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琉璃厂,京城弥漫书香的老街

 有一种香非食非茶,却醇厚得令无数人迷醉、倾倒。那就是书香。弥漫着这种香气的街道,也往往让人流连忘返,就比如老北京的琉璃厂。

  打清代起,琉璃厂就是京城里读书人心目中的憩园。对于北京的读书人来说,在琉璃厂逛书铺从来就是一桩充满情调的雅事。若是逛累了可以坐下来喝点茶,说不定能正巧碰上哪位知名学者聊聊。掌柜的见几位聊高了兴会不失时机的呈上笔墨纸砚,这一幅墨宝就算留下了。

  有意思的是,后来改造成中国书店之后,那一间间小书铺子的格局曾经被打通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堪称是全国最长的书店,从南端的海王村沿着南新华街路东向北延伸,足有公交车一站地路远。那条摆满了各种古籍的长廊曾经令多少人流连忘返!直到上个世纪末,一有闲工夫徜徉于此享受书香雅韵依然是北京读书人所迷恋的一大乐事。他们可以在这足足淘上一整天书。若是邂逅了一本自己青睐的好书而没带够钱,便会把那书卷偷偷藏在书柜的某个角落。过上几天,再特意带了钱过来买。而那书卷,依然静静地在那里,等待主人把它带回家。

  淘书并不是简单的买书。淘书的乐趣在于像淘米一样以平和舒缓的心态从浩如烟海的旧书黄卷堆里遴选出自己得意的珍品,甚至只是那几片发黄的残页。对于爱书者而言,淘书的过程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享受,其间所体味到的那种不期而遇的喜悦简直让人上瘾。而提供了这种独特享受的古旧书店自然也就成了文化人永恒的精神憩园。

  大多数书铺门脸不大,说不上华贵,但也不算寒碜;缺少奢华的摆设,然而却透着旧皇城的老气派。兴许一家不起眼的小书棚就能挂着翁同龢或梁启超的真迹。店家这么做当然有炫耀的意味,不过也恰恰说明了这个行当和文化名流非同寻常的亲近关系。

  撩开大竹门帘,推开那两扇有些褪色的朱漆木门进到店里,顿时感受到一股温良淳厚的氛围。就像透过老式窗棂上的玻璃撒在条案上的那缕慵懒的阳光,并不耀眼,却让人感觉到最古老的韵律。店里无论是掌柜的还是伙计对顾客永远是那么恭敬和谦卑,永远微微弓着身子用极柔润的语调轻声和顾客打着招呼:“李先生来啦!这套《乐府诗集》替您收着呢。您先留着看?”“呦!王先生!这套嘉靖刻本可是从王府里流出的。我匀给您?”尽管他们做的是买卖,但他们特意回避说出“买、卖”两个字。他们非常了解自己的顾客。在读书人心里,书是文雅而高尚的。为读书人服务的书铺所经营的当然也不是简单的商品,而是厚实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人文情调儿。这路买卖的独到之处表面上是对作为衣食父母的读书人的尊重,骨子里却是对学问的由衷敬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平书摊儿--唐鲁孙
消失的南后街书肆
章三:南禅寺书城旧书香
书香犹在琉璃厂
书林即事1——唐 弢
书店记忆:巡阅北京书肆的那些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