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32讲 :张胜兵品《伤寒》之太阳病(36-37条文· 麻黄汤转归)

“张胜兵中医”

讲课录音:

讲课录音文字版:

张胜兵品《伤寒

第32讲  张胜兵品《伤寒》之太阳病(36-37条文· 麻黄汤转归

大家好,我是张胜兵,今天是2022年的412号星期二,现在是早上的六点半,欢迎大家守在手机或者电脑旁来听,我为大家讲的伤寒论。今天我们讲第36条、37条、两条条文。

36条条文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37条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人参炙甘草、生姜各三两,大枣12枚,半夏半升

上七味儿,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好,我们先剖析一下这第36条,37条里面的一些关键字,把关键字搞清楚了之后呢,再完整的翻译一下。

 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啊,这里要搞清楚的是太阳与阳明合病,究竟是表证还是里证?当然我这里指的是阳明啊,这里太阳与阳明合病的太阳一定是指太阳表证,而且是太阳伤寒表证,这个没有义,因为1800多年来,很多医家都注解了这一条,而且这里用的应该是麻黄汤,那么这里的太阳一定是太阳伤寒表实证,这没问题但是后面的与阳明合,很多人误以为这里的阳明是指阳明里证。

说白了吧,很多人将阳明误解为阳明腑实证,也就是说误解成承气汤类为什么会误解成承气汤类呢?因为他后面紧接着有喘而胸满者不可下。正是由于不可下,所以呢,很多注家就把这里的阳明注解成阳明腑实证,我个人认为是不合张仲景本意,也不符合这条条文的上下文的。有一些医家呢,他模棱两可,既不说是阳明表证,也不说阳明里证,反正就是阳明证。

这是一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这里的阳明是应该是阳明表证,并且是阳明表证里的阳明寒证。因为如果这里是指阳明热证的话,那绝对不可能用麻黄汤,如果是阳明里证的话,他不可能出现喘而胸满而是什么?而是腹满而喘。

所以紧接着我们就出现了第二个鉴别要点,喘而胸满者和阳明里证的腹满而喘是本条的鉴别要点。

因为这个阳明腑实证里面,由于阳明有阳明腑证,也就是阳明里证,有热,那么这个阳明热呢,上迫胸肺出现了喘,所以叫腹满而喘者那个是承气汤类的方子来治疗正是由于阳明腑就是阳明里证,阳明腑实证出现了,腹满而喘,张仲景在这里太阳与阳明合说的喘而胸满者是为了区别阳明腑实证的大家都有喘

但是太阳与阳明合病,当以太阳伤寒证为主的时候,是因喘而致胸满一定不要误会成阳明证的腹满而喘,因腹满而致喘。所以呢,他在这里用了不可下三个字,其实仅仅只是为了提醒大家,伤寒表实证的喘而引起的满,一定不要和阳明腑实证的腹满而喘们搞混淆,因此采用了不可下三个字

而后面这个麻黄汤前面的这个宜字,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之笔为什么?他为什么不说麻黄汤主之啊?他只说宜麻黄汤啊。

宜麻黄汤的意思就是说啊,适用于麻黄汤来治疗还有可与麻黄汤啊,与麻黄汤。比方说我们37条啊,他就是脉但浮者与麻黄汤这里的与呢,是可以用麻黄汤,可以给予麻黄汤。而宜麻黄汤是适合用麻黄汤,无论是宜麻黄汤,还是与麻黄汤,还是可与麻黄汤,们在程度上都不如麻黄汤主之因此啊,如果是麻黄汤主之用这个来表达的话。就证明了他完全是麻黄汤所主治的这么一种临床表现。

比方说第35条条文,他说: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这是第35

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他是用的与,所以呀,张仲景在用这个字啊,哪怕是一个字的区别,它后面的意啊,那完全是有差异的,所以这个不得不用心的去体会。

所以,这第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应该翻译成什么呢?应该翻译成太阳与阳明同时感受外邪而发病。那么我们要强调的是,太阳经与阳明经应该用经或者表啊,太阳经与阳明经同时感受外邪而发病。这里的外邪是指什么?是指风寒邪气。所以我们完整一点就是太阳表,或者说太阳经太阳表与阳明表,太阳经与阳明经,都可以同时感受风寒邪气而发病。出现气喘而胸部满闷的,说明邪气郁闭较甚,以太阳伤寒就是以太阳经的伤寒表实证为主,这种情况下不能用攻下的方法来治疗,适合适应用麻黄汤来发汗解表,这么翻译就完美了。

