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过把瘾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孩提时,偶然的一次机会,去看了豫剧团的人后台化妆,那描眉的画笔,口涂的红唇,闪亮的发簪,就留下了深深的记忆,那份羡慕,在心底扎下了根,并发了芽,伴随着自己,直到今天,依然挥之不去。

     记忆里,不到十岁的我,就迷上了那份妆容,内心对它充满了神圣,却是遥不可及。尽管那时听不太懂,咿呀的唱段。再以后,每每有唱大戏的来村里,都会放学后趴在后台看它们如何化妆,那怕不吃饭,只等管事的人来轰,才不舍得离去,那份执着,至今都记忆犹新。

      在以后,慢慢的听的多了,就听的懂了,无师自通般会唱了,只要锣鼓响起,全身的血液都会跳跃,只要不上课,扔下碗就往有锣鼓的地方跑了。在村里没戏的时候,终于有一天,自己大着胆子爬上房顶,有模有样的学唱起来,居然没有胆怯,还有动作,邻居看了,居然会停下冲冲的脚步,看上几眼,也许是因为年幼,也许确实不怎么跑调吧,他们居然没有报以冷眼和打击,让我那份贼胆越来越大,喜欢更甚。

        初中那年,遇到了音乐老师,居然教了一段戏曲,所有的同学都串不起来,叫到我时,我居然连段唱了出来,从此那份自信更加滋长。

        慢慢的,我会用戏曲来宣泄自己,(当然我只是跟着音乐偷偷的唱),开心,就唱《收姜维》的段子;不开心,也会让品《秦香莲》的段子,让那份哭泣荡气回肠。内心真的不再那么空泛,渐渐的,跟音乐做了比较,觉得戏曲更经典耐听,不像流行歌曲那样淘汰的快,竟然在戏曲间有了偏颇。

     在许多人眼里,戏曲是老年人的专利,我倒是觉得,开心的就是最好的,不顾别人异样的眼光,仍然迷恋那曲调,那唱腔,那锣鼓,那扮相。

       如今,豫剧,越调,曲剧,都能哼上一段,难得的还扮上了装,过了把瘾,那是生活中一种尝试,只是圆了一个小的梦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潮州音乐动态谱“上天梯”#潮州大锣鼓 #弘扬戏曲文化 #潮州音乐
真言贞语原创之102:陕州锣鼓传承人秦仙绸再现中国戏曲“四股弦书”
戏瘾来了怎么办?有了这个神器,1个人顶4个人!锣鼓家伙自己搞定!
中国音乐馆喜庆音乐系列 喜庆锣鼓(三)招财进宝
打闹台
喜庆锣鼓 中国音乐馆喜庆音乐系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