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凉捏捏脊 方便又健康



    雪后的北京,最低气温降至零下15度,达到了近30年来最低温。户外健身基本不易实现,有什么好的保健方法可以在室内进行呢?捏脊疗法可以作为推荐之一。

    捏脊疗法是一种古老而实用的推拿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古代文献早有记载,如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中描述的“捏脊骨皮”即后世之捏脊。从文献可知,捏脊最初用于治疗成人腹痛,随着后世医家的不断发展,此法从明代后期起广泛流传于民间治疗小儿“疳积”之类病症,又称“捏积疗法”,此后慢慢成熟于明清时期的小儿推拿。现代疾病中,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胀、消化不良、胃炎)、神经系统疾病(如头痛、失眠)、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哮喘、慢性肺病)、循环系统疾病(如心慌、气短)等均可采用捏脊疗法。

    捏脊的“脊”从作用部位看,主要是在脊背。中医学认为:背为阳,腹为阴,脊背主要集中了督脉、膀胱经、夹脊穴,三者在同一平面,经气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贯通的,捏脊操作时实际是同时作用于三者。捏脊一般从尾骨部起至第7颈椎,即沿着督脉的循行路线,从长强穴直至大椎穴。从操作的实际部位看,由于三者经气相贯通,因此认为捏脊的“脊”实际应该包括了督脉、膀胱经、夹脊穴,其中位于督脉和膀胱经之间的夹脊是捏脊的中心。现代医学认为:捏脊能够激发背部脊柱两侧处于休眠状态的免疫核团,可增强人体抵抗力。

    操作时注意推、捏、提的手法配合,即在推的过程中捏提的配合复合手法。捏提手法分为“三指捏法”和“二指捏法”两种。前者是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边捏边向颈部推移;后者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前侧部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前而食指在后,边捏边向颈部推移。在捏脊的过程中,用力拎起肌肤,称为“提法”。每捏3次提一下,称“捏三提一法”,也可单捏不提。“单捏不提法”刺激量较轻,“捏三提一法”刺激量最强。重复3—5遍后,可用手掌轻推脊柱以缓解疼痛,操作完毕,最后一般在两侧肾俞穴用双拇指揉按3—5分钟,称为“封肾”。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自下向上捏20—30次为佳,如能耐受,可以50—60次/天。6天为1个疗程,慢性疾病在1个疗程后可休息1周。

    同其他很多手法一样,捏脊疗法需要持之以恒的治疗方见成效。由于操作简单易学,疼痛小易被接受,可作为冬季家庭保健的首选。但需要注意的是,严重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捏脊
正确的捏脊手法:小儿年龄不同的捏脊方法
中医的“捏脊”疗法
捏脊养生 好处多多
捏脊——宝宝治病强身妙法-家庭护理 - 妈妈说育儿社区
『常见疾病』捏脊防冶小儿疾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