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20801{预习}《四大圣哲. 孔子. 基本智慧》(P125~137)
《四大圣哲. 孔子》
基本智慧
P125~137

P125
本文已经把孔子在政治规范方面的格言略作评述。
这些格言背后还有几个基本观念,可以让我们看出孔子的思想体系
1.重大抉择
孔子深知自己面临一个重大抉择:
要隐居以独善其身,还是入世以力求改善?
他的决定非常明确:“我们没有办法与飞禽走兽一起生活,如果不同人群相处,又要同谁相处呢?”[译注]《论语. 微子》:“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他反对“原本想要洁身自爱,结果却败坏了更大的

P126(接上)
伦常关系”。[译注]《论语. 微子》:“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处于乱世,似乎人只能隐居以自求解脱
孔子曾谈及两位隐者,“隐居起来,放言高论,人格表现廉洁,被废也合乎权宜;我是与这些人都不同的,没有一定要怎么做,也没有一定不要怎么做”。[译注]《论语微子》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这些隐者反而使孔子更为坚定地直道而行,“天下政治若是上轨道,我就不会带你们去试图改变了”。《论语微子》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由于对人世的关怀与投人,孔子发展出一些观念,代表了他的“基本智慧”。
这些观念述及:人的本性、社会秩序的必要性、语言的真伪问题、思维的本质、本源之绝对性及其表象的相对性,最后是统合万有连系万有太一[译注] 此处所说的“太一”( the One )是西方哲学中的概念,意指万物的来源与归宿,就是使万物形成整体的唯一基础。对应到孔子心中,“太一”即是他所谓的赋予他天命。君子应该知天命畏天命,而孔子自认“五十而知天命”;他在周游列国时,仪封人说他是“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可见他的天命是宣传教化当他两度遇到生命危险时,亦皆诉求于天。

【Jim】“太一”( the One ),可对照P137[译注2]P143[译注2]

【Jim】'木铎',木舌大铜铃,音敦厚,内涵宣传教化,亦代“师”之谓(今师范院校喜“木铎”及“垂范”等形义作标志;启功先生题“木铎金声一百年”)。“金铎”,铜舌大铜铃,音振奋,通鼓作气。

【Jim】险一:子曰:“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 述而》)。

【Jim】险二: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不在兹乎之将丧斯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之未丧斯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 子罕》)

孔子在任何情况下的主要关怀,都是以及人的社会


P127
2.人的本性
人的本性称作“仁”。
人性道德统合体
“仁”字从“人”从“二”,表示人的本质即在人际交往中展现。
为了说明人性问题,首先要阐明人的实然应然[译注]西万哲学常以“实然”与“应然”说明人的现实状况与理想要求。譬如,“张三是个儿子”,这是实然;“是儿子就应该孝顺”,这是应然。哲学家设法说明人性怎么回事,其目的即是要联结实然与应然。因此,说“人是什么”,其实是在说“人应该成为什么。本节稍后的讨论即以此为出发点。其次要认清人的存在之多样性

第一,人应当成为一个人。
因为人不像动物那样,生来即已定性,靠本能求生而不诉诸思想
人对自身负有责任。
人类共同塑造生活,超越本能的局限,以实现人的应然为目标

任何个别的善都以人性为前提。
只有仁者,能喜爱好人也能厌恶坏人。
仁之个别表象是:虔敬智慧与学习正义
孔子不认为品德可以互相衍生,因为仁是统摄诸德本源
个别品德透过仁,才能成为真理
仁是无条件的绝对本源

P128(接上)
“行仁的人先努力辛苦耕耘,然后才收获成果。”[译注]《论语雍也》:“仁者先难而后获。”

依仁而行,并不是遵守某一确定法则,而是得其大本
不仅赋予个别法则价值,而且避免使个别法则成为绝对之物
“仁”字无法界说,但其要旨隐含于孔子所谓的中庸[译注]依《论语》所载,“仁”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核心观念,即一个“仁”字可以贯穿他的整个思想。“仁”包含三个层次:人之性(向善)人之道(择善固执)人之成(止于至善)(详细论述过程可参见拙作《人性向善论发微》,此处直说结论。)雅氏认为“仁”无异于“中庸”,若以“中庸”为“择善固执”,则可成立。
【Jim】所谓“无法界说”,作者原意或许是指“无法用拉康三界之说”,意即“拉康三界”与“孔子三界”无可比性。此译注中标明“雅氏认为”四字,可理解为译者并不认同雅氏观点。

