自然浑成的色泽,成长到最成熟时被摘取,表现其最自然的风味,如完全成熟的香蕉,丰硕的酪梨,多汁的西瓜,结实的葡萄,眼观其色泽,鼻嗅其味道,舌尝其美味,指触其果实,水果未经烹调就展现全体完整的营养份。如果果农能遵循自然法则,合理的方法栽培,适时的采收,这种有机水果,必能提供人类无限安适快乐与丰富完美的营养及健康。

世界上可供食用的水果超过三百种以上,水果在大自然中,透过日光、水分、土壤进行复杂的生化作用。太阳的电力及磁波力,藉着土壤内有机微生物之分解合成,温度、热度、光线之转涣,蕴育水果成为各种食物中原子(细胞)振动频率最高的种类(换言之-能量,能阶最高)。虽然目前物理科学家尚无法用完整且简便的仪器,显示且分析食物的各别能量变化,但是我们却可时时自我体验到水果优于各种食物,水果会将其优越的营养份,转换成货真价实的能量,传贯吾人体内,发挥功效。在后学临床诊病中亦可处处证实,我们常见病院中或出院后体弱的病患,或其它严重肝病或癌症病患者,胃口极差,仅能摄取一点水果汁。又每见重症病房中以鼻胃管灌食的病患,通常医院会调配灌以流质的高蛋白牛奶或高热量营养补体素,因为重症消化不良,食欲大减,不是反胃呕吐,就是腹胀,食物滞留胃中久久不能消化,或者腹泻不止,无法吸收。此时若更换以新鲜的果汁,必有意料不及之功效,何以故?

水果本身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分,并且以最容易吸收及消化的形式存在,如所含蛋白质多半是胺基酸,脂肪多半以脂肪酸为主,糖分多半以简单果糖为主,故摄取水果时,人们不需要再耗费太多能量于消化过程中。因为水果在达到成熟之时,在阳光照射之下,水果内所含淀粉已逐渐转换成“水果糖”,阳光与果树本身的生命力量,相互结合而完成这部份的工作,因此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生产许多含有丰富甜味的水果,水果就是当地居民们最佳的淀粉来源。成熟的果实,直接提供人们热与能,人们不需要从体内再额外消耗能量去消化分解。水果进入胃中,提供快速的分解及消化,快速地由胃部排空,送入小肠,再吸收其养分入血液循环中,这个消化过程,若是摄取水果则足以替人类节省许多的能量浪费(消耗),因此人们在食用水果或食用炸排骨鱼肉汉堡,所生成的热量,前者是“净得”,后者尚且要考虑在消化分解吸收过程中,所“付出”的内在热量。因此水果在食物分类中属“悦性食物”且为“低压力食物”,因为食用后能迅速提升能量,心身舒态故。鱼肉汉堡属于“惰性食物”,且为“高压力食物”,乃因食后消化不易,长则耗费八小时以上,且需要付出内在体能后,方能获得食物之能量,于其间自感相当疲惫,因为肝、胰、胆、肠都得努力耗能去参与工作故。古文明的西腊,罗马民族,将水果列为最优质的食物,印度哲人的日常生活几乎仰赖水果及绿色蔬菜,于今观之,自有其深远义理蕴含其中。

2.水果的分类

水果在通常习惯上,按照水果中所含糖分及水果酸的量来区分成三个种类,酸性,亚酸性,甜性。原则上亚酸性水果,可与酸性或甜性水果结合使用,但酸性水果不应与甜性水果合用。因为酸的水果会干搅甜的水果,影响其排空时间。原则上摄取水果应限制水果的品类,且一次不要超过三种以上的水果。假设要饮用水果汁或蔬果汁,应于用餐前三十分钟饮用,因为果汁,蔬果汁会使消化液稀释,冲淡消化液,影响消化作用,所以水果汁不应与主餐合用,最好单独饮用。

假使水果已经自然而且完全在果树上或土壤中成熟后,方被摘取食用。此时任何一种水果均是最圆满的营养组成,故摄取成熟之水果,一次不需要太多种类,营养成分即已足够。列举三类水果如下:

酸性水果:橘子、葡萄柚、凤梨、柠檬、酸的苹果、葡萄、李子、梨子、奇异果等。

亚酸性水果:新鲜无花果、甜的樱桃、甜的梨子、苹果、杏子、枣子、葡萄、草莓、芒果等。

甜性水果:木瓜、香蕉、蜜枣、无花果、柿子,所有干燥水果等。

3.水果的调配

水果若与其它食物合并使用,会有什么影响?水果将会停留在胃部一段时间,直到其它食物消化后,才会轮到水果消化。此时滞留的水果,其内所含的糖分就会发生,“发酵”作用,呈现出水果与其它食物合并使用的不协调现象。我们在平常摄食习惯上,常会在饭后吃水果,以为可帮助消化。事实上适得其反,反而会有饱胀感、呕逆、泛酸、嗳气等不舒适的感受。到底水果应当如何使用,才算是适当的组合呢?以水果当做早餐或夏日的午餐,所谓“水果全餐”最为理想。

