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手转弯应注意“内轮差”(附转弯技巧分享)
说起“内轮差”,让人感觉是一个很专业的词语,很多人(特别是新手)开车时并没注意这个问题。但个人觉得很重要,这不仅涉及汽车的转弯技巧,更与行车的安全有关。
记得我刚提车后,特意上网查询了下开车的注意事项,结果看到一个名词叫“内轮差”。我之所以关注它,是因为“内轮差”的定义与我的理解竟然是相反的。
一、什么是内轮差
引用网上的定义:“内轮差”指是车辆转弯时的前内轮的转弯半径与后内轮的转弯半径之差。由于内轮差的存在,车辆转弯时,前、后车轮的运动轨迹不重合。在行车中如果只注意前轮能够通过而忘记内轮差,就可能造成后内轮驶出路面或与其他物体碰撞的事故。
(一)先用网络图片演示
紫色部分就右前轮和右后轮因内轮差,形成的二个不同运动轨迹的重合区域。如果大车这种状态转弯,这个紫色区域的行人或车辆就会被大车后半车身所碰到了。所以,知道内轮差,行人或车辆就要主动避开这个区域;而开车人应注意内轮差对别人或车辆的安全威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尽量安全行车。


(二)现场演示内轮差

我的银狼现场演示下内轮差的状况。
1、假设我从这个地方向左转(快速打死方向),看内轮差的情况。


2、车子与纸箱间有0.6米。





3、开始左转弯(迅速打死方面)


4、后轮都还没过,左侧车身就要碰到纸箱了。




也就是说,向左侧急转弯(立即打死方向),左后轮与左前轮行动轨迹相差0.6米的距离以上。当然,车子打方向幅度小点、慢点的情况下,内轮差轨迹会相差少些。因具体很难得出实验数据,我只能演示到此,大家知道内轮差的原理就行了。

二、内轮差与转弯技巧
知道内轮差的原理,我们就应该明白转弯应注意事项和技巧了。我今天让论坛的奖品来示范下各种转弯状况及技巧。
(一)主角闪亮登场




(二)前行转弯状况的演示

(1)错误的转弯演示
1、假设车子向左转(黑色为道路、白色为障碍物)


2、这种情况车子太靠左侧了,因左转时内轮差的缘故,后左车轮和车身会靠向左边的障碍物,而发生剐擦,从而转弯失败(如下图运动轨迹所示)。







(2)正确的转弯演示

这种左转弯时,就尽量靠右边进入(右转时则反之)。即弯道转弯技巧就是:尽量反方向靠边后再进入弯道。(如下图运动轨迹所示)








(三)后退转弯状况的演示

(1)错误演示
汽车后退时,跟前进的内轮差情况有点类似,车头会向转弯的反方向运动,不注意的话,车头就会剐擦障碍物。
1、车子向右侧后退,这个退车位置就太靠左了。

2、因为后退时,车头会反方向运动一段距离,类似于内轮差的原理,我也不知道应叫什么名词,就当反向内轮差吧,呵呵!这时车头就会大幅度向左侧运动,左侧如果没有留出足够空间,左车头就会剐擦障碍物了




(2)正确后退演示

1、尽量靠转弯的这一侧(这时是右侧)进入弯道,让左侧留出足够的空间,防止左侧车头剐擦。


2、进入弯道后,因左侧留出了空间,即使车头向左侧移动也安全了。






(四)转弯看一个小技巧分享
其实转弯时,注意前面状况同时,也要看好左右反光镜以确保安全(特别是转向那一侧的),只要我们转弯时,能大致观察到内轮差的变化,就可以及时进行调整了。但因为正常角度的后视镜,很难精确看到后轮运动轨迹的,所以,在特殊情况下(如狭窄弯道且内轮差范围内有看不到的障碍物等)就要临时进行反光镜调整,就可以看清底下障碍物了,确保行车安全。
1、假设向左转时,发现内轮差范围内左侧地下有一个障碍物(量尺)。


2、正常角度反光镜进入弯道后是看不到的,就会有左轮压上去的风险。



3、只要将反光镜往下调,就可以看到底下的障碍物了,转弯时就可以针对性调整和避让。到正常路况再将反光镜调整回来就是了。



当然,转弯还涉及打方向的正确时机、打方向幅度及调整技巧,但实在没有精力一一讲解,让大家知道内轮差这个原理就行了。

其实很多事情,我们不仅要知道结果(是这么做),更要知道为什么(原因、原理等),只有这样才会以不变应万变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倒车技巧!(有图片示例)很实用!!
开车时如何判断车头与障碍物的距离,记着这几个技巧,新手学会了不再刮蹭 2023/6/1 02:54
初级驾驶:停车入库的驾驶技巧
『学车必读』新手学车、停车小技巧[图解]
图解倒车技巧
判断车头与障碍物的距离,学会这个技巧,新手也能轻松避免剐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