中庸其至矣乎”(《中庸. 第三章》),其运作由内而外:“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 第一章》)
内在自我显示之后,就需要中庸之道来使它合乎本源:“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 第一章》)

这种想法近乎神秘;
孔子强调中庸居于两种极端之间:
“采取宽大柔和的教育方式,对无礼横逆的人不去报复,这是南方所谓的强”,[译注]《中庸第十章》:“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以兵刃甲胄为卧席,即使战死也不

P129(接上)
遗憾,这是北方所谓的强”,[译注]《中庸第十章》:“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君子立于中道而毫不偏倚”。[译注]《中庸第十章》:“君子中立而不倚。”
这是极其困难之事:
“天下国家可以平治,爵禄富贵可以辞让,锐利兵器可以踩踏;但是中庸却没有办法做到。”[译注]《中庸第九章》:“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第二,人的本性表现于人生的多样性上。
人的本质相似,皆近于仁;但是习惯个性年龄阶级知识却使人相异。[译注] 这段话出自《论语阳货》,正是孔子所谓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由“性相近”可以推导出“人性向善”,但无法推导出“人性本善”。“人性本善”为朱熹注解孔孟的立场,代表宋明大多数儒者的看法。但是,若是“人性本善”,则必须说“性相同”而不可说“性相近”。朱熹指出孔子“杂乎气质而言之,故不日同而日近”(《宋元学案卷四十九晦翁学案》),他批评孔子谈人性是“杂乎气质而言”,即将“气质之性”混入“天地之性”。但是,孔子本人早于朱熹1,600多年,自然不会按朱熹的划分来看待人性。如何可以用后代的观念去批评古人的用语有问题?比较可能的情况是:孔子并无“人性本善”的想法。接下来谈到“君子有三戒”,正好证明孔子认为人的一生都要戒惕谨慎,以免“血气”造成严重干扰。

人生阶段:“年轻时,血气还未稳定,应该戒惕的是好色;到了壮年,血气正当旺盛,应该戒惕的是好斗;到了老

P130(接上)
年,血气已经衰弱,应该戒惕的是贪求。”[译注] 《论语. 季氏》:“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及其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也,血气既衰,戒之在。”

人格类型:孔子分辨四种类型的人。
最高为圣人,生来就明白人生正途的人。孔子不曾见过圣人,但是从未怀疑古代有圣人存在。
其次是通过学而明白人生正途的,可以修成君子
第三类是遇到困难才去学习了解人生正途、不肯气馁的人。
第四类是遇到困难还不肯努力的人。[译注] 《论语. 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中间两类总会逐渐进步,“只有最明智与最愚昧的人是不会改变的”。[译注] 《论语. 阳货》:“上知下愚不移。”
3.本源为绝对,表象为相对
真理与实在界合而为一,独立的纯粹观念并不存在。
人生解脱之道在于领悟那影响实在界的知识,亦即可以身体力行、潜移默化的观念。
诚于中者必形于外
【Jim】《大学》:“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所谓“物有本末”,[译注] 《大学》:“物有本末,事有始终
【Jim】《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P131(接上)
本源之绝对性渗人表象之相对性中。
根本得以修正为善,则人可以正确认知实在界,则观念可以求其真实,意识可以求其正确(以上说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然后达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Jim】《大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从天子以至于庶人,修身的教育为本。
Jim《大》:'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不能齐家者,不能教人
Jim《大》:'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负责治国的人,能使自己一家人行仁,全国就会兴起行仁之风。”[译注] 《大学》:“一家仁,一国兴仁。