水果通常应当单独使用,并且可当做主食,水果提供人体一种最自然、最高效率的营养,简单且单纯的准备及调配,对于任何年龄均能适用,所以水果全餐乃是极端理想的早餐,比较其它各种早餐,单就消化系统的负荷,比起三明治、蛋饼、水煎包子、饭团、汉堡等,水果全餐促使我们的身体能更有效率的善用能量,在早餐后,即刻可发挥创造更多脑力上、心灵上、或身体劳动力上的工作。是故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以水果为主,乃创造活力之泉源。

或者一时之间不能习惯纯粹仅以水果当做主餐者,可以下列三种变通方法,任选一种加以调配之:

加一~二汤匙生麦片(麦片可于前一晚,以冷开水浸泡之),此即是着名的瑞士营养学家Dr.MaxBrichcr- Benner精心调配,极富医疗功效的麦果泥(Mucsli)。加一汤匙小麦胚芽或麦麸合用。加一些坚果(如芝麻、葵瓜子、番瓜子等)。尤其甜性水果加坚果,味道极佳,组成亦理想。

病中若以水果餐为主时,甜味水果切莫与强酸水果合用,如香蕉、无花果、木瓜、甜枣(蜜枣)等,不要与橘子、葡萄油或凤梨等合用。水果中不要再添加糖。

任何水果,均以季节性,产地所生产的水果为宜,摄取时不但要足量,且最好是有机农法栽种者为上选。

任何坚果或种子经过发芽或浸泡后,均可与水果合用。

大型水果沙拉之组成:(举例说明)

水果类:葡萄柚、苹果、凤梨等。

蔬菜类:生菜、芹菜、芽菜(苜蓿、豌豆、绿豆)

坚果类:一百公克左右坚果或酸酪乳、小麦胚芽。

4.对摄取水果之误解

虽然我们很清楚明白水果的营养价值,但仍有许多人深深误解水果,造成对水果摄取之偏见。试列举之:

水果吃多后身体会太寒凉?

通常水果均储存在冰箱中,故取出后,不宜马上食用,应去冰箱寒气后,再行使用。注意选用产地且季节性水果应可避免此顾虑。

某些水果不易消化,食后会有饱胀感,如香蕉。

水果本是最容易消化者,如果食后反而出现不消化的饱胀感,应考虑以下四点:

摄取时间适当否?餐前半小时以上,或餐后至少三小时以上,否则均可造成水果滞留胃中,不能消化。

如果摄食之时间正确,注意水果间的配合情况,酸甜水果莫杂乱配用,水果莫与淀粉或高蛋白,高油脂食物合用。

考虑是否水果本身品质较差?倘若水果尚未成熟,即被强行采收,届时仍保持水果的酸质,此会导致吾人身体之不适,所以水果品质较差,亦会削弱我们的消化力。水果潜在性乃属碱性食物,但其碱性作用却必须透过消化系统,方能完全发挥出来。当水果成熟之时,水果所含的酸会逐渐转型成糖分,水果中多半含的柠檬酸、苹果酸等酸质,经历完整的氧化作用,形成CO2及水,因此成熟的水果,非但不会造成酸血症,反而会增加血中的碱性作用,帮助人们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

摄取水果若出现症状,切莫全部归罪于水果本身,应当进一步检讨我们摄取时间得宜否?食物调配适当否?最后再考虑水果本身是否未达理想状况所致?

5.可以烹调的水果-蕃茄

蕃茄通常被视为一种蔬菜类,但实际上其应归属于酸性水果。因为蕃茄所含糖分(淀粉及蔗糖)极低,但维生素含量可观。蕃茄含有酸性,有保护维生素c的作用,故烹调过程中不易破坏。蕃茄味酸甘,性微寒,有健脾开胃,生津止渴的功效,可治口疮,胃热,高血压,胃十二指肠溃疡等。

