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窦性心律震荡现象

室性早搏对随后的窦性频率的影响有两种情况:

  • 窦性频率先加速,后减速,形成双相涨落式变化,这种特征性的变化称为窦性心律震荡现象,见于正常人及心肌梗死后猝死的低危患者;

  • 窦性频率改变不明显或消失,见于心肌梗死后猝死的高危患者。

检测方法

震荡初始(TO):用室性早搏后的前2个窦性R-R间期的均值(用A表示)减去偶联间期前的2个窦性R-R间期的均值(用B表示),两者之差除以后者,即TO=(A-B)/B。

震荡斜率(TS):是定量分析室性早搏后是否存在窦性频率减速现象。先测算早搏后的前20个窦性R-R间期值,并以R-R间期值为纵坐标,以R-R间期的序号为横坐标,绘制R-R间期值的分布图,再用任意连续5个序号的R-R间期值计算并作出回归线,其中正向的最大斜率为TS的结果。TS值以每个R-R间期的ms变化值表示,当TS>2.5ms/R-R间期时,表明存在减速现象;当TS<2.5ms/R-R间期时,表明不存在减速现象。


发生机制

室性早搏的直接作用:早搏引起动脉内血压下降,代偿间歇后第1个窦性搏动的动脉血压将上升,这些变化将影响窦房结血液供应及对窦房结机械性牵张作用,影响窦房结自律性。

室性早搏的反射作用:通过压力感受器发生的压力反射是出现窦性心律震荡现象的最主要机制。


应用与评价

TO和TS指标对猝死高危患者预测作用稳定而可靠。

  • 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猝死危险性:TO、TS均异常时,是猝死最敏感的预测指标,其阳性预测精确度达32%,同时阴性预测精确度达90%。

  • 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和猝死的危险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窦性心率震荡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9)》要点
每日读图 || 第2146期 窦性心律不齐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识图断案】“真真假假”的室性早搏三联律
祝丽萍:危及生命的心电图图例
【心】复查,一场支架术后患者的“高考”你过关了吗?
什么是窦性心律,P波是什么,ST段抬高型心梗跟心梗是什么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