修身之规范与动力皆来自本源,而本源深广不可测度,因此人生行事之应然法则总是有所不足。
格物致知的功夫无法一蹴可几,更不能定着于不变的状态或独断的教条上。
孔子“不凭空猜测,不坚持己见,不顽固拘泥,不自我膨胀”,[译注] 《论语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君子立身处世于天下,无所排拒也无所贪慕,完全与道义并肩而行”。[译注] 《论语. 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他是周而不比、群而不党的,始终保持开放的心胸。
他有所不知时,退而自省;个性坚定,但不顽固;与人为善,

P132(接上)
但不同流;充满自信,但不自傲。
绝对理想展示于相对表象中。
孔子以所有可述事件为相对的
这并不表示它们停止存在,而是表示它们由更高原理统辖
4.秩序之必要
人伦秩序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人的本质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能实现。

人伦的首要原则是可以终身奉行的一句话:
“自己所不想要的一切,就不去加在別人身上。”[译注] 《论语. 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根据这一原则,人的行为就能表现出
“厌恶上位者所做的,就不要以此使唤属下;厌恶右边的人所做的,就不要以此对待左边的人。”[译注] 《大学》:“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
除了这句消极的格言,儒家还有积极的说法:
“所谓行仁,就是在自己想要安稳立足时,也帮助别人安稳立足,在自己想要进展通达时,也帮助别人进展通达。”[译注] 《论语. 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对于

P133(接上)
之主张“以德报怨”,孔子的回应是:“那么要以什么来回应恩惠呢?应该以正直来响应怨恨,以恩惠来响应恩惠。”[译注] 《论语. 宪问》:“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人伦的第二原则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差异极大,善政必须以妥善分配权力为条件,权力越大的人,越应该以身作则、知人善任。
勉励百姓,无忧无惧。
能够自立自主、明辨是非、从善如流的,永远是少数人。
至于一般百姓,则只能“使他们走在人生正途上,却没有办法使他们了解其中的道理”。[译注] 《论语. 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君子与百姓的关系是:“政治领袖的言行表现,像风一样;一般百姓的言行表现,像草一样。风吹在草上,草一定跟着倒下。”[译注] 《论语. 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人伦秩序的建立,必须透过有权威者的表率。
政治地位与人品能力相应,则人伦秩序自然上轨道。
“不担任某一职位,就不去设想那个职位的业务。”[译注] 《论语. 宪问》:“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人君必须扬善抑恶,并且教育平庸之民。
凡是能力足以从政的人,不会轻

P134(接上)
易受到舆论左右。
众人皆厌恶者,他要仔细考察;众人皆喜爱者,他也要仔细考察。
弟子子贡请教说:“全乡的人都喜欢他,这样的人怎么样?”孔子说:“并不可取。”子贡再问:“全乡的人都讨厌他,这样的人怎么样?”孔子说:“也不可取。比较可取的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坏人都讨厌他。”[译注]《论语. 子路》:“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多人皆恶之,何如?’子日:'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人伦的第三原则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直接干预产生不了效用。
当然,人君可以使用威势、法令、惩罚,但是结果极其可悲;
因为在政刑的压迫下,人民会设法逃避,得过且过,形同乡愿
【Jim】子曰:“鄉原,德之賊也。”(《論语. 陽貨》)。
【Jim】六言”(仁知信直勇刚)。
【Jim】六弊”(愚荡贼绞乱狂)。
只有透过间接方式,才能造成伟大成果。
人性的潜在种子可以被导入不同方向。
采取决定性的行动是可能的。
人性潜力必须得到发挥的机会,其他一切自然随之而来
5.必须正名
弟子(子路)问孔子,若想挽救混乱的政局,首先该做何事?
孔子的答复出人意表:“一定要我做的话,就是纠正