那么,我为什么说太阳与阳明合病的阳明不是指阳明腑实证,一定是指这个风寒伤及阳明经证呢?或者阳明表证呢?那是由于有前面的条文做支持,我们请看一下前面的条文。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大家发现没有32条,33条都是太阳与阳明合病,而36条也是太阳与阳明合病。只是太阳与阳明合病的临床表现不同,太阳与阳明合病,合病的侧重点不同而已。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它是什么呢?它是用葛根汤主之,那么我已经在第32条说得很清楚了,这里的太阳与阳明合病,在阳明是指阳明经证,而且是风寒在阳明经,不然的话是不能用葛根汤来治疗的。

如果说阳明是腑实证的话,是不能用葛根汤的啊。第33条,他用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仅仅只是在太阳经和阳明经都在伤寒的这种情况之下而出现了一个呕而已,就加了一个半夏来呕,就这么简单啊,所以第32条、第33条他们说的都是指太阳伤寒表实证与阳明啊,有风寒在阳明经的合病,这个合病绝对不是指阳明腑实证啊,不是太阳表证与阳明腑证合在一起,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啊。

如果大家没有搞明白的,返回去听一下啊。我们讲的第32条和第33条,这两条条文我已经讲的很清楚了,为什么是阳明的表证,而不是指阳明的里证啊我已经给出了很多的解答和理由,大家回去回过头去看而我们今天所讲的第36条,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也是指32条的葛根汤证。

也是讲的第32条的太阳与阳明合病的葛根汤证,只不过没有强调下利而是强调了什么强调了太阳与阳明合病的时候,以太阳伤寒表实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给方的时候以伤寒表实证为主,因此是宜与麻黄汤,所以他用了一个宜麻黄汤那么麻黄汤解了之后,他的喘和胸满就解决了,这个临床表现就解决啊。

因此啊,他是以太阳伤寒表为主,以阳明经寒为辅,麻黄汤解了太阳表,那么阳明表呢,就显得势单力薄而去。所以这个太阳与阳明合病,以太阳表实证为主的是用麻黄汤来治疗。

所以呀,我们在这个讲伤寒论之前,把六经的证候都讲过,我们明确的讲过,如果太阳与阳明合病,太阳经证未罢,是属于太阳中风表虚证的,仍以桂枝汤太阳经证未罢,是属于伤寒表实证的,也就是说太阳与阳明合病,这个太阳属于伤寒表实证的我们仍以麻黄汤来治疗。如果太阳病未解,入阳明的啊,这个是和中风表虚证啊,入阳明的用桂枝加葛根汤。如果是这个伤寒表实证啊,已入阳明的是用葛根汤。这个呢,就是太阳与阳明合病以及太阳与阳明,出现一些临床表现看是以什么为主的时候,我们分别选用的是桂枝汤、麻黄汤,桂枝加葛根汤以及葛根汤。

而我们今天所讲的这条第36条条文,正是这个太阳与阳明合病,而且是伤寒表实证为主的,因此我们仍然以麻黄汤来治。大家可以回过头去看我们讲课之前的伤寒六经证候,伤寒证候规律,那一节讲的非常的详细啊。

因此,我们在这里呢,就搞清楚几个问题,第一,太阳与阳明合病,一定是太阳伤寒表实证与阳明经证啊,而且是阳明经寒合病的,绝对不是指阳明腑实证喘而胸满者是以太阳伤寒表实证是以太阳伤寒表实证为主要矛盾的啊,不可下啊,这个时候肯定是不能用阳明腑实证的下法的啊因为它的主要矛盾是在哪里呢?在太阳伤寒表,因此我们仍然选用麻黄汤。

至于我们刚才所讲的鉴别要点,阳明腑实证的腹满而喘的啊,不是本节所讲的重点内容啊,我们将会在阳明病阳明腑实证里重点为大家讲解啊,何为腹满而喘啊,今天呢,我们主要是讲喘而胸满。

好,我们看一下第37条文啊,我们翻译一下37条文。第37条条文呢首先我们要确定的是,太阳病十日去,这个太阳病十日去,由于后面说脉但浮者与麻黄汤,因此我们可以推这个太阳病是指太阳伤寒表实证,也就是说是麻黄汤证

首先我们就搞清楚这个太阳病,它是麻黄汤证,太阳伤寒表实证,第二这个十日去我曾经说过,张仲景在伤寒论里面所说的这个时间,我们大家通通都可以把它作为一个概述啊,不要把它具体的数据化,所以这个十日去啊,如果你就数字来翻译,你可以翻译成十多天啦

