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企业文化》之感想

说起企业文化,起初给人的感觉是虚无缥缈,像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企业的本质是为顾客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并获得正当利润以维持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向员工提供就业岗位,向员工支付劳动报酬,给国家纳税,并不断进行再投资,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企业文化究竟是什么呢?企业文化的构筑在企业的持续经营过程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企业文化与企业盈利之间有无内在的必然联系?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寿命的意义到底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带着这样一些思考和问题,聆听了企业文化大课,得到了别样的视听感受。老师分明是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资深讲师,他的讲课生动、有趣、连贯、一气呵成,精彩连连,集毕生所学,将专业性、理论性、实践性和逻辑性融为一体,条理清晰,思维严谨,内容全面,干货满满,涵盖了企业文化的全部奥义,奉上了一盘思想的大餐。?

管理与激励??

“兰姐”的事迹激起了共鸣。她拒绝高薪诱惑,抵住事业伙伴离开的影响,在艰苦的科研环境下依旧心无旁骛地投入科研工作,带领团队完成一个个攻关项目,也实现了职业生涯过程的一次次成长。不禁引起震撼和深思。其实这一事例正好阐明了激励的话题。在如今物欲横流,心浮气躁的社会环境下,难得有兰姐这样一位正面成功的励志人物,恰恰说明了人力资源管理中关于激励的手段,惟有内在的满足才是终极的激励方式。这种内在的满足感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赋予自己的纯精神层面的东西。也就是说,责任感、使命感是工作本身包含着的内在动机,这是一种存在于工作本身的最大的激励因素。那些所谓的金钱,成长机会,肯定和赞赏只不过是外部激励,并不能左右人的最终价值取向和自我实现。??

老人聪明的利用了一群调皮孩子的结果主义导向的心理,保证了自己居所的清净。因为在孩子们看来,错误的将金钱激励作为玩耍的终极目的。索尼在欧美市场的风靡得益于它那一扫索尼产品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形象的心法,同样,索尼的溃败也是源自于它那苛刻严谨的绩效评估技法。成功运用内在动机激励员工的例子如马云的阿里,海底捞的考核以及信誉楼的员工,我们很快能发现,原来那些做得好的企业,不在于手法、技法层面,都是运用了心法。??

由此,科班的一套激励理论自然浮出水面。赫姆霍兹的双因素理论正式区分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进一步的,触类旁通的将马斯洛的五级需求理论、赫姆霍兹、麦克格雷、沙因、布劳以及波特与劳勒的理论整合起来,揭示了激励命题的本质。??

企业文化背后基本命题??

#1 企业持续经营下去的秘诀??

据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伊丽莎白等总结出的长寿之道是:人要活百岁,合理膳食占25%,其它占25%,而心理平衡的作用占到了50%!也就是说,各国长寿地区的人种、气候、食物、习俗各不相同,有的甚至与健康之道相反,如有的老人嗜烟酒,喜肥肉,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长寿者都乐观开朗、心地善良、为人随和。正如探讨人类长寿的秘诀一样,同样的,在如今处于不确定的大时代,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企业究竟靠什么走下去,实现永续经营和基业长青? 那些长寿企业是否也像人类长寿之道一样,有着如出一辙的秘诀?答案是有的。那就是天道。也就是企业持续经营下去需要靠理念和能力,一种基于价值的选择(西蒙语)。环境会变,但天道不变。三环文化的法典是顺应天道,得合人心。欧洲商业银行、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本田的三欢喜原则以及惠普的持续经营的秘诀无不都是顺应天道,得合人心。如果拿吉姆柯林斯的《基业长青》里面所总结的18家行业领先企业与一般企业的情况来说,那就是造钟而不是报时,形成利润之上的追求和教派般的文化。想想看,做企业如此,做人不也如此呢。大凡那些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无不都是在摆脱了小我,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之后,方成就了大我。民族英雄霍元甲为摘走扣在国人身上“东亚病夫”的帽子,创立了精武体育会;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生前对他的妻子说,如果我投身这项工作(指制造原子弹),我的一生都将变得很有意义;周总理一生鞠躬尽瘁为国为民,从小怀抱“为中华之崛起”的宏图大志;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生的座右铭是“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2 走出企业经营困局??

理解了企业文化对于持续经营的意义,就不难找出使企业走出经营困境的杠杆。那就是构筑企业的文化。在最深层的意义上,顺应天道、大义名份,是文化问题;得合人心、内在动机,也是文化问题。这两者在组织学上,一个是解决组织何以存在的问题,另一个是解决组织动力来源问题。??

企业文化建设仰仗卓越的企业领导人??

毋庸置疑,企业文化是一家企业的核心命题,我们不可否认,一家企业的领导者对于推行企业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人说,普通人只会关心今年的“事”,一个商人最多关心明天的“市”。一个领导人必须关心未来十年的“势”。企业文化是一家企业的心法,一部法典,企业家,领导人是建设这部法典的缔造者。从这个意义上,企业家即哲学家。稻盛和夫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季羡林说,根据我七八十年来的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凤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始。马云也说,我对稻盛和夫先生一直很敬仰……很多事情是我最近一两年才想清楚的,但是稻盛和夫先生多年前就已经想清楚了。哲学是追求世界本源、本质和共性的东西,大道至简,企业里那些最重要的东西----企业文化都是在于心法,如此看来,哲学家和企业家最终走的是同一条路。??

总而言之, 企业文化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一家企业活生生的魂灵所在,是一家企业扎根市场,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企业赚钱没错,不过要成就百年老店,基业长青,却需要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都是高瞻远瞩的,都有一个比利润更为高远的使命,当向这样更为高远和理想主义的目标去追求时,利润自然就成了副产品。企业文化的精髓是顺应天道,得合人心。如果说产品、技术属于技法层面,那么构筑文化则属于心法层面。如果说金钱,成长机会,给予赞赏和肯定是外在激励,属于技法层面,那么内在的满足才是对于员工终极的内在激励,是属于心法层面的东西。真正厉害的企业一定是注重心法而不是技法,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道胜有道,是为企业经营最高境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个层面,学会做员工激励,才是一名优秀的领导者
精神激励:为薪酬制度插上“隐形翅膀”
这才叫员工激励,你那只是画大饼
高杰:过度依赖物质激励对企业和员工也是一种伤害
这才叫员工激励,你那只是画大饼!
中国文化中的“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