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具有危险性的急性缺血性室性早搏【卢喜烈】

【发生机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痉挛及完全或不完全血栓性闭塞等急性病变,可立即引起心肌缺血、损伤,严重者发生急性心肌坏死或猝死。急性心肌缺血也可发生于冠状动脉狭窄基础上,运动使心肌耗氧量突然增加,心肌供需矛盾情况下发生。后者常在休息以后,心肌缺血得到缓解。急性心肌缺血若是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痉挛可以引起病变部位血管高度狭窄或急性闭塞。持续时间短暂者引起一过性心肌缺血,持续性管腔闭塞并有血栓形成将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阻塞,可立即引起缺血性ST—T改变。特征性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是反映急性心肌缺血最可靠的指标之一。当发生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或梗死等,缺血区域的心室肌与健康部位的心室肌的除极化和复极化速度不一致,有利于激动折返,形成室性早搏,引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
   
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心电图上观察到,缺血性室性早搏引发心室颤动的情况有以下几种:①心室颤动由RonT现象室性早搏诱发。在绝对不应期的终未阶段和相对不应期的最初阶段,容易诱发颤动,这一短暂时期称为易颤期(vulnerable  phase)。心室易颤期相当于心电图上T波顶峰前及后0.03-0.04s内,历时0.07s。室性早搏落在T波顶峰上,即RonT现象室性早搏,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早期后除极与2相折返也产生联律间期较短的室性早搏。②心室颤动由舒张晚期室性早搏诱发,发生机制可能与晚期后除极等因素有关。

【心电图表现】
   
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心电图是检出急性心肌缺血最重要的基本技术,急性缺血性室性早搏的心电图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1、急性缺血性ST段下降 
    
急性ST段下降是急性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损伤的表现。缺血性ST段下降的形态呈水平型、下斜型或低垂型≥0.10mV,持续时间在1min以上。QX/QT50%RST夹角≥90°。
   
原有ST段下降者,在原有基础上再下降大于0.10mV原有ST段抬高者,急性心肌缺血发作时,可暂时回至基线,或下降的幅度较小,不足以达到判定心肌缺血的标准。根据ST段下降的导联,可以判定心内膜下心肌损伤的部位。ST段下降至少出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导联上。心肌损伤大多发生于左室前壁、心尖部及下壁心内膜下心肌,ST段下降多见于V3—V6IIIIIaVF导联,与前降支病变发生率高有关。ST段下降的幅度>0.20mV者,冠状动脉造影常显示多支病变,ST段下降的程度愈重,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愈多。
    
2、急性损伤性ST段抬高 
   
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ST段抬高的同时有严重心绞痛发,见于变异型心绞痛、部分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心肌梗死超急性损伤期。ST段抬高的程度多在0.20—2.0mV之间。缺血缓解以后,ST段立即回至基线。原有ST段抬高者,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ST段可进一步显著抬高。
   
ST段抬高是穿壁性心肌损伤的表现。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相关的某一支冠状动脉发生了几乎闭塞或完全闭塞。持续时间长者,不可避免地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
   
ST段抬高的导联上T波高耸。QRS振幅增大,QRS时间延长。常有心律失常。
   
ST段抬高有时也可伴有T波倒置或正负双向,ST段呈凸面向上,与急性心肌梗死充分发展期的图形相类似。
   
3、缺血性高耸T
  
 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缺血性T波改变呈现一过性。缺血缓解以后,T波又很快恢复原状。
   
急性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发作时,缺血部位的导联上T波异常高尖,两肢对称,基底部变窄,Q—T间期缩短,是急性冠状动脉闭塞的早期心电图表现。
  
 4、缺血性T波倒置
   
急性心外膜下心肌缺血,T波倒置,呈冠状T波。急性穿壁性心肌缺血  在缺血部位的导联上T波倒置进一步增深,伴有QT间期延长。
  
 5、出现一过性急性心肌梗死波形
   
严重心肌缺血,可使损伤区心肌暂时丧失除极能力,出现一过性异常QQS波。持续时间短者只有数十分钟,长者可达数日。Q波的产生机制是损伤区心肌处于电静止状态,血供改善以后,心肌梗死波形消失。
   
6、出现缺血性室性早搏
    急性心肌缺血过程中可以发生各种类型心律失常 。以室性早搏较为常见,可以是偶发的,也可以形成室性二联律或三联律,可为单形性、多形性或多源性室性早搏。不论那种类型的室性早搏,都有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危险性(图1、图2)。

1   缺血性室性早搏引发室性心动过速

1通道模拟V5导联心电图,ST显著下降,第2个室性早搏引发了室性心动过速

2   室性早搏引发心室颤动

II导联心电图ST抬高,第2个室性早搏引发了心室颤动

【心电图诊断】
   
急性心肌缺血常见于冠心病患者,心电图是诊断急性缺血性室性早搏的基本技术。
    1、心电图上急剧变化的ST段下降、急性损伤性ST段抬高、缺血性高耸T波和缺血性T波倒置。
   
2、伴随心肌缺血出现各种类型的室性早搏。一部分室性早搏患者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

【临床意义】
   
室性前期收缩不仅见于正常人群,更多的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在心脏病专家门诊中,因前期收缩而就诊的患者占相当多的比例。因室性前期收缩住院治疗的患者也很常见。我们分析了1058例住院患者的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资料,房性前期收缩发生率84.88%898/1058)、室性前期收缩72.97%(772/1058)
   
尽管室性前期收缩很常见,判断室性早搏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必须结合临床。但是,急性心肌缺血时发生的室性早搏具有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危险性临床上是明确,应高度引起重视,积极防治缺血性室性早搏,对于降低缺血性猝死具有重要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早读 | 总是搞不懂的 J 波,看这篇就够了!
【OCC2018】刘霞:冠脉相关高危心电图的识别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肌大面积梗死后还能恢复吗
常规导联对后壁或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