太阳伤寒表实证啊,已经过了十多天啦,你要这么翻译呢?我们也不反对,但是呢?太阳伤寒表实证这一条所讲的三转归,三种情况,不一定会出现在十天以后,而是什么有的两三天就出现了,有的第二天就出现了,所以这个十日去,应该翻译成太阳病,过了一段时间,应该就用过了一段时间这样翻译不要翻成具体的某一天

那么脉浮细而嗜卧者那么我们就要搞清楚啊,就几个关键点啊。浮细脉浮细啊,所以我们要把这个浮细要搞清楚。那么这个脉浮细《医宗金鉴把它解释成太阳少阳合病的脉象啊,我本人呢,稍有一点自己的观点啊,大家可以都听一听啊,启发一下思维啊,但是我这里没有说谁对谁错啊,我只是有我的想法而已啊

那么脉浮细医宗金鉴说是太阳少阳合病的脉象,而我个人认为,根据上下文,这个脉浮细应该是什么呢?是表已经解了,但是由于气血正气还没有完全恢复而出现的这个脉象。并不一定是指太阳少阳合病的脉,如果说一定要说是太阳少阳合病脉的话,我觉得脉相应该是浮细而弦啊,更合理一些啊。所以这个脉浮细是一个问题要分析的,那么脉浮弦而细应该是太阳少阳这个合病细是少阳脉,脉沉细是少阴脉啊。

因为浮脉一般来说是指太阳脉,细脉是虚弱脉,就是气血虚的脉,弦脉是指少阳脉,但是少阳呢,气血虚弱,因此呢,弦细啊,是少阳脉,那么少阴脉呢,少阴是里证,因是沉,那么它也虚,所以叫迟沉细啊。脉沉细,因此脉沉细为少阴脉,脉弦细为少阳脉,脉浮,如果是浮缓,那是太阳中风,脉浮紧是太阳伤寒脉,脉浮细,就应该是表证加虚弱或者表证刚刚走,人呢有点虚弱。

因为医宗金鉴说这个脉浮细,是太阳少阳合病的脉,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应该用柴胡桂枝汤啦?但是张仲景的原文怎么说呢?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表已经解除了,只是人有点虚弱啊,这个嗜卧,就是想睡觉啊,为什么想睡觉,是因为他气血又没有恢复,我们他想通过睡觉的形式啊,来来恢复气血,这是人体的一种本能反应,所以呢,我们嗜卧也是一个关键点

这里的嗜卧与后面条啊,以后我们要讲的,但欲寐那是完全不同啊。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那个但欲寐并不是什么,并不是睡觉啊但欲寐想要睡觉不能完全这么翻译啊,他其实是为了描述一种少阴病的虚证的啊,似睡非睡的一种状态,叫但欲寐,但是我们这一条嗜卧就是指想睡觉,来恢复气血,或者说想躺着,有的把它翻译成卧,想躺着有的把它翻译成,想睡觉不管你把它翻译成想躺着还是把它翻译成想睡觉,都说明什么,都说明他是表邪刚解气血有点虚弱,我们仅仅只需要什么修养调理就可以好,不需要用药来治疗的。

好,我们接着往下看,设胸满协痛者与小柴胡汤,这个是指太阳伤寒表实,过了一段时间出之后出现的第二种情况,就什么呢?就是太阳病啊,这个时候已经什么已经到了少阳了。这里有一个字,设胸满胁痛者,这个设是假设的意思,假设出现了胸满胁痛的,它其实是一个连词,可以翻译成假设或者如果啊,如果出现了胸满胁痛的,那说明他已经什么,这个病已经转到了少阳,这个时候啊,可以用小柴胡汤来治疗。

那么少阳病用的是小柴胡汤,我们将会在少阳篇详细的讲小柴胡汤啊,因为我们这一条条文归属于太阳病,我们仍然是以讲太阳病为主的,因此呢,在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把小柴胡汤做解了因为小柴胡汤这个方第一它是这个少阳病的主方

第二我们讲起小柴胡汤啊我们肯定会讲的非常详细,因为小柴胡汤太经典了,作用于临床可以说是适用于非常广泛的各种临床表现,在这里我们并没有时间将小柴胡汤讲完而且小柴胡汤也不是太阳病的重点方,它是在这里,只是说传到了少阳,可以用小柴胡汤,不是我们今天讲课的重点啊。

所以这个设是假设是一个连词与小柴胡汤,意思就是什么呢?可以用小柴胡汤来治疗在这里呢,并不是这个少阳病里面,什么什么啊,小柴胡汤主之啊这里是转到少阳出现了少阳病证候,而且还是不必悉具啊。不一定把像少阳病的所有临床表现都出现啊,胸满协痛者出现一个两个或者是一部分小柴胡汤证的临床表现,都可与小柴胡汤来治疗那么这是太阳病啊,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的第二种情况,或者或者说第二个转归。

