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看病重在辨证,既要心神合一,还要天人合一

了解中医,信任中医,选择中医,配合中医才能在治疗中发挥出中医形神同治的最大优势去治愈疾病

中医治病非常重视情志对疾病的影响

看中医,病人心中先要有“信”。何谓信?信者,诚也。心诚,则病人的康复之心与医生的治病之心相呼应;且心诚则五脏六腑自能和调,有利于中医取效。

 

例如针灸,医生要治神,病人也要治神,不仅在针灸时完全放松,更要生信,则信心与针灸相合,经气易于激发。恰如撞钟,叩之大则大鸣,叩之小则小鸣。

 

中医治病,关键不仅在药方或治疗手段,更在病者与医者达到“信”的统一,这样才能在治病的过程中排除不良的忧虑对疗效的影响。


中医治病的核心是辨证论治,辨的是人的体质与证候,而不是西医的病名。中医看病更关注的是病人此刻的症状和了解个人的体质,再根据四诊合参,抓主证,按证施方,而不是按西医的病名来用药。

 

用西医的病名来指导中医的处方用药不符合中医治病的思维,仅提供一个病名并不能准确地指导处方用药。

 


中医认为,生命是动态的,各种指标都处于变化之中,

暂时的指标异常并不意味着一定生病。

机器检查出来的未必是病 ,同样,机器未查出病,也未必是没病。

因此重视感觉比检查更重要。 

中医不依赖现代医学的指标,

中医只是使阴阳平衡、脏腑和谐、百脉通畅,诸病自能痊愈。

中医治病最重治神。乐观的情绪有利于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从而有助于康复。邪不压正,正旺足可胜邪。

 

身病易治,心病难治。治病,不管是身病还是心病,先要治心,根本也在治心。若不能消除这些负面情绪,心神不明,百病难消。

 

中医讲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之理,合于自然的生活方式。生活、饮食、起居等行为顺应自然,可以借天地之力以助康复。


中医极为重视饮食的忌口。因食物皆有偏性,其偏性能影响脏腑气血,因此,病人对于饮食要有所忌口。


中医既是通过调理机体阴阳的平衡来治病,而阴阳的平衡与人的生活、饮食、作息是否顺应自然规律,这对康复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中医重在治“病的人”,而不重治“人的病”。

生病是由于人体的阴阳失衡,正气不足,外邪入侵导致,因此强调病者是疾病过程中的主体。医生通过医术去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让病人机体主动抗邪外出而治愈疾病,病人也需重视自身的养生,身心配合,生活中积极主动去调护,才能利于阴阳平衡以驱邪外出,早日康复。

 

11月20日刺血疗法特价课

12月20日中医民间绝技公益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有人说严格地讲中医是哲学而不是医学?
以健康为中心 不治病而病自愈
中医闭门读书会”心得体会
理性学习中医
养生保健最佳品
中医西医有些不一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