P135(接上)
名分了。”[译注]《论语. 子路》:“必也正名乎
名实必须相符,君要像君,父要像父,人要像人。
但是语言常被误用,无法达到目的,造成名实分裂的现象
“有德行的人一定能说出有价值的话,说出有价值的话的人却不一定有德行。”[译注]《论语宪问》:“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语言误用将导致天下大乱:
“名分不纠正,言语就不顺当;言语不顺当,公务就办不成;公务办不成,礼乐就不上轨道;礼乐不上轨道,刑罚就失去一定标准;刑罚失去一定标准,百姓就惶惶然不知所措了。”[译注]《论语子路》:“不正则言不顺不顺则事不成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无所措手足。”
“因此,君子定下一种名分,一定要让它可以说得顺当;说得出来的,也一定让它可以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论,要求做到一丝不苟罢了。”[译注]《论语子路》:“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P136
6.一以贯之
在谈到各样事物、各种品德,以及一切可学可做之事,孔子对弟子(子贡)说:
“你以为我是广泛学习并且记得各种知识的人吗?不是的,我用一个中心思想来贯穿所有的知识。”[译注]《论语. 卫灵公》:“女以予为多学而识知者与非也,予一以贯之。”

可见孔子所说的一切都围绕着一个中心。这个中心是什么?

他不曾提出一个不变的答案。

他的中心思想是一贯的,但是却以许多表象概念来阐明,像“”或“”。[译注]《论语. 里仁》中,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但问题有三:(一)曾参小孔子四十六岁;(二)曾参是学生中资质鲁钝的(《论语先进》);(三)“忠恕”是二字,不符“一以贯之”的要求。但曾参后来另有体悟,他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在此,曾参以“仁”为君子毕生之使命,亦即合乎孔子“一以贯之”的要求。

有时他只提出一个原则:

“不了解命的道理,没有办法成为君子;不了解礼的规范,没有办法在社会上立足;不了解言辞的使用,没有办法了解别人。”[译注]《论语尧曰》:“不知,无以为君子也不知,无以立也不知,无以知人也。”

有时他又说:仁者爱人,知者知人


P137(接上)

但是这一切反而使我们弄不清他的“一”是指什么。

假使我们从至高权威的背景来看,孔子的“”就显得颇为清楚了。

他曾提出接近老子的无为的观念,认为至高权威体现于古代圣王身上:

“无所事事而治好天下的人,大概就是舜了吧!他做了什么呢?只是以端庄恭敬的态度坐在王位上罢了。”[译注]《论语. 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除此之外,从孔子对“极限”的体认也可以辨明他的“”。[译注] 雅斯贝尔斯本人的哲学,主张在变化不已的万物的根源处,有个“广含万有的太一”(又名统摄者)。他认为只要是真正的哲学家与宗教家,其思想一定有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有个最高层次的概念,包含万物在内,又不为万物所限制。可以称之为“太一”或“统摄者”。他也依此理解孔子,所以,在书中多次提及“太一”或“”这样的概念。这是西方学者标准的理解模式。前面译注中也提到,若以此论,孔子的“太一”或“”其根源是“天”,赋予人“天命”,其展现于人间便是“”,每个人所能领悟到的便是“天、道、仁”各自以其方式,使一个人从容面对“死亡”。譬如,孔子两次面临死亡威胁,都直接诉求于“天”(《论语子罕》《论语. 述而》);他还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他也称人应该“身以成仁”(《论语. 卫灵公》)。依此理解本文所谓的“一”,就不会感觉陌生了。

【Jim】“太一”( the One),可对照P126[译注4]P143[译注2]

【Jim】由此可见,译者并不认同雅氏的关于“哲学/宗教必有一个系统”的观点,虽表示理解,却又没点透;甚至译者根本不认同雅氏用西哲的思维来理解孔子。

【Jim】可惜雅氏不懂中文。也难为译者还要力求信、达。(快成”信达雅“的梗了)


后记:

【JIM220805注】太一,拉康三界,实然应然,绝对相对...又与《大学》《中庸》“格物致知”绞缠在一起,又模糊中引出了《老子》...不嫌挤吗?盖作者坚信“有个系统”用以量度“贯通”,又拟用东西不同的三界结构进行对标和梳理?Jim读来顿觉作繁译繁思也繁,对作译己都有些许怅然。哪天学《易》提上日程?今且留作线索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伯峻《论语译注·子罕第九·14》摘记
论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
芮必峰、石庆生:致中和: 中国文化中的主流传播价值观
凌俊峰:《周易·系辞》中的“君子”学说试探
【完结,内有下期预告】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没有那么难
学习论语心得的心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