蕃茄在调配上,可与不含淀粉之蔬菜或坚果类,种子类,酪梨等,形成成极佳的配合。譬如蕃茄通常可与红萝卜、芹菜、酵母、扁豆等熬成浓汤,或者将蕃茄配合香菜,酪梨制成蕃茄沙拉酱,以为佐餐之用。但是蕃茄却不宜与其它含淀粉及蛋白质的食物合用,例如蕃茄蛋炒饭,义大利面加蕃茄酱,汉堡热狗薯条加蕃茄酱,这些习以为常的中西餐食,乃是造成吾辈消化道疾病频繁之部份原因。

6.水果中唯一特例-酪梨

水果摄取之通则及是以单独摄取为最适宜,唯有酪梨(Avacado)例外。酪梨为一种少见且特殊的水果,它本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脂肪,故不仅味道醇美,本身也提供非常优质又自然的油脂来源。相对地丰富的油脂成分,也会阻止其它蛋白质与淀粉的消化及延长胃的排空时间。

酪梨的使用,应注意之事项如下:

酪梨可与任何酸性或亚酸性水果合用。

酪梨可与不含淀粉之蔬菜合用(如芋头、蕃薯、马铃薯,即是合淀粉的蔬菜,不宜与酪梨合用)。

酪梨本身蛋白质的含量,远胜于牛奶。故酪梨不须再与其它蛋白质合用(包括种子及坚果类)。

酪梨为沙拉酱重要材料。

7.独出一格单独摄取-瓜类

最后须特别加以说明者,为瓜类(melons),例如西瓜,香瓜,哈蜜瓜等蔓生爬藤之葫芦科草木植物,属于水果类别,若是考虑食物摄取的最佳调配时,应当将瓜类独立出来,另标成一类。其所根据者-瓜类,在消化系统的消化分解速度之迅速,远胜于其它任何一类水果。

消除误解,重新认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有人抱怨吃西瓜或各种瓜类不能消化而拒绝吃瓜类。或也有人自称吃瓜会过敏,他的身体不适合瓜类?犹如有人一生都不吃香蕉,因为他们吃香蕉后不但没有帮助消化,反而会有饱胀疼痛感。生活中的经验,有时是错误的认知。事实上,恰恰相反,瓜类是非常容易消化的水果,事实与理论的差距,其间症结所在为何?瓜类带来的严重干扰,表示“瓜类在胃内根本没有消化”。平常我们在大餐后吃一片西瓜,一~二小时后,有时还会有未消化的西瓜,反吐出来。又譬如夏日炎炎之时,我们单独吃西瓜,感到很爽口清凉且利尿,因为消化吸收迅速,约莫二小时后,就会排尿增加。这二个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摄取瓜类适当,瓜类在胃中停留时间极为短暂,马上就会排空进入小肠。相反地,我们若餐后吃西瓜,或者西瓜与其它食物一起混合使用,西瓜会被食物或分泌增多的唾液及胃的消化液所阻挡,因而滞留胃中,进而形成腹胀不消化的现象。

如果把瓜切开后,置于室温之下,瓜会快速分解,产生许多气体且瓜类会逐渐软化失去弹性。当瓜类与其它食物合并使用时,瓜类滞留胃中,其内糖分发酵而产气,故形成严重胀气,甚至腹痛。在临床上或急诊室里,夏季腹痛,消化道不适者,病例极多,其间与我们不适当摄取食物,有极密切之关系。

中医称“多食瓜会生湿热”,五行学说中,脾胃属土,土最怕湿。但西瓜本身性平凉,味甘淡,可以生津利尿祛湿,何以会生湿热呢?倘若我们明了消化生理学,自能迎刃而解。摄取瓜类配合不当,造成滞留胃中,发酵产气,故腹胀、呕逆、泛酸、灼热(脾土湿滞),消化不良,四肢倦怠沉重(脾土不运)。

善用蒙利,错用受苦

因为瓜类具有水果中最容易且消化最迅速的特性,因此吾辈若能善用其优点,则蒙其利。蒙其利者:食用任何瓜类,均宜单独使用。若误用之,反受其害。欲免其害:不要与任何蔬菜,水果,食物合用,以免发生消化上的干扰。食用瓜类的时间,可以进餐前至少半小时,或者进餐后至少三小时乃最为适当。

结论

水果、瓜类本是大自然最优质的赐与,极尽完美,瓜类、水果何罪之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子日:“心不在焉,食而不知其味”、“心不在焉”乃意味深远,饮食乃人之本能,但若非仔细探讨其中道理,我们亦是糊涂一生,胡囵吞枣,等到身体不适,再上医院,要求服用帮助消化的药片、润肠药。当我们平心静气,明晓消化生理机转后,自能建立正确观念,世上岂有帮助消化的药?重要处应是如何减少干扰胃肠消化的因子,即是积极地帮助消化。中医理论指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为仓禀之官,厚培脾土,万物生焉,意即是健康之基石乃在适当选择食物,保任我们健全的消化系统,必能创造健康。

