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还原“童声”的真实
一位女教师执教《我想变……》这堂想像作文指导课上,为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教师先“下水”,变成了一滴水,在奔向海洋的路上,看到了一株快要渴死的小花,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花儿活了,我笑了”。在这位年轻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便生发许多“美好”的想象,譬如变成一颗善良的心,钻进坏人的心脏,让他弃恶从善;譬如变成“蜘蛛侠”,去保护地球,保护人类;譬如变成盲人的眼睛,让他们看到美丽的大自然;譬如变成万能大辞典,给人类带来知识;譬如变成一个宇航员,为祖国探索太空的奥秘……
学生想像力不能不说丰富,因为善于幻想是孩童的天性。学生的思想境界不能不说高尚,因为他们一心想着为别人而“变”,唯独没有想到为自己变点什么。其实这就是当前小学生现实生存状态:在课堂上豪言壮语,因为那是说给人听的;习作中,大话、假话比比皆是,因为那是写给人看的,可是生活中真正需要雪中送炭、挺身而出的时候,却是避之不及,敬而远之。是什么让学生美妙的童声异化、美丽的人格分裂了呢?我们作文教学中的“伪圣”教育可能就充当其中的 “助推剂”。
其一,忽视本真,揠苗助长。作为教师,我们在引导学生选择写作内容时,总是“价值引导”优先,写事要写好事,写人要写高尚的人,在文章结尾时特别强调要用有分量的“豪言壮语”点明中心,仿佛写作不是为了表达和交流,而是为了从一个人、一件事中明晓道理,获得教益。可是学生毕竟是孩子,许多事在他们眼里,没有崇高和神圣,有的可能只是有趣和好玩。教师竭力地遏制“童声”,努力“变粗”他们的嗓音,代圣人去立言, 确实有些操之过急。学生不是不需要崇高,可是在孩童时期,就不让他“存其真”,就极力消减源自他本能的享用价值,那他还是一个孩子吗?那么写作对他们来说还有什么快乐可言?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早就说过:“假如有所表白,这当是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乎事理的真切,切乎生活的实说;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积郁,发乎性情的自然。”说得真好!小学作文应当是孩子的作文,就应当本于孩子“内心的积郁”,就应当发乎孩子“性情的自然”,只有这样的作文教学才让学生情动于衷,心向往之!
其二,故作神圣,曲意迎合。作为学生,面对着自己喜欢的话题,内心萌生的情感是充裕的,表达的欲望是强烈的,在他们心底里,早已悄悄地为即将唱响“歌声”谱写好了曲调。可是,在一个“师本”的课堂中,学生的稚嫩的“童声”,在教师的制造的“阳春白雪”面前,又价值几何呢?教师的“神圣光芒”,立即让 “童声”哑然失色,自惭形秽。于是学生当即改弦更张,装出一副“神圣状”,跟在教师的身后争先恐后地“放卫星”。老师愿意做牺牲自己的“小水滴”,那么我就做行侠仗义的“蜘蛛侠”,我就做遨游太空的“宇航员”……教师是“点灯”的人,需要为自己营造一个明亮的光环,但是如果光环太亮,举得又太高,那么只能引来一群匍匐的“朝圣者”,跟着一起唱“圣歌”。此时,学生心中的“童声”已经被湮灭,口中发出的声音已经是成人的腔调,尽管节奏鲜明,尽管和谐悦耳,但是让人丝毫感觉不到生命的真实和活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的日记写的是流水账怎么办?
稚嫩的童声往往深入人心
方华:爱、慢、欲——教育的“三字经”
作文如何表达真情实感(7篇)
批改这些学生的作文,老师的内心是崩溃的
童声教学中的“三不”和“四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