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战时德国何以在欧洲如此迅速地扩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事由纳粹德国于1939年9月1日挑起。直至1942年底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受阻,德国一直高歌猛进,如入无人之境。

按说德国在战前,工业和军事实力虽在复苏,但资本实力远不及英帝国雄厚,海军实力也非皇家海军的敌手,陆上战力单就纸面数据而言难及法国,至于领土和可动员人数,也无法和苏联相抗衡。那么,二战德国究竟何以在欧洲如此迅速地扩张?

自然,二战爆发时的国际背景有利于德国的扩张。欧洲大国们因为眼见一战时的血腥屠戮和惨重伤亡而瑟瑟发抖,遂采取绥靖政策,放任德国侵吞失地、兼并邻国以避免新的冲突。而纳粹的军国主义政策加之德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复兴,以及国内“一雪前耻”的呼声等等,诸多元素结合,恰恰使德国踏上了欧洲各国——尤以英法为甚——为其铺平的快车道,就此在扩张的不归路上一去不返。

但真正上了战场,这些背景便被枪炮与战车抛诸脑后。德国之所以在实际战事中一路高歌迅速扩张,技术性的要素也无法忽视。

(1939年进攻波兰的德军地图)

首先是德军“闪电战”战略的灵活运用。在入侵波兰时,德国一共动用了40个师,但真正的价值所在却是其中的14个机械化或部分机械化师。它们一共为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步兵师。决定胜负的关键便是这些部队对目标的深入和快速冲刺,再配合空军在头顶上的压力。地面装甲与空中火力的协同作战在开战伊始——德军在凌晨开始攻击以攻其不备——便消灭了波兰空军的大部,同时破坏了波兰的铁路系统,加之北路的包克军团和南路的伦德施泰特军团的配合与夹击,击溃了波兰的防御。

而面对波兰的溃败,英法两国虽对德宣战,但并不曾发动任何军事攻击,而是消极防御,寻求和谈的机会,便给希特勒提供了再一次应用其“闪电战”的机会。许多人都以为希特勒在对西欧开战时占有军事上的优势,但事实上完全相反,就部队数量而言,希特勒较英法联军处于劣势,就连闪电战所依赖的坦克数量也少于英法,威力也较差。德国仅在空军方面享有优势。

(1942年,在法国执行“闪电战”的德国装甲部队)

对英法作战希特勒共集中了135个师,但具有决定性的只有10个装甲师、1个空降师和1个空运师,以及空军部队。战斗的过程在此就不多赘述——德国绕过马其诺防线,装甲部队穿过“地理条件根本不可能使坦克通过”的阿登森林,打了英法联军一个措手不及。德军准确的时间点把握和立体作战的展开加之法军将领顽固不化的指挥,使整个西欧落入德国之手。

尽管同样的手段德国用了一次又一次——闪电战加多路同时进攻、相互策应以对敌形成夹击的方式在挪威、苏联等国屡试不爽——但这一切都有赖于地理因素。德国的装甲部队在辽阔的平原上可以完全展开或借助良好的公路系统快速进军(或两者兼有),使德国直捣欧洲大陆各国的心脏——波兰、挪威、法国都是如此。

(东线战场形势图)

再者,恐怕就是受到德国入侵的各国由于地理上无险可守加之德军进攻速度过快,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在能够合力重整之前便败下阵来。挪威、法国、波兰都是如此,唯独苏联凭借地域和人员的共同努力,抵住了德国的进攻,这倒也反过来证明:德国凭借“闪电战”得以不断前出、速战速决,因而在战争发动的一开始得以攻城掠地、迅速扩张。

参考文献

[英]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试论德军“闪电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鼎盛时期的军力有多强?怪不得敢单挑全世界
二战德军为何不先占领北非中东获取石油?
5幅图全景展现纳粹德国横扫欧洲,看完之后莫名酸爽
二战老照片 30
二战中波兰被德军灭国后,欧洲各国都是什么反应?有人大骂活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