(九)食物调配实践-主食类

吾人之健康犹如一座金字塔,金字塔可分为三层,最基底层为身体健康,中间层为心理健康,顶尖层为灵性健康。灵性健康之探究与升华,乃奠基于身体及心理健康。相对地,仅拥有身体生理上健康者并非完整的健康,因为身体健康仅是人们最基本的企盼与努力而已。

俗语:“健康方能开创一切”,佛家有云:“身安而后道隆”。由此可知,虽是司空见惯的词汇-“健康”,其内部却蕴含丰硕的义理,社会上如果各行各业,二千万同胞都能明了健康的真谛,进而增进生命健康的层次,年青学子们不会空有身体的强壮,却热中追逐电动玩具,沉溺小钢珠店,吸食“安公子”,结党斗狠。正因为他们的身心受到不当食物(如惰性、高压力性、酸性食物)的干搅,不能自主,进而酿成对自我及他人的伤害。心理咨商,行为辅导,虽然重要,三餐摄食更为重要,苟能透过食物适当的选择及均衡调配,此乃根本上重建新生活,贯注新生命的动力。

年底大选在即,候选人的政见,有许多是虚幻海市蜃楼的理想。明年初,全民健康保险全面施行,各家施行细则版本出入悬殊,莫衷一是。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强身强种强国之方法,历史斑斑可考,自古以来,最快乐的民族,最安乐的国家,并非最富裕地,国家、社会、家庭乃至个人均如此,富之极乃贫之始,乐极生悲,否极泰来,福祸相倚。台湾四十年来老百姓的努力,如果仅用“创造经济奇迹”,以经济挂帅,那么台湾原有土地资源,纯朴民风,丰饶甘甜,如今安在?我们并不再需要牺牲大地自然生态平衡,残害百姓身心健康,所换来的仅是经济奇迹,奇迹只是“奇”数,并非“常”数,奇迹只如昙花一现,稍纵即逝,恒常的努力,纯朴且厚道,爱台湾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在这里一花一草,一饮一酌,努力耕作,辛勤流汗所收获的才是真实的,值得珍重的。

我们的国父中山先生,因习医行医而进思报国,化思想为行动,历经十次革命而缔建民国。后学因学医行医多年后,深感健康之道是无宗教,无国界,任何有理性,有觉性的人们,经由外在教育及内在觉察,自我客观地判断及衡量,坚决且恒常地实践均衡健康的摄食,强身不是放纵食欲(仅为满足三寸之口舌)-病从口入;逞强口欲(鼓动二片薄薄的嘴唇)-祸从口出;增长情欲(煽动一点丁大的心量)-害己害人。健康之实践是智者不惑的坚持,仁者不忧的自在,勇者不惧的担当,从饮食改变,身心健康中真实利益的体现,快则二周,慢则二个月,就有不可思议的大转机。检视一个人是否健康,换言之即是一个人是否处于高能量状态?一个高能量的人,必是稳如泰山的金字塔,有真正内涵及实力,不离大慈,不舍大悲。由他的身体、精神、灵性上所发挥出来的能量,热量,犹如强大的磁铁,必能吸引更多大小的铁片,不但吸铁聚合,且能化铁成磁。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或疑心、贪心、痴心作祟,其能量必低,何健康之有?平常多与高能量的人相交相往,我们也能提升自己能量,朝向健康之道迈进。

千言万语,不如大家亲自开始实践,脚踏”的实地,终有一天我们可攀登上金字塔顶,登峰造极,自在健康。以下分门别类提供读者诸君,亲手去做的方法。首先介绍主食类调配法。

主食系列

一、五谷饭

材料:糙米、红糯米、小米、小麦、荞麦、薏仁、芡实、(糙米占总材料量的一半,其它材料随喜使用,占总量的一半)。

作法:将所有材料洗净后浸泡二~五小时,煮法与一般米饭类同。

附注:只须多加一杯水,熟后焖些时候,增加饭的Q软度。或水量为材料之二倍量,直接在火上煮待滚开后改以最小火慢慢焖煮至水干,更具风味香Q。(用此法材料不须先浸泡)。夏天以糙米、麦片和绿豆仁的综合饭非常清爽可口。五谷饭加入甘薯共煮更具风味可口。

