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水下考古 打捞沉没的历史

中国水下考古 打捞沉没的历史



蓝色还海域的中国与世界;中国海域主要水下遗址分布图;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水下怎样考古:水下考古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使它有着一套独特的工作方法。
实际的发掘工作,主要分为表层清理
—基线布设—抽沙—探方布设—遗物清理—船板清理—测绘—摄影—录像—文物提取—船板编号
—揭取船板—初级保护—包装入箱几个步骤。
该示意图中,从左至右从下至上,分别再现了考古队员绘图、布设探方、摄影、抽泥、文物提取运输
与船板提取运输的工作状态。


沉船遗址发掘步骤示意图。


出海了:在远海海域进行水下考古工作,意味着枯燥的生活和资源的匮乏。
队员们时常要忍耐将近2个月的船上生活,以及淡水的供给紧张,这是对每个人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考验。
图为西沙调查工作船。 


图为舱内生活写照。


入水绳的功用:图中是水下考古队员在顺着入水绳练习下潜的场景。
这根不粗的绳索,一端被固定在浮标下,另一端伸向海底。在能见度极 摄影/李滨


船板“拼图”:这是一张由百余张照片拼接而成的西沙沉船的古船板。
由于水下的特殊环境和水流的影响,能够使自己的身体保持相对的静止,
一次性完成水下摄影工作,对于摄影师而言是一件相当奢侈的事情。
因此这种分别拍摄细节,再经过合成展现遗存全貌的技术显得必不可少。
而如何在拍摄中不遗漏掉每个区域,
并且将大量的照片天衣无缝地拼接在一起,就成了每个水下摄影师必须面对的难题。 


泥沙下的古代沉船:西沙华光礁沉船遗址,水下考古队员背着25斤左右的氧气瓶,
小心翼翼地清理掉表层的泥沙,一块1000多年前的船板逐渐显露出来。
在西沙海域,由于水下流速较慢,清理掉的泥沙不能及时被水流冲走,
往往又会落回原处,给清理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 


未被惊扰的船货:当水下考古队员在南海西沙海域发现华光礁1号时,
满船的外销瓷器大都保持着装船时的模样。
因为这些货物都是按照船舱的空间布局紧密摆放的,所以即使沉船的木结构已经腐朽,
也可以根据船货的堆积,推测出沉船的原貌。


沉船上的伴侣:在西沙出水文物登记的现场,
我们可以清晰地在瓷器的表面和残断的船板上看到一些附着的海洋生物。
这些海洋生物多来自于船只沿途经过的海域,因而是了解古代沉船埋藏环境,
与分析古代船舶航行区域的重要资料。
右侧竖列图(供图/厦门大学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为来自福建连江定海湾沉船遗址的瓷器上的海洋附着物。


盗捞者盗走了什么?同样是南海华光礁沉船的两张照片,差别显而易见。
图是盗捞者光顾过的遗址,各种瓷器的残片和残断的船板,散乱地堆积在一起,
盗捞者盗走的不只是文物,许多重要的信息和历史的真相也随着遗址的破坏而永远地消失了。


图则是躲过洗劫的一角,满满一舱的精美瓷器,口底相接地整齐排列,保持着装船时的样态。
它们将成为复原沉船、展开后续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水下凝结物:沉船遗址在水下经过常年的海水侵蚀,会产生大量的凝结物。
凝结物的主要成分是铁,也就是船上的铁器生锈后,包裹住其他物品,产生的“铁疙瘩”。
这种凝结物是判断和搜寻沉船遗址的重要标识。图为布满凝结物的西沙珊瑚岛越南登陆舰。


图为南澳1号遗址中一口铁锅与瓷器粘结在一起形成的沉积物。


“小龙摆尾”:这是水下考古队员们对这张拍摄于训练闲暇时留影的戏称。
对于平时分散于各地的队员们而言,定期的集结培训是难得的欢聚时光。
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有越来越多的队员有机会走出国门,学习最前沿的水下考古技术。
7月间,又有一批学员将远赴美国,史无前例地接受水下洞穴考古的培训,开启中国水下考古的新篇章。
供图/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仿哥釉冰裂纹洗·清)福建平潭碗礁1号沉船遗址出水的所有外销瓷器,
无一例外地来自于景德镇民窑,这件瓷洗就是其中的一件精品。
其口径14.8厘米、足径8.2厘米、高5.7厘米,仿哥釉,釉面开片,
向世人展示出了清代仿哥窑瓷器的高超水准。


(白地黑花卉婴戏纹罐·元)以在白釉地上绘黑褐色花纹为特点的磁州窑瓷器,在宋元时期颇为流行,
曾经大量出口到朝鲜半岛和日本。这件胎体厚重,纹饰用笔洒脱,流畅自然的白地黑花卉婴戏纹罐,
出自辽宁绥中三道岗沉船遗址。而沉船所在的位置,
也正位于元代丝绸之路通往朝鲜半岛与日本的北线上。
这件瓷罐出土时如图左下方所示,周围裹满了凝结物,经清理后方展现出制造之初的风采。


(青花折枝花卉纹筒瓶·清)这件青花筒瓶出水于福建平潭碗礁1号沉船遗址。
口径8.9厘米、底径10.2厘米、通高31.9厘米。
口沿、底部等处出现的一圈花瓣型纹饰,是克拉克瓷——即外销瓷的典型特征。
在16世纪后期,这类瓷器开始大量传入欧洲。


(金手镯·宋)这副手镯同样来自南海1号,通体鎏金饰有龙纹,重量达200多克,
应该也是船主的私人物品。


(青釉碗、白釉葫芦瓶、金腰带·宋)这组物品皆出水自南海1号沉船遗址。
其中的瓷器应该是销往欧洲的外销瓷,而金光熠熠的鎏金腰带则被认为是船主所有。
而且从金腰带1.72米的长度,和充满异域风格的设计来看,它的主人可能是一位身材高大的外籍人士。

【中国国家地理】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溟奇甸」之「華光礁Ⅰ號」
西沙群岛水下考古新成果--发现大量石质类文物及船板确认金银岛一号为沉船遗址
西沙海域水下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
海南水下家底摸清:共136处遗址 居全国之首
海南华光礁1号宋代沉船遗址捞出万件文物(组图)
在海面下夺宝的“奇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