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益发展的重心在城不在乡,在人不在物,在义工不在受助者

 

    朋友谈到,大家长期关注的某个农村公益基地,虽然多年来搞了不少捐助活动,建立了省内较早的农家书屋,但本地义工队伍一直没有建立起来。当地只有一位志愿者,年纪已经很大,等老人家干不动了,这里的公益活动可能就会告一段落。捐的钱,吃了用了,搞了多年的公益,是不是就成为历史陈迹了。

      这种前景令人忧虑,但换个角度想,也无伤大局。在农村找志愿者本来就是很难的事情。在中西部地区尤其为难。但这些年没有志愿者冒出来,不等于以后一定没有。这个乡出去的大学生,据了解有多人经常参加公益活动,放假期间也在老家开展公益活动。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有参与公益的。他们或多或少已经受到外地义工的影响,心里播下了公益的种子。这些种子总会发芽的。就一般村民而言,外地义工来也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而且带来的基本是正面的东西,用个时髦的话说,传递的是正能量。

      更重要的是,在农村的公益活动改变了城市中的许多人。以这个地方为例,当地城里的义工组织的成立,很直接地受到外地义工公益活动的影响。后来又出现了其他义工组织。活动层次越来越深入。有些民间社团,虽然只是户外、读书等性质,但其行为也具备了越来越多的公益性。和外地的义工的深入交流,也影响到网民思维潜移默化的变化。观察当地论坛,也可发现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当地官方对公益活动持很开放的态度。该地的农家书屋虽未发挥很大作用,但农家书屋成为省内普惠政策,这家书屋是起了作用的。
类似的情况很多地方都有。西部某市,从民间到官方,公益意识都有很大的进步。以前外地义工捐赠物资,有村官说是给国家抹黑,有学校领导不敢接受图书捐赠。现在变化大多了,从团委到市政府,对公益活动都相当支持。
对农村的关注使不少城市人走到一起做公益,结识了不同圈层的朋友,学识有了进步,思想有了升华,生活有了方向。公益团队建设和项目建设也有不少进展。许多人都有共同的感受,公益改变了我们自己。

      可以认为,在农村做公益,最大的变化可能不是发生在农村,而是在城市。在义工、市民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各方面的积极变化。助学助贫等活动主要是募捐,这是物质层面的。但最大的效益,可能是精神、意识层面的,包括我们义工自己,也包括部分官员,包括一般市民。人的意识改变了,行动就会改变。人改变了,积极的变化就会发生。义工、公益界相比农村的受助者,可以认为是更大的受惠者。义工多、公益意识深入人心的城市,自然也更和谐更温暖。也可以说,相较于农村,城市是更大的受益者。公益活动的效益,是绝不可以简单以捐钱捐物的多少计算的。

      公益的核心在改变人。公益首先在改变义工自身。做义工的人多了,也就是改变的人多了。改变的人多了,就是在改变社会。做公益,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0年“乡村阅读榜样”隆重揭晓
快乐阅读 农村孩子梦想书架计划
让每个孩子身边都有公益儿童图书馆
|教博会 花絮|记“点燃乡村孩子希望的助学书屋”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活动
树立文明乡风 激发乡村文化活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