二、喜宴饭

材料:糙米、糯米、莲子、红萝卜、香菇、红枣、磨菇。

配料:麻油、香菜。

作法:将红萝卜、香菇、磨菇切成丝。麻油和香菇丝爆香加入米和料快炒三分钟,加入其它材料加水放入电锅蒸。蒸煮后把红枣排于饭上,再焖三分钟,起锅食前洒上香菜。

三、五谷粥

材料:五谷饭。

配料:随喜。

作法:材料加入配料一起煮成粥,再依个人口味做成碱或甜粥。

四、寿司

材料:五谷饭、紫菜皮、油豆皮、小黄瓜、红萝卜、生菜、芽菜。

配料:芝麻、小麦胚芽、冰糖、柠檬汁(醋)。

紫菜皮寿司:

作法:五谷饭趁热将冰糖、柠檬汁加入混合拌匀待凉。紫菜皮平铺在竹网上将之五谷饭平铺其上,再将其它材料均匀排在饭之一端成条状。饭上洒上芝麻、小麦胚芽,然后沿竹网卷包成饭条状,再用刀切片食用。

油豆皮寿司

部分饭亦可塞入油豆皮内,洒上芝麻即可。

五、小米粥

材料:小米、糯米。

配料:葡萄干、黑糖(冰糖)、芝麻、小麦胚芽。

作法:材料洗净以水煮开后,小火慢熬成粥,再拌入配料即可。

*煮碱的可拌入味噌、紫菜或其它随喜。

六、燕麦粥

材料:麦片或燕麦片。

配料:葡萄干、坚果类(番瓜子、葵瓜子、腰果、核桃任选)。

作法:生燕麦可浸水泡二~四小时,再以果汁机打碎。水煮开后,加入材料煮十分钟(麦片二十分钟)。加入打碎的坚果和葡萄干。(一边煮,一边用汤匙搅拌,以免粘在锅底)直到形成粥状。

七、全麦干面

材料:A全麦面条。B芽菜、红萝卜丝、芹菜末、小黄瓜丝。C豆包、金菇、荀丝、香菇。

配料:干性-小麦胚芽、大豆卵磷脂、芝麻(粒或研磨)。湿性-芝麻酱、豆瓣酱、荫油加冰糖及柠檬汁(醋)。

作法:将材料C先炒熟备用。面条以沸水煮熟以麻油(橄榄油、茶仔油)调匀拌上材料C并自由取用材料B,洒上配料即可。

★亦可随喜煮成汤面。

★面条亦可变化用米粉或冬粉取代。

八、全麦面饼

材料:全麦面粉、坚果类(葵瓜子、番瓜子、核桃、腰果、松子)。

配料:葡萄干、芝麻、桔子饼、橄榄油、冰糖。

作法:全麦面粉以水调成糊状加入坚果、配料拌匀。橄榄油烧热将适量面糊入锅煎熟即可。

★亦可用蒸熟食用。

九、全麦馒头

材料:全麦面粉、活性酵母(发仔)、冰糖。

配料:坚果类、芝麻、葡萄干、小麦胚芽、枸杞子。

作法:以一碗温水加入一匙冰糖溶化后,将酵母(发仔)洒于水面一层即可。置放约二0-三0分钟待其发酵膨胀后即可备用。将六碗面粉置入盆内,将料倒入拌匀(可再适量加入水拌之),搓揉后置放以湿布覆盖一小时,发起即可。加入配料再揉成长条形切块放入锅内蒸十五分钟即可食用。

十、全麦吐司面包(份量-壹条)

材料:全麦面粉三杯、活性酵母(发仔)6~7克、冰糖一大匙。

配料:坚果类、葡萄干。

作法:将糖倒入温水中至溶解后,将酵母倒入置放约三~五分钟至酵母发泡膨胀。取一大容器,将配料与面粉倒入拌匀。将料到入中,用手将材料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湿布置放约1~2小时,发至约原来二倍大(为免面团黏锅不易取出,可抹上少许油)。在膨大的面团中心用力打一拳后,揉成长条形,置于长型烤盒中,盖上湿布再置放三0分钟或至面团再膨大。将面团连同烤盒放入烤箱中,烤约三0分钟,温度三五0F或烤至将水果刀插入面团中心取出,刀上不沾面糊。将面包取出放凉切片即可食用。

★主食可随喜添加之配料

品项种类:芝麻、小麦胚芽、酵母粉、花生粉、紫菜粉、坚果、大豆卵磷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会吧 这些食物不能一块儿吃?
夏季儿童也要注意补钙(图)
关于空复食物的应该注意问题
哪些食物真的不能空腹吃?几个忠告来了
台湾营养专家教你“吃”出健康晚年
怎样吃能让孩子长高快速?注意适量搭配,远离错误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