好,我们看脉但浮者与麻黄汤,这说的是第三种情况第三种什么情况呢?也就是说,太阳病过了一段时间,脉相还是浮的啊仍可以用麻黄汤来治疗但是呢,大家一定要搞清楚,脉但浮者的浮,这里省略了,省略了一些词语。这个浮应该是浮紧啊而且省略了伤寒、太阳伤寒表实的其他临床表现啊他只用了脉但浮者来表达了,或者说来概括了这种太阳伤寒表实仍然在的一些临床表现的总和。因此啊,他说与麻黄汤

好,那么为什么我说脉但浮者的浮,肯定是省略了一个紧呢?如果你不是省略了一个紧,那么他有可能是浮细,有可能是浮弦细那么浮细呢有可能是什么外已解那肯定不能用麻黄汤啊那么脉浮弦细,那可能是太阳少阳合病要用柴胡桂枝汤啊,是不是?所以说,只有脉浮紧才不可能误会成外已解或者是柴胡桂枝汤啊,把它误会成其他情况而是什么?而是浮紧,它才是麻黄汤证,但是由于它过了一段时间呢,因此这里麻黄汤证还在,还是用麻黄汤。

我们呢,没有说麻黄汤主之,是因为这个与太阳伤寒表实证刚刚发病的时候的发汗力度应该不一样啦,现在已经过了一段时间啊,正气呢,会虚一些啦,因此呢,这里的麻黄汤有可能会比刚刚用麻黄汤刚刚得伤寒表实证的时候所用的麻黄汤的力度会小一点,因此呢,他这第三种情况与麻黄汤啊,有可能表达的是用小剂的麻黄汤或者说中病即止的方法来用麻黄汤来进行治疗。

因此啊,我们第37条应该这样去完整的翻译它:太阳伤寒表实证,过了一段时间,如果脉象由浮紧变成了浮细,病人呢,总是想休息睡觉,这说明表证已经解除啊,只需要休养调息就可以好,不需要用药物来治疗如果呢假设呢,出现了胸胁满闷疼痛的呢,是这个病已经从太阳表证转到了少阳证,这个时候呢,可以用小柴胡汤来治疗如果呢,这个出现脉仍然是浮紧太阳伤寒表实证的症状仍然在我们还是可以用麻黄汤来进行治疗就这么翻译多好啊,把每一个字眼容易引起误会的字都把它剖析清楚,那么它就能解释的比较合情合理。

那么,有一些家呢,把这个脉但浮者,把这个但解释成仅仅唯独,这个我是不赞成的啊大家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分析来判断啊脉但浮者,这个但是为了强调太阳伤寒表证仍在,是强调表达,强调的一个词语,绝对不能翻译成仅仅只是。如果你把它翻译成仅仅只是唯独的话,那我们翻译试一下啊仅仅只是唯独浮的用麻黄汤这显然不对嘛!

浮,你的伤寒表的其他症状一概没有,你还能用麻黄汤吗?那肯定不是的吗?这不合情合理吗?所以说这个脉但浮的但,我个人认为它只是一个强调,强调时间过了一段时间强调麻黄汤还在,还可以用麻黄汤绝对不能翻译成唯独仅仅,我看有一些伤寒大家把它翻译成唯独仅仅啊,这个我个人认为是不妥的,不符合临床实际的啊这里应该是一个强调表证仍在,绝对不是强调仅仅只是脉浮啊,那么这一点是必须注意的。如果大家看到其他家注解,把它注解成唯独仅仅的话,那么你要分析一下啊,它究竟这样解释是否合理啊

有件事呢,我在这里跟大家说明一下啊,我上节课讲麻黄汤的时候啊,把倪海厦对麻汤的解析剖析了一遍,有的人认为呢,我不该去指出前人的不足,或者说前人的有一些不足啊,可能是他有他的认识当然对此呢,我保留自己的意见因为什么呢?因为倪海厦虽然他对这一个中医的推广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呢,仍然有一些解释啊,对于一些经典的解读啊,比较带有倪海厦风格。

我从来没有见过倪海厦,我跟他没有任何矛盾因此呢,我在讲他的对条文的理解的时候,仅仅只是对事不对人,仅仅是对于他对条文的理解而我剖析我自己的不同看法,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既然大家都有自己的观点,说出来比较一下,可以启发大家的思维。

