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思维原创 中华术数根源五行学,“木气克土气”的医理新领悟

五行学说,可以说是中华术数的根源,任何一门术数都要用到,肯定也包括中医,只是你真的了解了中医里的五行学说吗?现在,我们从“木克土”的五行生克论来讲中医,也许会有一些些的新领悟。


在“五行学说”来看,人体的肝和脾之间是存在正常和病理性相克的,也就是说“木克土”有两种,一种是正常的五行生克里的木克土制约,制其太过,就不会发生任何病理反应和表现,这种是正常的生理上的“木克土”。

另一种,就是病理上的“木克土”,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相乘”,这种克就有病理变化和表现了,而我们中医人习惯上称为“木克土”,多是病理上的木克土。

所谓木克土,当然讲的是肝胆和脾胃,在五行上肝胆都属木互为表里,脾胃属土,亦互为表里,那么在正常情况下,我们都知道肝主升而胆主降,脾的功能为升清,这个升清就必须靠肝木升发之气的制约,同样的,胃的降浊必须靠胆木的下降之气的制约,这样形成圆运动,让身体“升降和合”。


而当我们身体肝胆之气失调时,就会影响脾或胃而发病了,这时候,就是我们称为“木克土”的病理。

肝气为木气,肝旺则克脾,胆木旺则克胃,克则为病,其实说的就是“太过”和“不及”,当肝胆木气的“太过”和“不及”的时候,就一定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

再进一步来讲:

所谓木克土,一种是由肝气横逆而克脾土;另一种由脾虚而招致的肝木来克。

古医书有说:“实则乘其所胜或反侮共所不胜,虚则所胜乘之或不胜反侮之”,所以呢,在临床上我们要辨明主从,是木旺为主,还是脾虚为主。

木旺而导致的木克土之证,脾未必是虚的,同样的,脾虚所导致者,肝木也未必横逆,这样一来,在临床实践治疗中,就有两法了:“扶土”和“抑木”。

以肝旺为主者,当然重在“抑木”而辅助以“扶土”,而以脾虚为主者,就应重在“扶土”而辅助以“抑木”。


古医书中“抑木扶土”的代表方剂“痛泻要方”,方子四味药:防风、白芍、陈皮、白术,我们看看这四味药,防风、白芍是敛肝作用,陈皮理气,理脾胃之气,这三味药呢,基本看不到“扶土”的影子,也就是说“扶土”药只有白术,从这个方子的配伍来看,很明显就是“抑木”为主的方剂。

方子主治腹痛、泄泻、痛则欲便、便则痛减、等等,还有其脉是见于右关,从这些来看,是肝气横逆而克脾土的表现,此脾土受害是肯定的了,但此脾土并没有虚,只是因为肝实克脾,最后可能导致脾虚,所以方子以健脾祛湿的“白术”,以防脾虚的发生。

再来看由“脾虚”而导致“肝木”来克的“木克土”,再用上面的“痛泻药方”就不合适了,这时候,就要用黄芪建中汤,这个黄芪建中汤以黄芪、甘草、大枣、桂技、馅糖补脾建中,以白芍为辅助抑木,就符合了“扶土”为主,“抑木”为辅的原则了。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我们讲木克土,讲的是什么呢?讲的是五行的医理,同时也是阴阳的医理,太过者阳也,不及者阴也,五行在太极阴阳图上,为一气周流的各个位置,各位置的强或弱,均会影响阴阳一气周流,把思维上升到阴阳,如太过不及、强弱、表里、寒热、虚实,无不在讲阴阳,再把阴阳细化到人体中,就是中医思维了,好好领悟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治疗脾虚萎黄案例黄某,68岁,向称清...
《四圣心源》通俗讲义(一 )
UC头条:辩证论治病毒性乙型肝炎
腹泻名方——白术芍药散
脾虚,肝易“胖”!治疗脾虚型脂肪肝,可以应对进食油腻时腹泻
【第7期】肝旺脾虚引起的腺样体肥大的舌象MP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