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冯小刚:建议恢复繁体字挽救传统文化,易中天:亂竈龜鬱会写吗?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几千年的风雨依旧辉煌,追溯其能够发展至今的原因,文字的功劳不容忽视。

汉字是文明传播的重要载体,是作为世界四大古文字中唯一存活至今的文字。汉字不仅仅是传承中国文化的纽带,还是向世界介绍中国最好名片。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已经分布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衣食住行,求医求学随处可见。

当然,电子产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这也让人们使用汉字的频率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可以说终结在了走出大学之门的那一刻。

很多年轻人也出现了提笔忘字的现象,这时候一些名人开始走出来再次将汉字的“繁简之争”的话题搬到桌面上。

著名导演冯小刚提出建议恢复繁体字挽救传统文化,中国知名作家、学者、教育家易中天回应:亂竈龜鬱会写吗?

没想到易中天这次的回怼一时间在网络上引起了各大网友的强烈关注,随后便以此展开了辩论。

01 汉字的发展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和智慧结晶。它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演变。

说起文字的起源我们能够想到的就是甲骨文,它是中国的古老文字,在我们留下来的古籍之中。

探究发现主要是分布在商朝时期王室用于占卜在龟甲或者兽骨上刻下的文字。甲骨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图画性强,以象形字体为主,有的字体甚至颇逼真。

金文,金文是殷周古文字的一种类型,因为金文多出现在青铜器之上,所以得此名。金文与甲骨文相比更秀丽且直笔多,笔画更规范,更严整清晰。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方便统治而推行的“书同文,车同轨”政策,通过这次的改革,中国汉字得到了简化和规范。

隶书,是由篆书发展而来的书体,字形多呈宽扁,而竖画短,因为它结构简单,书写流畅,深受人们的喜爱,广为流传。

隶书的发展在中国汉字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隶书之后社会上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书体。

更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书法艺术,楷书、草书、行书应运而生。

不管字体怎么改变,其中有一个特点始终没有改变,是什么?这些字体的内容都是繁体字。

02 繁简之争

那么,繁体字是在何时变成了现在的简体字?为何又要将繁体字转化为简体字?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现在人们对他们的态度又是什么?

繁简之争由来已久,从开始实行汉字简化就一直处于争论之中。有人认为简化汉字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尊重,是割裂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

为什么要将文字由繁到简?

中国之前是一个封建帝制的国家,能够读书学习的也都是富裕人家,对于一个平民百姓来说,他们根本就没有学习的机会,新中国刚刚成立之初。

据统计,中国5.5亿多民众中有4亿多民众都处于文盲、半文盲的状态。

这样的结果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条件,为了改善这个条件必须展开扫盲运动,提高民众的整体文化水平。

然而,繁体字对于这些人来说学起来实在是困难,所以只能进行简化。

除此之外简化汉字也更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这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以及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作用。

为此,国家为简化汉字做出了改革,其中有两次,一次是在1956年另一次是在1977年。

1981年11月继续对这两次提出的方案进行整改调整,汉字简化也逐渐得到了民众的认可和支持。

其实,中国汉字改革也是历史发展的潮流,在民国时期就出现了反汉字的运动,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和当时社会背景有着很大的原因。

19世纪中国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入侵,外来的很多文化开始进入中国,开始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发现中国的汉字太难,不利于学习。

为此有人提出要废止汉字的,这样的想法确实有些偏激,但是也从侧面表明了汉字改革的必然性。

对此,不同的声音随之而来,有人认为字体简化后,这让很多人读不了古书,无法真正领略到其中的意义,这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有着很不利的影响。

我们现在来谈一谈冯小刚导演的想法到底有没有道理?

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不就是一个汉字不管繁体字还是简体字,能够明白其中的意思不就可以了,能够有什么区别。

繁体字与简化字相比更为形象,但是它的实用性实在是不高,现如今人们早已习惯了使用简体字。

就连我们平常使用的输入法也是根据简体字而发明,如果换成繁体字对人们的生活肯定会造成很多的不便。

繁体字笔画较多,对于普通人来说恢复繁体字只是徒增烦恼,并没有什么意义。如果是讲到挽救中国传统文化上,就有点夸大其实,单单通过写好繁体字就可以挽救传统文化,好像真的不太现实。

就比如,易中天所说的这几个字,别说写出来,很多人读出来都非常吃力。

另外,如果真的推行恢复繁体字,那么也会给国家带来一定的不必要投资的损失。对于人们来说也是非常不便的事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头去学习,这样实在是太没必要。

另外,普通人平常根本没必要使用上繁体字,使用这些的也不过是书法家,以及研究人员。

如果自己真的喜欢就投入时间去学习,没必要让自己的爱好强加在被人的身上。

弘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不是通过写好繁体字就可以的,我们应该跟着国家发展的步伐,全方位学习了解中国文化,扮演好中华文化传播者的身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丁启阵 : 繁体字真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吗?
八零后草根张北冥认为 王立群老师反对恢复繁体字的三条理由不成立
嘉禾馆汉字繁简体研讨
冯小刚建议恢复部分繁体字
还有人建议恢复繁体字?看看当年易中天是怎样“劝说”冯小刚的
且放下汉字的简繁之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