因此,我在讲条文剖析的时候,并没有对任何家上升到人格或者是其他方面,我仅仅只是针对条而已我讲了30条条文,对古代的各个医家,只要他们条文出现了,我有自己理解的,我都剖析过,比方说历史上最有名的第一个注解伤寒论的成无己,以及医宗金鉴医宗金鉴这么有地位,我一样的在这个剖析他的这个我认为的对错,或者是我认为的不同的观点啊,以及在我们新中国以后最具盛名的刘渡舟老师和胡希恕老师,我都已经讲过了,但是我讲了这么多有名的医家,我并没有说他们这一个有问题或者人品人格的问题,从来没有上升到这个层面。

而且,正是由于他们这一类医家对伤寒论的不同的注解,才让这一个伤寒论的学术啊,更加的繁荣昌盛,他们是有功劳的。而刘渡舟和胡希恕的地位,根本就是我们后世学伤寒论的楷模,我是非常尊重他们的实不相瞒吧,我这人也比较高傲,如果我瞧不起的人我连名字都不想提,既然我提了他的名字,证明他还有一定的地位,因此我在论述这么多的名家,没有一个人持反对意见。

我就说了一下倪海厦的不足,仅仅只是限于条文,医学领域里面的思想交流并不上升到人格方面。因此啊,我希望那一部分人呐,就是倪海厦的粉丝,清晰的看清一个问题,学是没有界限的,是没有国界的,是超越时空的啊,我们跟任何家都没有仇恨,我们仅仅只是就事论事的讨论学术领域,希望大家格局大一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啊,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有鉴于此啊,有很多人给我留言说让我继续保持自己讲课的风格啊。而有的人呢,认为我讲我自己的就好了,不讲别人的。因此我今天呢,就折中,我既讲了别人,但是没有指出姓名啊,别人说的哪些不妥的,我就说别人有不妥的,然后我来说我的解释,但是我没有指出姓名为什么呢?你一旦指出姓名,那么有些人就上纲上线,把他上升到说是我对其他医家进行人身攻击,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这是这一部分人是对我张某人一点都不了解。

如果说我是那种阿谀奉承啊,是那种说假话的人,我今天会自己开诊所吗?我不早就在医院在学校待着了。正是由于我的特立独行而且以事实为依据啊,敢说实话,敢说直话,才能够为大家去讲真正的我所理解的伤寒论。如果虚情假意的去对所有的人歌功颂德一番,然后先肯定他,然后唯唯诺诺的指出我自己的一些观点啊,那么还是我吗?那肯定不是我啦那已经不是我的性格啊,那也不可能去推动中医的创新和发展嘛。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啊,本着海纳百川的这么一个气度来听我的课,而我张某人在这里跟大家再次声明我讲任何人的条文解释),他们的看法的时候,只针对于他们的对条文的理解,绝对没有上升到人格人品和其他方面

我今天强调这一次之后,以后我就不浪费时间强调这一点,那以后我可能还会讲其他家条文上理解上的不完美我呢,能缝缝补补就缝缝补补啊即便是我从我的观点讲的,你认为不对或者不合理,你也可以再讲一个注解伤寒论你也可以有你自己的看法,就是说千人千仲景啊,百人百伤寒是吧,或者千人千伤寒百人百仲景。你可以把你的所学拿出来发挥,拿出来讨论啊,在学术上形成百家争鸣都可以,但是你千万不要认为我对哪些人有意见,我对些人是没有意见的,我只会感激他们对中医的发展做出的贡献,而我本人也在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正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因此,本着从学习的角度出发,我希望那一部分人,你能接受倪海厦的,也要能接受其他医家的注解。然后,当你有你自己的鉴别能力,甚至有你自己的创新能力的时候,那么你也就已经成为了一个经方家,也就已经可以对经方的传播做出自己的贡献

好,那么今天我就说这么多的题外话,明天的同一时间我们仍然要讲课这个《伤寒论》呢,我一定会讲下去啊我现在讲了大约有38条条文,但是翻译成汉字已经有30几万字。把398条全部讲完的话,或许成为历史上注解伤寒论最厚的书,可能会有这个300多万字啊,但是我仍然会接着讲下去。

正所谓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那么在以后的讲课过程当中,大家对我张胜兵本人会有更多的了解啊,我们将会度过很漫长的一段时间,嗯,如果我张胜兵人有哪些不足之处啊,还请大家海涵。

好,那么我们这节课就讲到这里,我们明天的同一时间,不见不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六经之我见(之四)
【学伤寒】背诵条文第37条
2020-12-28
伤寒论背诵的重点条文(精简)郝万山推荐 | 经方伤寒论网
伤寒条文“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学习心得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37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